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特約記者 吳勇軍
這是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在變革與創新中成長起來的河南榮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基園林),在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求變求突破,走出了一條成績裴然的發展之路。作為企業的掌門人,葉金濤董事長是典型的80后。作為年輕企業家的杰出代表,他是如何帶領榮基園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發展成為如今行業內的佼佼者?讓我們對話榮基園林董事長葉金濤,探尋榮基園林的成功之道,傾聽他對行業發展的判斷……
記者:都說您是園林行業中年輕企業家的杰出代表,您是如何踏入這個行業的?
葉總:任何事情的發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踏入這個行業,拼搏這個事業,也是如此。我父母包括身邊很多親戚朋友都是從事園林綠化行業,從小耳濡目染,對這個行業有先天的敏感以及深厚的感情。在苗圃長大,與花圃為伍,與樹草為伴。對于我來說,園林綠化不只是我的事業,更是我的歸宿,我深深地熱愛著這個行業。因為熱愛這個行業,所以我大學毫不猶豫選擇這個專業,畢業后創業從事這個行業,我一直相信,園林綠化、生態環保行業大有可為。
記者:作為成功的年輕企業家,您如何理解“年輕”二字?
葉總: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成長經歷和感受,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特質和發展經驗。對于我們年輕一代的園林綠化人,我認為年輕意味著兩個方面:
一是土壤和條件。現代園林綠化和生態環保行業在過去二三十年取得了飛速發展,醞釀出了行業發展的肥沃土壤,營造了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條件。新一代的園林綠化人,在肥沃土壤和優良環境下,更容易培育出繁花碩果,取得成功。
二是責任和使命。新一代的園林綠化人,身上肩負著責任和使命,既要繼承前人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更要敢于突破傳統的束縛,打破常規,創新發展,賦予行業新的氣息,新的風貌。
記者:榮基園林從2004年成立至今十余年時間,在行業內算是比較年輕的企業,您是如何在短時期內把榮基園林做大做強,成為業內的佼佼者?
葉總:榮基園林在行業內算是比較年輕的企業,仍然處于快速發展期。榮基園林在過去十余年取得了快速發展,從一無所有到如今擁有國家城市園林綠化施工一級、風景園林專項設計乙級、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建筑裝飾裝修專業承包二級、防水防腐保溫專業承包二級,以及鋼結構、古建筑、環保工程專業承包三級等多項資質,我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順大勢,我們趕上了黃金發展期。過去二十年,是國家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二十年,也是園林綠化行業飛速發展的二十年。與此同時,國家對生態環境建設越來越重視,無論是政府投資還是政策導向都為園林綠化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榮基園林處于行業黃金發展期,我們順大勢,抓住了機會。
二是敢創新,打破常規,改變思路。作為榮基園林而言,年輕不是劣勢,而是優勢。我們提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發展思路,注重與多方企業尤其是國企、央企、上市企業等大公司合作,充分發揮我們機制靈活、人才靈活等特點,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別人做全,我們做專;別人做強,我們做精。
三是聚人氣,凝聚人心,以誠信贏未來。對于企業來說,人氣意味著被別人認可,人氣越高,發展機會也就越多。榮基園林,對外以誠信贏人氣,以信譽贏客戶,以工程品質和服務質量贏口碑;對內以文化和理念凝聚人心,以待遇和機會贏得認同。
記者:您剛才提到聚人氣,每個企業對于人才都很重視,榮基園林是如何看待和留住人才的?
