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想
(江西省上饒市第十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音樂作為心靈的語言,對于人們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教育行業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愈加重視,音樂水平作為學生綜合能力重要的組成也備受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則逐步成為了音樂教師教學的重要突破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兒童心理發展的把握,從學生心理入手逐步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從眾心理是小學生常見心理之一,是教師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法寶。在社會競爭壓力逐年增大的情況下,縱使音樂教學得到一定的關注,但較之于其他主要學科音樂仍是一門冷門學科。沒有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學生學習勁頭難以提升,教學質量也就難以保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理應抓住學生在兒童階段的從眾心理,逐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拔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獎勵作為教師動員學生的重要渠道,能有效營造音樂學習氛圍。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善于利用獎勵制度,抓住學生從眾心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如在進行期末檢測過程中利用獎勵制度提升學生學習勁頭。提前將考核項目告知學生,并與學生商酌了最終考核成績的獎勵制度。在準備期間,我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條件選好演唱的歌譜,并按照已經分好的學習小組進行合作練習。通過一定的獎勵制度,學生練習興趣有所提升,學期最終考核成績也令人滿意。依據獎勵制度營造的音樂學習氛圍促進了學生從眾心理的作用,進而提升了音樂課堂總體質量。
音樂功底對于學生日后音樂學習至關重要,然而當前部分小學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過于表面化,學生功底得不到扎實課堂教學質量也就得不到實質上的提升。而在小學階段的活動教學過程中,學生競爭心理起到主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競爭心理的把握,課堂入手逐步鍛煉學生音樂能力、提升音樂課堂質量。
小組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競爭力、提升其學習動力。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分小組的形式增加學生競爭意識,進而促使其逐步提升自我音樂功底。如我在《幸福拍手歌》教學過程中就抓住了學生競爭心理、結合了小組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幸福拍手歌》的表演。通過獎勵制度增加學生競爭的籌碼,進一步刺激其鍛煉自身音樂能力。借助競爭這一渠道,學生學習勁頭得到充分發掘,自身音樂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進而提升了小學音樂課堂質量。
音樂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每一首膾炙人口的音樂往往建立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作為學生核心素養的體現之一,學生音樂人文素質的培養對于提升小學教學質量不可或缺。教師應善于利用學生求知心理,從課堂歷史入手逐步增長學生音樂視野、提升小學生音樂素質。
結合音樂背景教學不僅有利于小學生深入理解歌曲,更能增長學生歷史視野,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教師在課堂歌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音樂歷史的滲透教學,逐步豐富學生音樂視野、提升其核心素養。如在進行《民族的節日》教學過程中就充分擴展了音樂歷史,從各民族傳統節日傳說入手逐步豐富學生音樂視野,進而加深學生對課堂學習印象、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表現心理作為競爭心理的一種,是促使小學生表現自我、提升自我綜合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小學階段學生表現心理的發掘需要一定的教學氛圍。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表現心理的有效把握,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進而提升課堂音樂教學質量。
音樂情感氛圍的烘托對于學生表現心理的發掘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音樂情感氛圍的營造,逐步培養學生情感表現能力、提升小學音樂總體教學質量。如在《同一首歌》演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詩詞創作背景為學生分析歌曲感情。以多媒體視頻的渠道營造良好的氛圍,逐步觸及學生情感、提升表現欲望,進而切實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張力和音樂課堂質量。
音樂是心靈的溝通要道,心理是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注重學生多種心理的把握,從多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學生音樂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小學音樂總體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