楊慧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傳承數千年,其底蘊豐厚,影響著一代代華夏兒女,在現代語文教育中,學習傳統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傳統文化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更對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語文;傳統;高效
引言:
傳統文化在現代語文教育中略有缺失,不少人呼吁除去古文、古詩的學習,主張學習現代散文等,這些人沒有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就語文學習而言,本身的基礎就是傳統文化,而利用好傳統文化資源,可以使學生高效的學習語文知識。
一、傳統文化如何引導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
(一)傳統文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是枯燥無味的,任何知識都不能使他們提起興趣,但傳統文化富有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古文時,古文本身就是再講一個故事,學生不能完全理解全文的意思,但可以大概了解古文的內容,激發了學生對學習古文的興趣,而且每篇文章的作者可能會遺留下來一些趣事或者傳說,老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講述,學生學習的熱情被激發起來,語文課的氛圍就不會像以往那么沉悶。現在對于傳統文化中的某些東西出現了很多新的解答,例如老師一直用孔融讓梨的故事交給學生要謙讓,但孔融成年后的作為卻讓人心寒,有人質疑孔融小時候是不是真心讓梨。有質疑就有爭論,學生也可以就某些傳統文化中的事件展開討論,增加了學習語文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高效的學習語文知識。
(二)傳統文化可以提升語文課堂效率
一節語文課堂只有四十五分鐘,對于語文中那些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遠遠不夠,而學生不愛學習語文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語文要背誦的知識太多、太枯燥。利用傳統文化的一些特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提升語文課堂的效率,例如對于一個成語來說,學生反復記憶其意思,卻總是遺忘,老師在課堂上要反復的強調這些已經學過的知識,降低了課堂學習的效率。但一些成語在傳統文化里面是有典故的,老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學習成語的時候先給學生講一講成語所含的典故,以便加深同學的記憶,增進學生對這個成語的理解,這樣形成的記憶就非常牢固,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效率。
(三)傳統文化能潛在影響學生的文學素養
擁有文學素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時間的閱讀和寫作。傳統文化傳遞給學生的不只表面上的詩詞歌賦,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慢慢培養了文學素養,學生在學習詩詞中能慢慢感受到腦海里的畫面,見到美景或者情感涌上心頭時,能出口成詩。在不斷地學習積累中,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詩詞中的感情,所學知識自然更加容易,可以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語文知識。
二、傳統文化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進入語文課堂
(一)選擇優良的文章詩篇
傳統文化知識進入課堂一定要選擇適合各階段學生的內容,要挑選其中最為優良的文章詩篇,全國語文教育課本所選內容就十分切合學生的學習,有些詩篇背誦過可以記憶很多年。除了課本中所學的知識,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選擇一些合適學生學習的優良詩篇,但難度也要適中,難度過大容易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消極作用。選擇詩篇的內容一般要貼近生活、有吸引力、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切不可隨意選擇給學生錯誤的引導,選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才能使其更有效地進入課堂。
(二)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
教師的能力水平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古時候有很多學子愿意遠赴千里去求學,也可看出教師在教學中有極大的作用。所以要讓傳統文化更有效地進入語文課堂,教師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上課前要認真備課,多了解一點課外的知識,對于傳統文化中的典故或者趣事要盡可能多的去了解,積累古文中的通假字,做到可以脫離課本進行講解,而且講課要思路清晰、富有熱情。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提升能將知識更好的傳遞給學生,讓傳統文化更有效地進入課堂。
(三)合理利用電子設備
現在的學生一直被電子產品所吸引,而且許多課堂都已經用起來了新媒體,所以多媒體的應用必不可少。多媒體的功能十分適合輔助學習傳統文化,有多種歷史典籍、詩詞歌賦、還有影片視頻,更方便學生的學習,又能吸引學生眼球。學生在這種課堂上不會走神,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效率,而且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許多古代的典故和趣事都可以現場查找,而且有的還被編成短劇,可以現場播放。而且老師也可以自己制作視頻,介紹要學習的內容,讓課堂更新穎,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更高效的學習語文知識。
三、結尾語
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瑰寶,將其引入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各方面都會有較深遠的影響,對我國人才的培養也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老師教學語文的過程中,如能將傳統文化利用得當,就可以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 馬超. 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的策略[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 2017(3):25-25.
[2] 彭靜. 挖掘優秀傳統文化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J]. 漢字文化, 2018(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