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和

【摘要】《現代物流基礎》課程內容龐雜,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緊密,是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入門課,上好這門課對奠定學生專業基礎,激發學生職業熱情至關重要。本文針對《現代物流基礎》課程性質與任務、課程內容的選取與組織、課程教學實施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字】物流基礎 課程教學 高技
1課程性質與任務
《現代物流基礎》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能夠了解物流領域的基本內涵、基本理論與基本應用,能夠了解物流發展的熱點與前沿,掌握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釋物流現象的方法,達到對現代物流及其相關領域所涉及的知識有一個概括性、整體性的了解,從而幫助學生確立專業思想、奠定專業基礎;《現代物流基礎》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入學后必修的第一門專業課,對于高技生來說由于初涉物流專業領域,入學前對物流的認知一般僅停留在運輸司機、送快遞、搬運物品等崗位的認識層次,認為物流專業的崗位就業工作環境不好,工資低,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職業熱情,樹立職業理想非常重要。
2課程內容選取與組織
2.1課程內容選取的依據
現代物流基礎的課程開設的目的主要是引領學生進入物流專業領域,同時通過課程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獲取物流咨詢和信息、運用物流思維去觀察和分析物流現象的能力,精心選取教學內容,盡量呈現物流各領域具代表性的理論和現象極為重要。因此課程內容的選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體現社會經濟和物流行業發展的要求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流是打通生產與消費、實體與虛擬、國際與國內、城市與農村經濟關系的重要紐帶,可以說各行各業各個經濟領域都有物流的存在。現在的很多經濟熱點,比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互聯網+”等國家戰略,還有電子商務的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新型城鎮化布局、市場轉型升級、商業地產開發等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受到物流因素的制約。可以說我們正處于一個物流大變革的時代,物流行業既聯系著我們日常的生活,也體現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物流基礎課程內容的選取除了經典理論和案例的學習也要注意與時俱進,能夠體現社會經濟與物流行業發展的趨勢。
2)符合高技學生心理認知特點和職業能力提升規律
由于《現代物流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性和整體性,決定了這門課程內容涵蓋面廣,能力培養目標抽象,課程對應的職業活動不明顯。而高技的學生往往缺乏相應的社會實踐,對經濟和政治不理解;缺乏企業高層實踐,對企業管理的組織和領導缺乏體會;缺乏深層次思考和抽象思考的能力。要解決《現代物流基礎》課程內容龐雜與高技學生專業基礎薄弱、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的矛盾,課程內容的應該深入淺出、循序漸進,使授課內容符合高技學生心理認知特點和職業能力提升的規律。比如在課程案例的選取上,第一章的案例引入盡可能選取與我們日常生活相關的例子,如快遞物流、餐飲物流、廢棄電子產品回收物流等案例,通過引導學生關注和分析生活中的物流,進而引出物流的概念和內涵,激發學生了解物流起源、現狀與發展趨勢的興趣。
3)體現能力為本位,項目和任務為載體
《現代物流基礎》屬于專業入門基礎課程,雖然課程內容以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重點,但在進行課程內容的選取和組織時應強調理論和實踐的聯系,圍繞物流職業工作崗位能力需求和高技教育培養的目標,找到一條直接經驗與間接知識有效連接、相互促進的途徑。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取和組織過程中,要以職業活動、工作過程為導向,精心設計,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項目和任務,隨著項目的進展,配合精心挑選的間接知識、案例,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學生在學習具體知識的同時,學到系統理論體系,逐步建構對物流專業領域的認知。
2.2課程內容的組織
《現代物流基礎》課程對現代物流理論基礎知識進行了較系統和全面的介紹,然而現行市面上的教材在內容組織上,多數強調系統性和完整性,內容安排上講求多而全,某些需要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知識才能講授的后續專業核心課程的內容也在物流基礎課程中出現,如“倉儲管理”、“物流成本”、“配送與配送中心”的一些計算和案例在課時安排上的比例過大,而這些內容在后續課程學習中還會出現,造成了教學內容的重疊,而且由于一年級學生專業基礎較薄弱,勢必會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課程內容的組織上應該遵循夠用就好,循序漸進的原則,針對課程的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并配以不同的實踐活動,促使學生邊學邊做,通過個人體驗和思考,職業能力得到不斷提升。表1是以項目為基礎,理論結合實踐,現代物流基礎課程的一個課程實施方案。
3課程教學實施建議
3.1注重案例教學,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
由于《現代物流基礎》這門課與當前社會經濟活動聯系緊密,通過典型案例和當代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引導,通過反思對比,借鑒案例企業在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可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典型案例的選取除了各個行業中的標桿企業或者標桿事件進行深度分析,還要注意選取一些貼近實際,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案例。但是有時教材上提供的案例可能過于陳舊,有些案例中企業的成功管理經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其實早已過時,甚至這些企業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經備受詬病,甚至企業已經倒閉,這樣的案例肯定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選取案例時要注重案例的時效性,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我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和檢索到行業最新的事件和案例。在教學中除了教師平時要注意收集和積累物流行業的最新資訊用于豐富教學內容,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利用互聯網主動獲取和關注物流專業領域的資訊,可以通過布置針對某一主題的課外文獻檢索作業,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在群上分享和交流,通過推薦和關注相應的物流專業公眾號,引導學生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
3.2教學過程多種教學方法并用,注重學生體驗
由于《現代物流基礎》課程內容較抽象,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以講授為主的灌輸式授課方式,通過觀看影像、圖文,盡可能將物流活動的以直觀易懂的形式進行展現,在情景再現中引導學生在課程中獲得啟迪和感悟,開拓思路提高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和討論等方式,互相交流學習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討論過程大多采用頭腦風暴的方法進行,但要注意氣氛的和時間的控制,討論后教師要進行總結和歸納,并適當引申,通過交流和探討理清物流活動的脈絡;營造真實的實踐過程,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體驗實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在每個項目中一般會設置一個或者多個實踐調研活動,要達到相應的效果,要注意細節,布置任務時講好前提和要求,注意引導學生合理分工合作,考評看重過程而不是結果。
4結束語
《現代物流基礎》課程內容龐雜,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緊密,又是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入門課,上好這門課對奠定學生專業基礎,激發學生職業熱情至關重要。需要我們物流教師結合社會經濟和物流行業的發展,根據學生心理認知特點和職業能力提升規律,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物流專業認知能力和對物流現象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