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曉媛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都亭鄉宗高和小學,河北 保定 072350)
創設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新課程倡導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具有極大的優越性。要想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景。創設問題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那么如何更好的創設問題情境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通過巧妙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新教材已經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動手操作體驗,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在“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中,在生活中選取了許多學生熟悉物體。如小皮球、乒乓球、積木、牙膏盒等各種形狀的物體,把它們放在一個袋子里,四人一袋,問學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裝了些什么?這樣一來,既充分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當學生倒出袋子里的東西后,我便又一次利用兒童好玩好動的天性,說:“你們看一看,又摸一摸,會發現什么?”這樣進一步激起了學生參與操作的熱情,從而達到了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的目的。另外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親身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同時讓學生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共同生活,能力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交往互動過程中,能使學生多思考,多實踐,多表達,能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強化習慣,為數學學習保駕護航。習慣好壞對孩子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好習慣小到取得一個好成績,達到受益終生,壞習慣則開領孩子走向懶散,馬虎的深淵,越陷越深,所以,良好的計算習慣,作業習慣,補錯習慣,做題習慣,等仍需不斷加強,鞏固,使孩子從細節做起,從基礎做起,為學好數學取得好成績打好基礎,保駕護航。如果每天重復做一件事情,會很厭煩。學習也是一樣,每天總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生也會厭煩,導致厭學、學習成績大大降低。同樣的知識,教學方法經常改變,小孩喜歡新鮮,學習興趣就會明顯提高,有了興趣,就有了力量,學生的主動性就能得以發揮,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小組合作式教學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但無目的、無針對性的、無必要的小組討論,學生毫無興趣,甚至有時趁機會聊天。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小組合作的機會和條件。我在講“統計初步知識”一課時,有一個內容是讓學生數出一分鐘四種機動車通過情況。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對學生說:“公路局長讓我們幫助統計一下南口路段一分鐘機動車通過情況,讓同學們看錄像,進行統計。”統計開始了,同學們個個聚精會神,認真地進行統計,可是,當匯報結果時,幾十個人幾乎沒有相同的數據。同學們主動找原因,找失敗的根源。當他們正急切的時候,我說:“看來這任務很艱巨,我通知公路局長一聲,就說我們沒有統計出來?!边@時同學們異口同聲堅決地說:“不行,您能不能把這個錄像放一遍?您能不能讓汽車放慢速度?”當排除這兩種方法后,有學生站起來說:“我們可以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進行?”話音未落,同學哇地一聲驚叫,不等老師說話他們自動地去組成小組,立即分工,那種積極主動、團結合作的氛圍,真的難以用語言表達。通過合作,統計數據獲得了成功,同學們各個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同樣是小組合作,在老師的命令之下的合作與自發的合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樣的教學內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總之,我們要研究學生、理解學生,才能適應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
課程改革《綱要》核心目標即課程功能的轉變: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既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于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于狹窄的課程定位,而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這一新的理念,就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作為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借助媒體搭臺,注重活動中感悟。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創設新穎、獨特的導入方法,開啟學生思維的心扉?!稗D軸撥弦兩三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鄙顔栴}情景的有效創設,能收到“課未始,興已濃”的效果,同時把數學的學習延伸到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新課程,我知道在教學中,只要在課堂教學結構,教學過程,教學體系上以全新的思路進行改革,進行設計,讓孩子在輕松愉快中得到知識,那么提高學生的素質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