葉總:的確,企業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和團隊力量,我們的人才戰略是:
一是敞開胸襟廣納人才。這幾年我們陸續從各個高校招募了優秀的畢業生,這些畢業生后來都成為了團隊的核心管理層。俗話說,“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招攬來人才后,我們搭建良好平臺留住人才,這幾年我們不斷完成很多富有挑戰性的工程項目,在各大項目中團隊成員得到鍛煉,實現個人價值。我們很多員工是伴隨榮基園林共同成長起來的,員工成長與企業成長相輔相成,共同進步。
二是股權激勵留住人才。對于高素質人才,既要情感留人,更要待遇留人。一方面,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和工作環境,榮基園林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類員工活動,在工作之余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增進情感,關心員工,培養人才企業認同感;另一方面,對于核心員工,給予一定的股份,每年派發股權分紅,讓員工把公司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
記者:相對于其他的園林企業,榮基園林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
葉總:相信每個園林企業在經營管理的時候,都會有關于競爭力這一思考,我認為榮基園林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充滿活力的創新能力。拋開園林企業,任何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都需要進行創新,可以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企業的推動器。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施工技術的創新、苗圃種植技術的創新,也體現在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對于榮基園林而言,無論是我還是我們的團隊,都很年輕,我們充滿活力,我們敢于嘗試新鮮事物,在快速發展的變革時代,活力和創新是最具競爭力的要素。
二是充分利用資本的力量。傳統的園林企業可能只是進行簡單的施工管理,是“低下頭來搞研發,抬起頭來做工程”。現代化的園林企業,更多的是產融互動,多產業互通,多平臺合作,多渠道共贏。榮基園林不僅僅是一家園林工程公司,我們會更加注重資本在其中的作用,利用資本平臺,為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三是更加注重品牌效應。從企業經營角度,我們要做“商人”,但從推動行業發展角度,也要做“匠人”,我們要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不能只圖經濟利益而忽略品質。榮基園林注重的是品牌效應,以匠人之心打造精品工程,每一個項目都當成是企業的品牌,每一個工程都當成是自己的門面,不為小利而妥協。“用工程說話,用信譽說話,用品牌說話”,這是榮基園林不變的宗旨。
四是時刻有法律意識。現代化企業的特征之一就是依法經營,擁有專業的法律顧問團隊,要有法治觀念,懂得運用法律武器規避風險。企業在快速擴張的時候,在簽訂各種合同的時候,不能由企業領導一人說了算,而是要充分征求法律顧問的意見,把經營風險降到最低。規范化的管理和良好的法律意識,能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記者:您剛才說我們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變革時代,園林綠化行業近年來市場化改革不斷加快,2017年園林資質也被取消,對于行業未來發展,您是怎么看的?
葉總:園林資質起初是行業對企業的一種衡量標準,資質是門檻也是限制,是實力的綜合體現,但也阻礙和限制了中小型企業的發展。資質取消意味著市場將更看重信譽、業績和企業品牌。從這方面講,我認為行業將會出現兩種現象:
一是兩極分化。大企業越來越強,而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將會生存困難,或被大企業兼并,或失去發展機會。
二是多元化。一方面大企業業務模式將出現多元化,甚至跨行業、跨產業發展;另一方面,行業多元化過程中將進一步細分,出現專注于某一領域、某一業務的單項專業公司。
從企業自身講,首先,應該提高工程質量和產品品質,用業績說話;其次,應該提高服務質量,讓客戶滿意,用服務說話;最后,應該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市場中擁有穩固的地位,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用競爭力說話。
記者:在了解您的企業之后,覺得榮基園林擁有光明的前景,您對于未來有怎樣的規劃?
葉總:榮基園林過去十余年發展很快,相信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將十分光明。未來,榮基園林將在以下兩個方面實現自我提升:
一是公司將圍繞生態環境領域,延伸產業鏈,發展成為涵蓋園林、景觀、水利、市政、房建、裝修、環保、生態農業、文旅等全生態產業鏈的集團化公司。黨的十九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行業發展將擁有廣闊未來。
二是增強企業綜合實力,努力打造上市企業,發展成為公眾公司。民營企業的未來是上市,通過上市,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拓展企業產業板塊,擴大企業品牌影響力。企業上市,將邁上更寬廣的發展平臺。
商海茫茫,千舟競發,我們有信心在這個競爭與發展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環境中蓬勃發展,我們也會懷著敬畏之心,秉持工匠精神,保持對工程品質的不懈追求,沿著企業發展目標開拓創新,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