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對人們的素質(zhì)要求越來越高。相比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這個發(fā)展的社會更需要有素質(zhì)的人,只有把德育作為學習知識的前提,人們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就是一批社會的新興人才,所以小學語文在展開知識教學時,應該重視德育的教育。在此我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施展德育教育展開研究討論。
關鍵詞:方法 展開 知識 教育
在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是一種特別講究方法的教學,因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并不高,且學習想法很容易隨著教師的教學進行改變,所以在開展語文德育教學時,要用準教學方法。以此來讓小學生可以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也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把德育教育和知識教育做到兩不誤。如果小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掌握好語文知識,把語文知識的基礎打牢固,且又能夠在這個階段擁有良好的德育品質(zhì),那么在今后的漫漫長路中前途將會不可限量。
一、利用好課文中富含的人生哲理展開能夠引起共鳴的德育知識教學
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教師如果想要在教導小學生學習語文課文知識的同時再讓他們掌握一些基礎的人生道德知識,提高他們的德育素質(zhì)??梢詮恼Z文課本出發(fā),利用好課文中一些富含的人生哲理,由此展開學生的學習思考。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課文知識后有自己的學習感受,引起一些關于德育教學的共鳴,從而在學習語文課文的過程中也能夠?qū)W習到一些德育知識。例如在《白楊》這一課中,我就會利用課文的知識教學,學習邊疆建設者像白楊一樣,“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貴品質(zhì)作為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然后在課堂課文知識講解中,和學生認真的研究為什么要學習白楊,白楊比喻的是怎樣的人,理解這兩個問題,開展高貴品質(zhì),熱愛祖國,正直待人的德育教育。
同時我還會我在語文課中滲透《晏子使楚》的故事來展開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教學。通過閱讀《晏子使楚》的故事,教導小學生要學會平等的看待他們,不能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并且在課文中,我也會引導小學生閱讀一些關于不平等,不尊重他人的案例,由此激起學生的學習共鳴,讓學生思考如果換做是他們自己受到不平等和不尊重的待遇,他們的內(nèi)心會如何。一些學生就會回答會感到傷心、難過等,接著我就會借用學生的學習體會和共鳴開展和平等、尊重有關的德育教育。
二、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課文,學會在課文中找出一些關于德育的知識
在教導小學生學習語文課文時,語文教師要注重讓小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同樣滲透德育教育時,也要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課文。由讓他們自主思考課文從而學會在課文中找出一些關于德育的知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是廣泛的,所以教師在引導他們思考課文,悟出德育知識時,往往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德育知識答案。在開展《為人民服務》這一課的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認真仔細的閱讀課文,再通過不斷的引導教學來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并且在學習完本課的知識點之后,我利用課本富含的道理進行課文知識內(nèi)容總結,然后引導每一位小學生去思考在這個總結中可以悟出怎樣的德育道理。在我的引導下,小學生有的會說在這篇課文中學習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有些學生也會說我們要樂于幫助他人等,在同學們悟出的課文德育道理中,我就能夠從學生的話語中了解他們在本課中學習到的德育知識有哪些,在后面再進行一些德育知識引導,由此教導他們要做個德才兼?zhèn)涞暮脤W生。
三、在語文教學課后的練習中,要注重學生對德育認識的教學
語文教學中一般都充滿許多德育知識,身為語文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好語文教學的資源,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讓學生在重視語文學習時也能夠同樣重視德育學習。在語文教學課后的練習中,一些練習的題目中都會有從這篇短文你學會了什么這樣類似的題目,語文教師要著重關注學生對這類題目的做答,通過這樣的題目展開德育教學。例如在《中華少年》這一課中,我就會重點開展課外練習的教學,引導學生做一些和本課有關的閱讀題練習,然后讓學生通過種種的閱讀題練習去思考德育知識,展開德育的教學。在思考德育知識時,學生就會在題目中做答到一些我們要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要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發(fā)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等一些情感價值觀的答案。在學生閱讀的文章中,學生對“在這篇短文中你學會了什么”這類的題目已經(jīng)能夠完整的表達自己對德育的認知,在回答問題時,答案都能夠緊貼著德育方面的知識進行作答,大量的發(fā)揮自己對德育的看法,從而在這樣的題型練習中掌握德育知識。
四、由一個單元的知識結束教學后展開德育作文教學
語文教學離不開作文的教學,作文在語文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時,可以從作文入手。當語文教師把整個單元的知識內(nèi)容教完之后,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整個單元學習到的道德知識來進行寫作,以此讓學生在詢問中抒發(fā)自己對德育知識的感受,提高他們的德育素養(yǎng)和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結束收獲這一個單元的學習時,我就會組織學生對收獲這兩字進行思考,從而展開收獲的命題作文,讓學生以收獲作為寫作的思路,談談自己對收獲有怎樣的德育看法,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作文紙上,在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對收獲這一方面的德育認識。
五、總結
小學語文的教學應該是有趣且富含教學哲理的一門教學科目。在小學語文的課本中充斥著許許多多的德育知識,只要教師能夠利用好課本中的知識內(nèi)容,找對教學方法,那么小學生就一定能夠掌握一些基礎的德育知識,并且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把自己學習到的德育知識體現(xiàn)出來,成為一名德才兼?zhèn)?,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秀學生。
參考文獻:
[1] 楊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與方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王守恒.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基礎.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