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疏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國家外匯管制的逐步放開,釋放了更多居民留學、旅游、投資等金融需求,外匯持有者越來越關注外匯理財,實現手中的外匯資產的保值、增值。因此,外匯理財產品發展的相關研究對我國商業銀行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 外匯理財產品 發展對策與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居民的收入不斷增加,人們對投資理財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我國外匯儲備的逐年遞增,年年創新高;外匯管制政策的放開;與更多國家外交達成友好協議等,使得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選擇去外國留學、旅游購物、貿易往來,我國的居民持有越來越多的外匯,于是人們便更加關注如何讓手中持有的外匯達到保值、增值的目標。在這些大環境下,商業銀行也針對性地推出各種外匯理財產品,以吸引和滿足人們的投資需求。那么,我國商業銀行的外匯理財產品的發展現狀是如何呢?其演進與發展的過程具有什么特點,存在什么問題呢?如何借鑒外資銀行發展這類產品的優勢,更好地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外匯理財產品呢?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地研究。
一、我國商業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的發展歷程及特點
(一)發展歷程
在我國,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在2002年產生,兩年后開始迅速地發展。隨著我國相關政策制度的逐步開放,國內商業銀行開發了越來越多外匯理財新產品,在收益率方面進行了創新,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與債市、黃金掛鉤。我國第一款與國際金價掛鉤的外匯理財產品則是由中國銀行推出的,這一理財產品得到了歷來關注黃金走勢的投資者的青睞。而我國第一款與債券組合掛鉤的美元理財產品,則是由農業銀行推出,同樣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我國商業銀行外匯理財市場的發展歷程:
(二)發展特點
針對我國現在外匯理財產品的發展情況,有以下幾個發展特點:
1.中資商業銀行發行外匯理財產品為主在我國,由于我國的資本市場管制政策,人們是不能直接投資于外國金融資本市場,只有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能夠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有資格發行外匯理財產品。因此,這些中資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同業拆借或者投資國外金融債券獲得高收益。為了規避短期利率風險,利用遠期利率協議、利率的互換等金融衍生產品;而對于中長期的利率風險,則利用理財合約內置的提前終止條款來規避。
2.外匯理財產品投資的幣種在金融危機前后有所變化
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我國商業銀行主要推出美元這一幣種的外匯理財產品,因為美國作為世界的第一強國,其經濟的穩定發展及美元長期穩定的匯率,帶給投資者們最大的信心保障。而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美國經濟的動蕩引起了廣泛關注,國內各大銀行也隨之紛紛推出其他幣種的投資,例如英鎊、歐元、澳大利亞元、日元、加拿大元、港幣等,這不僅吸引了更多持有這些外匯的投資者選擇外匯理財產品,更讓商業銀行通過選擇多種匯率相對穩定及穩步增值的幣種來分散風險。
3.絕大多數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是一致的
各家商業銀行對外匯投資產品的重視程度不一,對資金的運用能力不同,因此絕大多數銀行將外匯理財產品獲取的外匯,都投資到銀行間貨幣市場或者是傳統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因為這樣銀行才能更好地避免外匯高風險投資帶來的影響。
4.大多數理財產品具有較低的預期收益率
從我國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來看,對比人民幣的理財產品,外匯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都較低一點。前幾年我國股市的火爆,讓人民幣的理財產品都獲得了較高的收益,但外匯理財產品則不受投資者們的青睞。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各大商業銀行都較大幅度地下調了外匯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
5.投資產品的起始金額普遍能被投資者接受
各家商業銀行能夠充分考慮到持有少量外匯的投資者的需求,因此設計的外匯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都較低,通常大致在五千至一萬美元的水平。這一嘗試能夠吸引更多的小投資,有利于銀行發展外匯理財方面的業務。
二、我國商業銀行外匯理財產品未來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重視發展外匯理財產品,增強培養客戶理財意識
外匯理財業務作為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之一,其實并不占用銀行資產,若能重視這一業務的發展,銀行可以從中獲得很高的收益。再加上選擇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客戶,一般來說都可以發展成為銀行的優質客戶,有利于銀行開拓和培育更多潛在優質客戶,促進銀行的長遠發展。因此,銀行業應該提高對外匯理財產品的重視程度,在行業規范、發展戰略上都做出相應的改變,將外匯理財產品的發展作為一個長遠的戰略發展目標,相信這一業務能夠帶動銀行走上新的發展層面,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劃分客戶層次,提供個性化產品服務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外匯理財產品針對的客戶群體并未進行一定層次的劃分,這將導致面對不同的客戶,銀行外匯理財的產品和服務并未能做到滿足個性需求。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建立起完善的客戶數據系統,進而根據客戶的不同年齡、收入、投資喜好、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對客戶群體進行劃分,設計推出不同層次的外匯理財產品,以滿足不同階層的投資需求。進而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優質個性化的服務。理財經理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貼身打造理財產品組合方案,同時爭取連續性地開拓和培育客戶,形成連續的客戶鏈條。當然,在這期間,無論是前期的培養和開發,中期的銷售和理財規劃,還是后期的客戶評價與跟進,都要做到以客戶為中心,才能有進一步的可持續發展。
(三)明確市場定位,建立行內統一的管理機制
當前我國商行的外匯理財產品發展尚未進入成熟的階段,面向市場的發展定位仍不明確,加之對客戶群體的認識不足,導致客戶群體有所流失且維護客戶難度加大。針對這些不足,我們可以細分目標市場,加快行業經營轉型,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在行內建立獨立的部門,形成由研發、設計、銷售、管理等業務流程一體化的統一管理機制。同時,增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完善業務體系。
(四)培養外匯理財專業人員,加強專家隊伍建設
一個專業的高素質理財人員,除了要有豐富的理財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之外,還需要掌握金融、保險、基金、債券等金融投資知識,并且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營銷和人際交往能力、公關和組織協調能力,并且有過硬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可謂是一名現代化的復合型人才。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外資銀行的經驗做法,建立完善的資格認證體制和激勵機制,錄用和培訓更多高資質的理財人員,例如采取CFP(Cerllfied Financial Planner)注冊金融理財師的考核,以此建立高標準的錄用準則。只有這樣,專業人員提供專業、高效、全面的服務,才能鎖定和開發更多的客戶,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忠誠度和信任度,更好地發展外匯理財。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產品風險控制機制
外匯理財產品,作為個人理財中一項創新產品,在當前尚未成熟發展的中國市場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的。因此,應該時刻保持著控制風險的意識,制定相關的制度規范,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控制機制,利用各種金融工具及防范措施,偵查產品的風險隱患,規避產品風險。借鑒美國的經驗,建立成熟的信用評級體系,完備的客戶準入制度和信用數據庫,以及完善的風險應急處理機制,有利于應對風險發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