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瓊
(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西北師范大學舞蹈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通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的芭蕾舞基礎訓練已經獲得了一套較為成熟科學的訓練方法,此外,通過大量的實踐測驗證明了我國的舞蹈主要分為六個種類,并以“開、伸、直、立”為主要內容的基本芭蕾訓練。只有在訓練中才能充分表現舞蹈的美,同時創造舞蹈的氣質,才能在舞蹈中實現內心的情感和肢體語言的共鳴,才能通過形式表達內心的情感。
芭蕾的基礎訓練是運用于身體教學中,不只是模仿動作,而是根據身體訓練的特點,結合教學。在芭蕾中通過伸展、踢、蹲、伸展、壓腿、控制腿等動作,以幫助學生提升身體的柔韌性和伸展性,以及身體的自然姿勢、身體的力量,建立正確的用力張力、站立和控力變化的有效辦法,并借助對芭蕾基礎訓練的不斷練習,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姿態美和動作美,盡早掌握芭蕾舞學習的精髓和芭蕾舞的內在美。
手扶把桿在芭蕾基礎訓練教學過程中主要用于身體姿勢的練習,包括身體彎曲和伸展、擺動、平衡、轉動和跳躍。它不僅能發育正常的身體姿勢,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腿部和軀干的柔韌性、強度和平衡。借助杠桿慢動和分解運動,可以形成細膩的肌肉感覺,掌握技術細節并設置正確的行動理念。所以,在提升芭蕾基礎訓練課教學水平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把桿訓練的重要性,繼續加強實踐,提高芭蕾舞者的基本功。
芭蕾基礎提高訓練課程的教學水平,可以加強芭蕾舞演員的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術訓練。體育訓練中的一套運動是由許多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術組成的,因此,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術是體育教學的基礎。在身體訓練教學中,既要注意基本動作的練習,又要注意基本難度動作的訓練,從而達到基礎訓練的最佳目的。
動作組合是形式訓練集的基礎,在芭蕾基礎訓練課中也加強對整套動作的組合練習及教學實踐都是具有較大作用的。通過對掌握和規范動作組合,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組合中的動作規范和練習技巧。在芭蕾舞組合的實踐訓練過程中,有必要確定它是單一還是綜合組合,結合伴奏變化緩慢等因素,繼而能夠在沒有任何動作或形式的情況下達到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提升芭蕾基礎訓練課的教學水平。
在芭蕾基礎訓練課中,教師始終會指導學生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恰當的訓練,從而提高訓練效果和效率。因此,要提升芭蕾基礎訓練課的教學水平就不可忽略教師隊伍的建設,引進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指導教學。
人體形態的協調優美,主要表現在身體的對稱性和四肢長度的均衡等層面,如果周長和長度的這些指數都能夠符合黃金法則,那么這種體型就會被認為是美麗的。芭蕾舞訓練在造型形式美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適當的鍛煉可刺激肌肉,使得訓練腿、臀部肌肉,下肢拉長,重心抬高,腿部和臀部就會更加漂亮。借助大量的鍛煉和練習,也可以幫助舞蹈學習者有效降低脂肪含量,增加手臂、胸部、背部等各個部位的肌肉含量。
芭蕾基礎訓練和訓練的基礎動作設計都十分符合美的基本規律。在正式學習的過程中,芭蕾舞的基礎訓練包括了舞者的基本動作,不論是最初還是結尾,都需要掌握運動方向和節奏等多方面都有可能發生變化。在發生變化的過程中,練習者在運動變化過程中認識到各部位的正確作用力方法和較為精準的本體感受。通過系統的芭蕾基礎訓練,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出良好的身體狀態,不斷增加舞蹈中美的表現力,實現標準化。
總之,芭蕾舞是一種具有特殊美感的舞蹈,芭蕾基礎訓練課當前也還處于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因此,不斷提高當前芭蕾基礎訓練課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