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鈴
(湖南信息學院,湖南 長沙 410151)
歌劇人物形象的解讀往往關乎作品中人物的行為和性格等,由于現代歌劇中對于人物形象的呈現更加注重將不同形象雜揉,并使用多種方法進行立體表現。觀眾期待在歌劇中看到人物真實的情感經歷和對歌劇故事脈絡的清晰呈現,故而對歌劇中人物風格的塑造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歌劇《運河謠》也具有這樣的手法,對于其主要人物——水紅蓮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大程度上與其飾演者雷佳密切相關,因而水紅蓮人物刻畫得成功與其飾演者的人物塑造風格有著密切的關系。
民族歌劇《運河謠》的創意始于2010年初,走過了兩年多的創作歷程,最終在國家大劇院相關文藝工作負責人的協助下完成。水紅蓮是《運河謠》中的主要人物,整部歌劇圍繞水紅蓮的人生與愛情經歷展開。劇中水紅蓮是反抗封建官府以及黑暗勢力的代表,她為躲避逼婚做妾而來到惡霸船主張水遙的船上。在由杭州向北京航行的漂泊中,為了求生,并與運河惡勢力的代表張水遙抗爭,最終舍生取義,犧牲生命,捍衛愛情,是極具義氣與思想活力的舊時代女性的代表。
歌劇與音樂相生相伴,為歌劇帶來了新的發展生機,歌劇中主角的情感通常通過語言和行為來表現,歌劇除了具有以上兩個特點之外,還具有利用音樂來抒發主角情感的獨特方式,得益于歌劇這種藝術體裁,其在表現方式上不拘泥于傳統的影視作品形式,風格較為獨特,因而在人物的具體表現方面形式較為多樣化,配合著音樂音量的變化、風格的轉換以及人物動作幅度的變化和語言速度的加快達到對主角情感的表現。《運河謠》的作曲者印青說:“水紅蓮被塑造成了一個敢愛敢恨、有正義感的江湖藝人,她既剛烈、俏皮、潑辣但又很善良。”
女高音歌唱家雷佳為了更好地突出水紅蓮敢愛敢恨的性格,在演唱體系的編排之中比較注重情感的綜合體現,且具有層進式的趨向,對演唱傾注了大量的情感,使得整部歌劇更為自然和符合實際。水紅蓮在前半場很多唱段是非常清亮甜美的純民族唱法,如《運河謠》《燦若星辰的目光》。雷佳在演唱過程中刻意將高音音域擴展,形成清澈透亮的民族唱法,在表現水紅蓮情感波瀾起伏的過程時,音調會具有相應的變化,使得音樂演繹與人物情感和動作的變化相調諧。而歌劇的后半部分,雷佳運用平鋪直敘的詠嘆調唱法,對愛情的題材、關懷的題材進行表現,情感背景較為濃厚,使得觀眾易于掌握作品的情感內在,深刻理解水紅蓮在當時處境下情感的變化。同時,輔以人物的優美舞姿,使得觀眾更加容易明確作品的情感方向,與表演者獲得共鳴與溝通。
水紅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漂泊中的人所共有的特性,漂泊是為了追求理想,而漂泊本身又帶來諸多的不穩定因素。每一個漂泊者都是不安于現狀的勇士,這點對于水紅蓮而言尤其如此,她兼具南北方女性的特質,溫婉而又剛強、執拗而又情感化;這一鮮明的戲劇形象給了雷佳塑造人物風格方面極大的考驗,一方面雷佳需要考量人物性格并針對性地結合自身唱法加以改變,比如劇目的第五場,張水鷂帶衙役到來,見人去船空,便捆住水紅蓮,以她的安危要挾秦嘯生回來營救,水紅蓮為了不連累愛人,因而燒毀客船,舍身赴死。
水紅蓮烈火中赴死的大詠嘆,讓人潸然淚下。雷佳在真實地呈現這部分音樂的前半段時,情感輸出順暢,沒有大幅度起伏,暗示著劇目高潮來臨前短暫的平靜。之后,水紅蓮打翻油燈,點燃客船,燃起了詠嘆調的高潮,雷佳這時不僅要應付長時間的詠嘆,還要在綁縛狀態下完成演唱,但其聲情并茂,利用高亢的音調將人物性格完全包覆,在呈現人物情感,塑造水紅蓮的核心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十足的作用。
綜上所述,水紅蓮作為一個敢愛敢恨、情感豐富的舊時代女性,其本身處于舊時代與新思想碰撞產生的洪流之中,雷佳運用豐富的歌劇表演經驗,在充分了解和體會水紅蓮人物形象的基礎上,不失準確地運用音調的高低變化、唱法的多元轉換,于每秒的音樂中再現鮮活的歌劇人物水紅蓮,對于人物情感的塑造與完善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雷佳在聲樂表演藝術上的造詣具有較好的示范作用,她所創造的水紅蓮音樂形象、水紅蓮戲劇形象對初學者都是很好的學習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