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江南
(山東淄博實驗中學,山東 淄博 255000)
筆者從初中階段開始就已經對考古產生興趣,并且在整個高中階段都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考古現象和考古事件進行分析,逐漸對考古形成了簡單的認識,并且能夠在學習和探索活動中對部分考古方面涉及到的知識內容進行融會貫通,提高整體學習效果。在整個學習活動中,筆者也按照老師的指導將考古知識和歷史知識進行有機結合,輔助歷史知識的學習,使筆者的歷史學習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下面就結合筆者自身學習考古知識的體驗,談一談對考古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長時間的發展和變遷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文物,為考古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并且由于我國考古工作形成時間長,現階段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我國考古工作的現代化傳承和發展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下面就結合筆者在高中階段學習考古知識的情況,分享對考古的初步認識。
考古學的內涵一般涉及到三個方面:通過考古研究得出與考古工作相關的知識和內容;通過考古方法獲得相應的資料和技術,涉及到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資料方面的知識;探尋現有考古資料之間的因果關系,得出更為具體的結論。
從筆者長時間學習和探索的情況看,一般情況下考古研究的范圍較為廣泛,涉及到世界各地具有古代文物的地方[1]。我國考古學研究工作主要偏向對我國古代歷史的研究,重視對我國古代文物的挖掘,并分析文獻研究資料中不同信息之間的有機聯系。
經過系統的探索,發現我國考古研究的對象較多,對不同的考古研究對象進行分類,可以劃分為遺物、遺跡和文化幾個方面。其中遺物是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可以移動的器物,如早期研究工作中獲得的石器、骨器等;遺跡主要是承載人類活動的印記,如古代人們生活的房屋、古代的城墻和墓穴等;文化就是人類生活和生存活動中留存的地域性遺址,如阿房宮、秦始皇陵墓遺跡故宮等。
在我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也對考古方法和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發現在我國開展考古工作的過程中,主要采用方法為地層學和類型學方法,對文物進行適當的分析,并運用相關原理提出相應的觀點[2]。而在應用考古技術方面,從最初的鋤頭和鏟子等基本工具,到現代遙感技術、攝影監測技術和熒光分析技術、內窺鏡技術,考古技術在不斷革新,考古工作也在全新技術的支持下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我國考古工作水平在新時期得到不斷的提升。
在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日漸提升,并且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在考古方面得到廣泛應用的社會背景下,現代考古工作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從2017年10大考古事件能夠看出,我國考古工作已經逐漸開始邁入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進程,所以在研究活動中要注意從現代考古理念角度進行分析,提高學習的全面性,為更好地學習考古知識創造良好的條件[3]。
從我國傳統考古工作角度進行分析,考古的工具主要涉及到洛陽鏟、鐵鍬和羅盤等,手段相對落后。新時期隨著社會大眾對考古活動興趣的明顯增強,部分學生也參與到考古研究活動中。杭十一中3D考古社的高中生就在對考古活動進行研究時提出了“3D打印技術”這一考古方面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在實際研究工作中,主要借助3D打印技術,模仿電影《功夫瑜伽》中使用3D打印技術對古代文明進行還原的方法,將3D打印技術真正應用到現代考古工作中。經過學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在中科院廣州電子技術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的作用下,學校組建了3D考古社團,專門針對3D打印技術在考古方面的應用進行研究。現階段,已經針對文物建模數據和環保材料3D打印進行了適當的探索,對部分文物進行了完美復刻,為考古研究工作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新時期,可以針對先進技術在考古工作中的應用進行更為系統的研究,為考古工作的現代化發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議[4]。
現代考古事業的發展與國家政策的支持存在緊密的聯系,2017年2月21日,有關部門針對考古工作出臺了相應的發展規劃,即《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十三五”時期我國考古工作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十三五”時期國家文物局進一步加強對考古工作和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并且對主要工作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突出強調在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中從傳統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從考古過程中保護文物主體向著加強對文物周邊生態環境和整體環境保護轉變。并且希望能夠將考古工作和文物保護工作相結合,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質量監管體系,全面推進人才法治建設等,為考古工作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提供了相應的保證。現代考古工作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必將獲得更為充足的資金和技術支持,考古人才培養工作水平也會逐步提升,對我國考古事業的持續穩定發展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5]。
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文物考古方面的應用更加廣泛,并且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能夠實現文物考古資源的共享,促進考古工作的穩定發展。從當前我國文物考古網絡化建設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在未來兩年時間內,我國將有2000家百科數字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并且于2017年12月4日,國家文物局已經與百度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討對文物考古百科網絡平臺的構建。文物考古工作必然會呈現出明顯的網絡化發展態勢,觀眾要想學習和了解考古知識,就可以借助音頻講解、立體展示以及實境模擬等方式對文物進行欣賞和分析,并感受其中蘊含的歷史故事。由此能夠看出,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我國考古工作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作為高中生,我們在學習考古知識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結合時代的變化和先進技術的應用對考古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深化思想認識,提高考古學習和研究工作的實際效果[6]。
在對考古知識形成全面認識的基礎上,筆者發現長時間結合考古知識和文化進行探索,對筆者個人的學習和成長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其一,學習考古知識能夠增長見識,促進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作為高中生,在筆者不斷學習和探索考古知識的過程中,了解了豐富的考古文化。并且對考古實踐活動和考古資料進行系統的了解和品讀,極大拓展了眼界,自身閱歷水平也明顯提升,并且良好的考古文化也能夠發揮出文化熏陶的作用,提高了文化修養。其二,在學習考古知識的過程中,筆者對社會發展的歷史形成了全新的認識,并且能夠更為準確地把握歷史的軌跡,對不同時期的歷史活動形成全面的認識。在與歷史對話的過程中,筆者自身歷史文化素養也得到了適當的提高。可見學習和探索考古知識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在未來學習活動中,我們還應該針對考古知識進行系統學習,為自身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新時期,隨著社會大眾思想觀念的變化和考古方面先進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考古工作也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所以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考古知識,了解考古方面的文化,把握現代社會考古工作的新變化,為未來更好的學習和探索這方面的知識奠定基礎,爭取能夠在后期研究工作中形成對考古知識的深入認識,提高自身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