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涵哲,周德倉
?
打造西藏對外傳播新名片的研究分析——以《文成公主》和《禪宗少林》實景劇為例
趙涵哲,周德倉
(西藏民族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本文選取《文成公主》和《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這兩大實景劇作為對象進行個案分析,通過對現狀進行闡述,并分析兩者的內在聯系和藝術特色,通過分析西藏對外傳播重要性的原因,指出《文成公主》實景劇對推動西藏對外傳播有促進作用,借此提出依靠實景劇作為媒介打造西藏對外傳播新名片的建議。
《文成公主》;《禪宗少林·音樂大典》;西藏對外傳播;新名片
實景劇屬于我國自創的一種藝術形式,最早出現的實景劇是桂林的《印象·劉三姐》。實景劇是將當地的民俗文化、山水風景、藝術形式在高科技和高水平創作團隊手里向觀眾展現的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實景劇演出具有廣闊的市場,它將旅游、文化資源相融合,不僅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參觀,同時也傳遞了本地的傳統文化,向全國乃至世界人民展示了本區域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文成公主》和《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在文化內容上具備很多的共通性。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招供四法印,飯依三寶,四眾高足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廢除三界煩擾,追求解放苦與苦因等。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點。
這兩大實景劇的總導演皆為梅帥元。梅帥元在制作《印象.劉三姐》之后就被大眾稱為“中國實景演出第一人”,同時他也是中國實景劇演出的創始人。其次實景劇有很多形式,例如《印象·劉三姐》屬于實景意象劇,《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屬于實景禮儀劇,而《文成公主》和《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皆屬于實景音樂劇。觀眾在欣賞音樂劇時,首先融入于大自然的環境中,靜靜地聆聽風聲蟲鳴等,再配合高科技手段使立體聲環繞,仿佛置身天籟。
西藏文化積厚流光,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河南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市場潛力以及文化底蘊都很渾厚。這兩個地區同樣都擁有豐富而且具有深刻內涵的文化底蘊,但是文化產業在兩地的比重依然不高,而且對各自文化的開發利用少之又少,因此推出實景劇演出是對西藏和河南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的現實需要。依靠這些文化作品,可以將其打造成一個屬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借助這個品牌去進行對外傳播,不僅能對國家形象的塑造上起積極作用,同時能形成代表本區的新名片。
《文成公主》實景劇中運用的藏舞、藏戲、佛號念唱等藝術形式,這有著明顯的藏族風格。同時加入了了卓舞、果卓舞、打阿嘎、牛皮船、藏戲等多種藝術風格。例如藏戲,它集歌舞、文學、音樂于一體,歷經六百多年的磨礪與變遷,依舊閃爍著熠熠光輝。藏戲以其獨特的唱腔和豐富的動作將文成公主的故事演繹的淋漓盡致,藏戲作為西域文化的見證者和傳承者,為文成公主的形象的傳播注入了富有西藏特色的生機與活力。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從題目就能看出有兩大內容,首先是禪宗,其次是音樂。而這兩點也架構起了整個實景演出的文化藝術特色。少林寺是傳承佛教文化的重要媒介,伴隨著佛教禪宗文化的發展,武術文化也隨著禪宗文化的傳播而聲名鵲起。禪與武兩者共同構成整個佛教文化,一個修外,一個修內。禪宗講究不立文字,音樂講究只可意會,這就形成了兩者的內在聯系,而音樂也一直是禪宗宣傳自己文化的重要方式。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成為“國家文化示范基地”。又因為演出在晚上,這無疑也帶動了本地的餐飲住宿等一系列經濟效益。同時,繼《禪宗少林·音樂大典》之后,河南省其他市縣的實景演出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例如開封市的《大宋·東京夢華》、欒川縣的《君山追夢·夢幻大典》?!段某晒鳌穼嵕把莩鲭m說同樣在內容上及傳播效果上取得巨大的收益和成就,但是他的首演距今已經過去了四年,作為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西藏,如果僅僅依靠這一個實景演出作為通過實景演出平臺對外傳播的話有點囊中羞澀了,應該以《文成公主》為跳板打造一個西藏的實景演出品牌,去進行對外傳播,去打造西藏的新名片。
文化資源如果要進行對外傳播的話,稀缺性與價值剛性是其前提,因為這兩點是構成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因素,一旦西藏形成文化軟實力,那么他的對外傳播開展起來就因利乘便。稀缺性能夠引出吸引力,若缺少稀缺性,那么這種文化資源就有其他文化作為替代品。在信息大融合時代,最為珍貴缺少的商品恰恰就是人的注意力。而抓住注意力的重要前提就是文化資源要具有稀缺性。西藏文化資源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蒙著神秘色彩的宗教文化以及在歷史的進程中藏族同胞所形成的獨特民俗文化,這些構成了西藏文化資源的稀缺性。
