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影
摘要:教學評價是師生交流活動中的重要組成。掌握教學評價技巧和藝術,強化對學生的塑造和指導,能夠示范學生潛力、挖掘學生潛能,提升學生小學語文學習效果。對此,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論述了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如何有效利用教學評價,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釋放潛力
一、教學評價的功能
1.激勵功能
在教師應用教學評價給學生反饋中,積極的教學評價往往能夠讓學生信心大增,同時讓學生感知到學習中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學生長期處于這種積極情緒中時,往往能夠備受激勵,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更足,學習熱情更高。所以,教師如能合理應用教學評價,能夠對學生起到積極的激勵作用,讓學生無需意志努力便可以將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
2.示范功能
教學本身就是不斷給學生呈現示范、不斷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優秀作品、優秀典范、優秀榜樣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典范,更要在班級中不斷塑造模型,為學生建立學習目標。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每個孩子在學習中也必然有其獨特的優點和潛能。作為教師,更要具備這樣的一雙慧眼,發揮學生學習中的優勢、給學生平臺展現自己的才能,并通過自己藝術性、技巧性的教學評價,給學生提供示范的作用,讓其他學生受到相應的替代評價,發揮教學評價的示范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的學習標桿。
3.指導功能
教師的教學評價是一種教學反饋,是基于學生應達的一種指導。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更要提高針對性,要立足于學生的表述,給與其更加獨特性、更具針對性的教學評價,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評價、教學指導中轉變自己的學習方式,更加高效地開展學習活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教學評價
1.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
傳統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評價往往是通過習題檢測的形式開展的,以結果性的內容評價學生對新知的獲取情況。但是,這種單純的結果性評價導致學生能力的訓練和習慣養成考察不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對學生及家長普遍存在的“知識本位”的教育培養理念。為改變這一認知,教師需要從教學評價的方法上革新,通過過程性教學評價與結果性教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發揮評價的最大效力,從而釋放學生的學習潛能。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習慣進行評價,更要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指導,從而幫助學生針對性的提供指導和指正,讓錯誤暴露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加速成長的重要教學資源。例如,在《小英雄雨來》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為了暴露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對文章進行通讀,然后說出自己在文章閱讀中存在的疑惑和難以解決的問題,然后將問題呈現在課堂上。由其他同學幫助其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本質上就是一個評價的過程,而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暴露出學生在理解上的偏差和認識上的錯誤。例如,在生字詞書寫環節,文中的懸、囊等字詞十分容易出錯,教師便可以在本環節中引導學生到黑板中挑戰自我,書寫出這兩個易錯的字詞,然后進行評價。如果學生書寫正確,此時教師應當肯定其認真細致的書寫習慣,當學生在書寫錯誤時,教師更要鼓勵其學習的積極性,極其勇敢的品質,敢于挑戰自我,挑戰困難,隨即對其錯誤進行指正,強化學生對該節生字詞的認識。
2.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多方交流、多方參與、多方反饋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缺一不可。尤其是在學生評價中,體現了學生自我完善、自我學習、自我糾正、自我學習能力提升的過程,學生能基于其他同學反饋的問題,然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改正,這是十分難得的學習能力。所以在教學評價中,教師也應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學會聆聽、學會批判性地學習其他同學的認識,從而學會集百家之所長。例如,在《春夜喜雨》這一首詩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本詩。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其他同學注重聆聽和評價,然后說出該同學在朗讀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隨即對其矯正。本詩中以“喜”字貫穿全文,描繪出了詩人對春雨知時節的喜悅,所以本詩的朗讀基調應當是歡快的愉悅的,所以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逐步向這一情感基調靠攏,通過朗讀的方式感知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當學生對充分掌握了本詩的情感基調后,帶著這種情感去分析這首詩時,古詩中所描述的意境也就直觀的呈現在了學生眼前,蓬勃的生機和豐收的希望也就更加便于學生的感知。由以上教學過程可見,以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課堂生成性教學資源得以利用,對學生指導和反饋的針對性更強。
三、總結
小學生期待教師的認可和鼓勵。所以,教師更要利用評價的機會,將對學生的認可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發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釋放學生的潛能,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強。對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教學評價的激勵示范指導功能,并通過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通過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藝術性的使用教學評價,使教學評價激發學生更強烈的學習需要。
參考文獻:
[1]王蕓萍.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體系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9):254.
[2]李榮芬.小學語文“目標—教學—評價”一體設計[J].江西教育,2018(14):36-38.
[3]黃霞.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4]趙研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解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