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榮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為了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究竟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在我看來:只有精心設計每一次課堂,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藝術風格,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才能成為學生思維的向導,才能真正抓得住學生,吸引學生,成為一種磁性課堂,才能“真實”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字:課堂教學 有效性 特色的藝術風格
同一所學校,均衡的班級,同樣的師資,為什么最終卻處出現不均衡的成績呢?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免從自身找原因:我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堂了嗎?我的課堂誰做主呢?-----學生!對我們教師來說,教材是固有的,知識是豐富的,出成績的關鍵是學生學了嗎、學了多少、他們掌握了嗎!這就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前的許多課粗看去很活潑,很生動,但課堂表面的繁榮背后往往是實質深處的蕭條。這就是擺在我們許多教師面前必須思考的關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這里本人從讓學生學得角度談談課堂教學。
首先,展現真實的課堂
教師作為知識的化身,而學生到學校也就是來學習的, 所以課堂上要允許學生出錯,允許學生不明白,我們也就是要從學生出錯的地方和不明白的地方入手,讓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明白到明白,有的老師在上公開課時,刻意隱藏許多東西,在臺上“做秀”“表演”,這樣不好,課堂就是要真“刀”真“槍”,要有真實感才行,“目中無人”指眼中不能有聽課的老師,你的課是在給學生上,不是給老師或觀賞者上,你是文本與學生的紐帶,而不是臺上表演的演員。只有將自己真實的課堂展現出來,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
其次,激發真實的情感
動人心者,莫過于情,要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最好的依托莫過于教師自己的真實情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贝罅繉嶒炞C明:一旦學生對學習失去情感,思維、記憶等認識機能全會受到壓抑阻礙,無論何等抽象的思維,沒有情感都不能進行。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老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寬容和理解,雖然你的知識有所欠缺,你的文化底蘊還不深厚,你的普通話還不夠標準,但學生愿意聆聽,能熱情地與你溝通,主動的進入你給創設的氣氛去思考,去解讀文本,能帶領他們進入輕松活潑、激情活潑的課堂,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努力構建親情課堂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催化劑!
再次,聯系真實的生活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是被動裝填知識的“容器”,學生是由活生生的、有個性的個體組成,教師要尊重學生,所謂“真”,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每一個情景,都必須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生樂于接觸的信息,這樣才能夠在學習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正確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我常用現實生活或學生生邊的事舉例子。只要我們以學生為本,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育,我們就會有無窮的智慧,就會使我們的課堂更真實地貼近每一個學生,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有效性最有說服力的體現。
另外,激活思維,提高 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實現其開放性的意義最大,難度也最大。教師應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將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這一關鍵性問題,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從而使課堂教學“形是封閉,實為開放”。
1.運用開放式教學方法德國教育家普斯譜朗格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闭n堂教學要堅決摒棄“滿堂灌”的教法,增強師生活動的多項性和教學手段的多樣性。要根據教材、學情、教情的不同特點,靈活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討論式、質疑式、情境式、問題式、辯論式等教學方法。教學中還要努力營造一種平等、自由、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思維激活狀態,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求新知。另外,在教學中還應視具體情況選擇現代教學手段,既要重視以多媒體為主的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也不應忽視傳統教學中有用的方法。
2.課堂提問要有開放性 開放性的提問,是啟發學生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批判性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備課時要預先設計好開放性問題,同時設計的問題在思維的向度上應是多元的,答案也應是多元不唯一的。開放式教學,就是鼓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每個問題不一定只有一個答案,有的問題會有幾種結論,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大膽探索,對不同的結論,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學生各執一詞時,教師既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由爭論,也可以參與辯論,但絕對不能壓制學生的思維。
3.課堂練習要有開放性 高考指揮棒的影響,語文練習陷入了模式化的怪圈,訓練內容的固定抑制了學生的思維,訓練的答案絕對挫滅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因而,高效的語文作業也要有開放性。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可讓學生將自己對課文質疑解惑的內容編成判斷題、篩選題、闡述題和概括題;也可以讓學生對文言傳記中的空白處進行想象改編;還可以通過自由的隨筆培養學生作文的標題意識、選材意識、真情意識、創新意識等。這樣開放性的語文作業,學生定會主動、用心、快樂的參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最后,注重提問的原則
課堂提問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并且是教學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難用精、用巧的藝術。提問問題要注重幾個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啟發思維的原則;激發興趣的原則;難易適度的原則;重要的是注重提問的藝術性。
當然,把握提問的最佳時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具有駕馭教材,了解學生,優選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據教學中的信息反饋,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進行課堂提問的本事。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機應變、適時提問的機會是很多的。
幽默組織,為提問添彩 在英語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的課堂力,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綜上所述,只有精心設計每一次課堂,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藝術風格,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才能成為學生思維的向導,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準》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