文化資源的對外傳播也必須同時具有價值剛性。提高西藏文化軟實力就需要找出西藏文化所具有的價值剛性,并通過各種途徑把其價值剛性表達出來,并最終實現西藏文化資源的資本化,為西藏文化傳播的主體和客體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西藏文化是藏民創造的反映西藏社會歷史發展的成果,是考察西藏歷史發展規律和解決西藏現實問題的貴重思想資源。這些資源對于當今西藏自治區的發展以及如何領導西藏人民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而現如今對于很多思想資源的探索并不完全,很多具有借鑒意義的思想需要更加精煉的總結提煉。對于西藏歷史發展和現實研究的學者隊伍算不上龐大,研究文獻也頗為匱乏,提升文化吸引力對于實現文化資源最大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
西藏對于西方國家來說是一片神秘的土地,電影《2012》世界末日中,世界毀滅的最后一個鏡頭留在了中國西藏。可見對于世界很多國家來說,西藏本身因為歷史宗教文化就具有著獨特的吸引力,如何把其變為更具有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從而更好的開展西藏的對外傳播,講述西藏故事,對于西藏乃至整個國家都是具有重要的探索價值。
首先,西藏的文化資源豐富,例如《文成公主》實景劇僅僅表現出了漢藏和親而沒有反映出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幫助藏族在生活方式,醫學,飲食等等帶來的一系列變革。其次,作為傳播者,應該培養更多的藏族傳播者,讓藏族的人去向大眾講述西藏故事。然后應該創新傳播方式,《文成公主》實景劇的成功以及它能形成一個品牌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傳播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文字傳播方式,比起官方的自說自話,更具親和力和創新性,也更能打動觀眾,尤其是國外受眾。藝術不分國界,好的藝術作品,不會因為文字而阻礙了它的傳播態勢。作為傳播者需要用更為生動并且富有感染力的傳播形式帶給受眾一個真實的西藏文化,一個真實的西藏現狀以及一個真實的西藏與中央的關系。同時,傳播者要有文化自覺,在傳播西藏文化時,要對西藏的現狀及地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無論是《文成公主》實景劇還是《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實景劇,它們兩個都是實景音樂劇,音樂劇的優點很明顯,它可以讓身處現場的觀眾的觀感和聽感得到極大滿足,但是缺點也尤為明顯,那就是缺乏主線劇情,缺少核心內容。印象式的敘述方式雖說更容易被觀眾理解和接受,但是缺乏了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觀眾往往看到最后缺乏精神層面上的對演出內容的感悟。實景演出,它不僅僅應該發揮對外宣傳本地自然風光亦或是拉動本地經濟效益的功能,還應該發揮對外宣傳傳統文化的作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拋開政治和經濟,對外傳播就是無稽之談。文化的繁榮與經濟的繁榮密不可分,大量數據表明經濟繁榮的國家的文化更容易被其他國家所接受。沒有經濟硬實力作為堅強后盾,對外傳播就會舉步維艱。所以,加速西藏的經濟發展,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是宣傳西藏傳統文化以及打造西藏新名片的重要基礎。
河南以中原文化為骨干,以實景演出為血肉打造出的實景劇不管是對文化的宣傳上還是對中原文化新名片的打造上都形成了很好的效果。而西藏的文化底蘊不僅深厚,并且夾帶著神秘性?!段某晒鳌穼嵕皠〉某晒陀∽C了以實景劇為媒介去對外傳播是完全可行的。作為傳播者,就文成公主這一形象而言,可以締造以文成公主在漢藏兩族的和平共處、以及幫助西藏在社會、制度、文化等方面做更多的實景演出去對國內受眾和國外進行傳播,進一步講述真實的西藏。通過對國內的傳播,內化到國內其他地域傳播客體,并為西藏以及國內其他地區傳播客體帶來經濟與社會等收益;通過對國外受眾的傳播,使它內化于國外傳播客體,被國外客體認同、接受、轉化、再傳播,并為西藏以及國外傳播客體帶來經濟與社會等收益。最后,西藏實景劇的演出要進一步開發文化資源和培養優秀的文化傳播者、增添感性的表達內容,注重文化內涵的表達、拓展宣傳空間、提升經濟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把真實的西藏向受眾講述,才能打造出西藏對外傳播的新名片。
[1] 王宇鋼.中國山水實景演出的燈光設計[J].戲劇,2012(3):142-146.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4) .
[3] 鄧銳齡,馮智.西藏通史[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2(7).
[4] 劉玉.民族文化視域下的西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D].西藏大學,2016.
[5] 馬素萍.實景劇對旅游目的地影響的利弊分析[J].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3(1):179-180.
[6] 羅旦.評大型史詩實景歌舞劇創作理念及其藝術特色——以《文成公主》為例[J].西藏藝術研究,2015(1):63-67.
[責任編輯:思涵]
2018-05-03
“2011西藏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之“西藏文化對外傳播平臺”重大課題“中國西藏對外傳播現有體系評估”(xc1301)的階段性成果。
趙涵哲,男,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西藏對外傳播研究;周德倉,男,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少數民族及西藏新聞傳播史、西藏對外傳播研究。
G206
A
1672-8122(2018)06-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