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巧平
(山西呂梁市教育學院,山西 呂梁 033000)
視唱練耳是由視唱及練耳兩部分構成,具體分別包括視、唱以及練耳者參方面的含義。這里所說的視就是指對樂譜信息的有效識別,包括樂譜中的各種符號等。唱就是指根據樂譜的內容來歌唱,視與唱結合在一起就是識譜演唱。練耳就是指對便沿著聽覺的訓練,一般都是通過對表演者的歌聲或者是鋼琴的音節進行辨別,以此培養和開闊表演者的音樂思維。
進行視唱練習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識譜、看譜、讀譜的能力,繼而形成音樂節奏感以及音準感等。音準教學中常會出現作品試唱表現較好,但是往往在真正并演唱表演的時候卻無法發揮出正常效果,這一問題實際上就是對視唱練耳教學與演奏技巧學習之間發生脫離問題的一種體現。對此,在平時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先對基本的呼吸技巧以及發音技巧進行深入的了解,為視唱的音準訓練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幫助其明確聲音的發聲原理,借助一定聲樂技巧促進喉嚨的打開,從而在演唱表演的時候發揮出較好的效果。節奏也是視唱練習中需要重點把握的部分,也是音樂作品的基本靈魂。在日常學習中通常都是以打拍子的方式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一些人打出的節拍或快或慢,缺乏節奏感,造成這一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身體協調性不足或者節奏感不穩定等因素,因此,一定要加強練習,逐漸把握其中規律,培養節奏感。
練耳就是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從而增加其節奏感與音準感。目前較常見的訓練方式有音程、節奏、節拍以及高音等部分,可剛開始進入學習的人對于大跳音程的學習普遍具有一定難度,對此可以選定一些針對性作品進行練習,引導學生對聲音及音程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通過練習不斷提高音感。
有材料曾指出這樣的觀點,人類在趨同感作用的影響下可以將一些事物的信息進行羅列,所以在進行聲樂技巧學習的時候常會吧一些類似的信息歸結在一起理解,但是卻忽略了這些看似類似調號實際上存在的差異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形成其特定的音調音感,但是很多人在表演的時候只是選擇一些單生部為主的作品,因此在表演的時候只需要對這部分內容加以注意即可。這種方式雖然可以配相學生的線性思維,但是突出性缺點就在于對于單一性的一種聲部長期專注,逐漸削減了對于聲音立體感的把握。對此,應加強對二、三聲部與和弦構唱等內容的全面學習與掌握,促進視唱練耳技能的提高。例如和弦構唱部分的練習,可以先引導學生對和弦內容進行自主分解,然后給予其立體化處理,提高學生的音感,還能夠提高在鋼琴與旋律聲部之間的協調控制能力,通過發揮聽音與辨音、調性等技能不斷發揮其發散性思維。除此之外,可以通過鋼琴來演奏二聲部和主旋律進一步訓練多聲性思維的練習,并且交替學生自己演唱的二聲部與主旋律,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便演出的作品更加和諧、飽滿,還能夠對其多聲思維水平產生有益的推動。
音樂這門學科使在音樂出現一段時間之后才得以形成的,但是這兩者之間卻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正如我們大家所了解的,視唱練耳作為音樂學科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于音樂表現效果具有直接性影響,可是卻很少有人了解視唱練耳的起源。視唱練耳最早出現在聲樂教學實踐中,在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學生在音樂節奏與音準的把握方面都屬于薄弱環節,便將視唱練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發現實際上音樂學科的學習與視唱練耳使存在一定的關聯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發現了視唱練耳的對于聲樂技巧學習與發揮的重要性,因此將獨立成為一門單獨的學科。目前國內外音樂逐步與不同音樂元素發生結合,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與我國民族音樂以及傳統音樂相比較而言,當代音樂作品的表演無論是在節奏以及協調性方面都具有更大的難度,以更好的適應音樂發展為目的,有必要逐步提高表演者的視唱練耳水平以及聲樂技巧的應用效果,以此提高聲樂作品的生動性,引起更多受眾的共鳴。總而言之,聲樂學科的發展要想更好的與音樂的發展相融合,那么就一定要不斷加強視唱練耳部分的練習,可見視唱練耳對于促進聲樂技巧的應用于發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在學習視唱練耳技能的過程中,為提高學生某一種特定技能的時候一般都會先選定一個具有針對性的作品,對于音程、節奏等方面的訓練都能夠讓學生擁有較好的把握作品整體技巧的能力,高水平的視唱練耳技能也可以促進表演者對音樂整體感覺的把握,從而有效提高作品的表演效果。有不少音樂方面的專家都比較提倡堅持音樂創造與表現的中心地位,試唱實際上就是吧樂譜中的各種符號演繹出來并形成完整作品的過程,這一過程屬于通過聲音的傳播而發揮音樂效果的過程,也是表演者參與音樂創作與表現的過程。表演者借助視唱練耳內容能夠有效豐富自身的音樂詞匯,并不斷拓寬自身的專業視野,使其音樂專業素養不斷提升,使表演者聲樂表演基本功更加穩固,繼而更好的學習其他聲樂技巧。在其今后的藝術生涯中,在情感體驗的同時激發起發散性思維以及創作靈感。在聆聽經典視唱曲調或是練習曲時,人們往往會沉醉在悠揚的曲調之中,這也會成為聲樂表演時的靈感。
快速識譜作為音樂表演的一個基本技能,是音樂表演者以及所有音樂行業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快速識譜技能掌握不好,那么在進行作品演唱的時候就只能憑借記憶去慣性的發揮聲樂技巧,久而久之,對于樂譜的快速反應能力就會下降,也會使演唱的情感以及演唱者想要表達的感情產生偏差,從而破壞音樂的準確性。在進行專業練習的時候首先要接觸的就是音樂的發聲,這也是后續各種聲樂知識及技巧學習的重要基礎,通過對各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對表演者實施有效的發聲訓練可以促進其對唱歌氣息的準確把握、對音色的熟練掌握以及對音準的標準控制等,從而為大家帶來生動而優美的聽覺享受。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沒有進行系統性的視唱練耳內容學習的表演者在作品表演的時候對于音準的控制通常都會發生跟一定的偏差,而接受過系統性視唱練耳的表演者則很少出現此類問題,還可以對自身發音與伴奏因進行快速、準確的識別,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對于音準的控制效果也更加明顯。視唱練耳訓練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則是鍛煉學生的聽覺能力,培養音樂的聽覺,這里不但指對于外部環境聲音的感知,同時也包括對自身與情感的感受,表演者通過聲音的反饋來調整演唱的音準、節奏等等,可見其對聲樂學習者能力的培養也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視唱練耳作為音樂學習的重要內容,對于聲樂技巧的學習、掌握以及應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一定要加強視唱練耳內容的學習,更好地掌握相關聲樂技巧,從而提高音樂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