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娜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
多媒體技術雖然對鋼琴教學具有一定的教學意義,但在運用中應該遵守一定的原則,合理、科學的進行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根本性作用。其一,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要遵循適當、適中、適時的原則,這就需要教師對各個教學環節具有一定的掌握,在適當的時機內運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內容,進而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其二,在教學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教材內容,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而才能夠提升鋼琴課堂教學質量。
鋼琴教學是藝術類課程,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夠更好的學習該課程知識,才能夠將鋼琴作品內在的美感演奏出來,而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是鋼琴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據相關數據而知,當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存在不足現象,究其原因,是學生不能夠深入到鋼琴作品中,不能夠體會到鋼琴作品的內在含義,故而,一些學生審美能力不高。對此,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鋼琴教學中,能夠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打破傳統教育對學生思想的束縛,其可以將一些鋼琴指法技能以生動化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看清鋼琴指法的操作,增強學生鋼琴演奏水平,進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無論哪種課程都會有教學難點、重點,而教學難點、重點一直都是師生教學、學習中的困惑。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能夠幫助教師與學生解決這些困惑,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教學難點、重點、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學習鋼琴知識。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文字、視頻、音頻、圖形融為一體,結合教師的講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幫助師生解決教學難點與重點。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課前導入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鋼琴興趣,使學生能夠被教學活動吸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進而跟隨教師的指引學習鋼琴知識。教師有效的運用課前導入教學模式,能夠在課堂教學的開端將學生吸引到教學中,而借助多媒體技術,能夠將鋼琴知識制作PPT,在課堂教學的開端進行播放,進而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制作的PPT時間不能夠過長,最好控制在10分鐘以內,PPT內容要新穎、生動,并且PPT應該與當堂課講解的知識內容有關,不能夠為了吸引學生,制作與教學無關的PPT,那樣會失去PPT的教學價值,應該與鋼琴教學、教材之間相融合,以環環相扣模式將學生吸引到教學中,讓學生一環一環的進行認知、學習知識,逐漸培養學生學習知識興趣,讓學生知道學習鋼琴知識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例如:在《黃河》鋼琴作品中,教師可以提前整合知識內容,了解鋼琴作品的內涵,制定教學任務,將相關的知識內容制作PPT教學,在課堂教學的開端,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給予學生一個震撼,使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到教學中,之后跟隨教師的步伐一同學習該鋼琴作品。
事實上,學習鋼琴教學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之所以學生對鋼琴學習不積極,是因為學生沒有體會到鋼琴作品的內涵,而多媒體技術能夠加深學生對鋼琴作品的理解,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情境教學中,并且在體驗中感悟知識,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鋼琴知識。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授課,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去感悟知識,提升學生藝術涵養,進而提升鋼琴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二泉映月》鋼琴作品中,教師通過提前整合知識,運用信息技術,知識制作成課件,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使學生能夠直觀的看見知識,加深學生對鋼琴作品的理解內容,并且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性教學氛圍,提出相對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探索知識,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感悟、體驗知識,進而提升學生鋼琴作品感悟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將知識制作成課件形式,運用QQ發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身喜好、學習能力選擇適合學習的課件,自主學習鋼琴知識,進而實現多媒體技術在鋼琴教學的運用價值。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應運而生,在鋼琴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知識內容變得形象化、直觀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鋼琴作品的內涵,更好的理解鋼琴知識內容,提升學生審美意識,促進學生成長,進而提升鋼琴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