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黎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所謂的聲樂藝術不僅僅是單純的聲音的藝術,還需要有情感藝術與之共鳴。聲音和情感相呼應才是聲樂藝術的核心。在聲樂藝術表演中,表演者需要擁有足夠的聲樂技巧,從而觸動觀眾,讓觀眾在表演中得到完美的藝術享受。不管是創作流行音樂還是古典音樂,里面包含了太多創作者的靈感流露和情感表達,并且在表演中要將這些全部釋放出來。情感才是唱歌的關鍵所在,技巧都是為之服務的勞動者。當然在表演者在表達情感的同時,或多或少也將受多方面干擾,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聲音的技術。這也正印證了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
情感體驗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分別是歌詞、旋律、生活體驗三方面。
音樂的本質是抒發作者的情感狀態,而最能直觀的抒發情感狀態的藝術形式就是聲樂。聲樂在表面上主要是包括歌詞和曲調兩部分來共同實現。因此要體會歌曲的內容和情感的些許變化,對歌詞的揣摩、體味和感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語言是思想最直觀的表達方式,世上萬物的千姿百態,各種題材的種類繁多,悲歡離合的外在體現……這全是語言表達給我們帶來的享受。正因如此,從歌詞這一角度切入來探索聲樂藝術的情感表達是第一步。音樂和文學語言緊密相連才成就了聲樂藝術,因此文學語言的地位就顯得至關重要。正有了文學語言的優勢,才能細膩且準確地表達聲樂的內涵,其他種類的藝術也只能望塵莫及。“言由心生”,文學藝術本身就具有傳達情感的屬性,人能體會到的大多數思想感情都可以直截了當的體現。通常來講,我們使文學藝術抒發情感的情況下,變幻莫測的情感將衍生出種類繁多的語言色彩。比如:明朗的語言表達很有可能是因為快樂;而低音且沉重的言語大部分是因為悲傷;如果有輕柔且甜甜的聲音則可以斷定在追求愛慕的人……由此可見思想感情的表達方式之一就是文學藝術的語言表達。如何將語言表達方式運用到歌曲的表現中去,是教師不斷探索的關鍵問題。語言表達是生活中最自然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不斷地循循善誘將這種方式通過藝術的創作和合理的夸張,靈活自如的運用到聲樂藝術中的文學藝術中去,從而讓聲樂藝術飽含情感并散發無盡的魅力感染每一個人。
聲樂的情感內容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旋律。旋律在每一首歌曲上都有特殊的藝術形象,老師可以把握每一個學生對不同形象的認知和感覺,借著旋律獨特的風格,來分析聲樂的藝術形象和表現手法,從而加強歌曲的形象力。詞由于是聲樂藝術的情境表現,是藝術作品表達情感的根基。詞為曲起引導作用,反過來曲又是詞的進一步深入。詞的悲歡離合指引著曲的前進方向,更加確認了曲所要抒發的思想感情,聲樂所獨具的言情屬性得到充分調動從而更具影響力。聲樂中的旋律有著數不勝數的表現手法,怎么樣在聲樂藝術臨場發揮上將“聲”和“情”有條不紊地相互轉換,相互促進是一門技術活。
藝術起源于生活,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感情和詩、感情和音樂加上感情和藝術是息息相關的。表演者的最高境界不僅要唱的和諧悅耳又動聽,而且還要和聽者能產生共鳴。老師要細致的琢磨并熟悉歌曲的藝術形象,使其渲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伴隨逐漸深入的教學計劃中,能使學生得到美的感覺,學生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洗禮,進而凈化自身,如臨其境。藝術若是想影響人就和生活分不開。只有在生活中積累經驗才能獲得靈感,并且更好的表現音樂。在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了解生活并感悟生活,抓住在生活中經歷的人和事,好好把握每個人的感情細微的變化,多多熟悉在歷史上很好的刻畫人物的藝術作品。社會是學生增加閱歷和拓寬知識面的主要部分。感悟人生,正確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擺正自己的態度,設身處地的感受歡喜、憤怒、哀傷、快樂,認清社會的方方面面,用心的感悟每個人是每個聲樂學生要提高自己的必修課。
綜上所述,對于一個感覺觸覺和聽覺比較遲鈍,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不是所謂的“性情中人”這類人來說對于聲樂是有進入壁壘的。只關心基本的聲樂但是沒有感情方面的經歷或者在感情中豐富多彩而不注重基礎知識和技巧的人都是不可能在聲樂這條路上走的很遠的。而聲樂老師的首要職責,就是要意識到一切有關聲樂藝術的造詣都是建立在感情體驗效果上的,感悟“聲樂”和“情感體驗”的相輔相成。如此一來才能言傳身教,傳達到學生的心里中去,使學生的聲樂發展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