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欣宇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大洋鄉中學,河北 保定 072350)
初中數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突出的特點就是立足于學生的具體情況與客觀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引導。初中數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且啟發式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制定最佳的啟發教學方式,因此教學方法是為學生量身定做的,學生學起來自然很輕松,并且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這充分體現了新課改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定位。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傳授學習方法,初中數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正是切合這個思想,它更多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讓學生能對已學的相關知識進行類比及遷移。初中數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的實施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思維的發散,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延伸拓展,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有積極的意義。這樣在之后的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在初中階段受益于啟發式教學打下的思維基礎就能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啟發式教學的實施需要老師在備課方面做足準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知識點的擴充,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
對初中數學教育而言,啟發式教學方法的運用的核心就在于,讓學生通過一定的背景去主動地認識數學問題。而設置教學情境,無疑是當前所有初中數學教師都較為常用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畢竟,教師的工作之一就是要讓學生愛學、會學,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否積極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就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是說,設置教學情境,其實也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走進數學課堂,參與課堂的教學。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謎語、詩歌、對聯等引入課堂,創設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突破數學教學的學科范疇,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利用好的氣氛使學生不斷地進行探索。比如說,在學習“概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拋硬幣,讓學生猜正反面的小游戲來導入課堂,在讓學生對概率有一個簡單認識的同時,也對概率有更多的求知欲。創設一個簡單,但是很輕松的教學情境,這對教師的啟發教學很有幫助。
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該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注重參與性,重視問題的解決途徑和方法,重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規律以解決問題;要啟發誘導學生在分析、探索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教師帶著問題施教,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沿著“疑問—探索—發現”的進程理解掌握知識和提高解題能力。設問是問題教學的關鍵,特別是引入新問題和教學內容轉換時,設問更為重要。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問到點子上,并具有思考的價值,而且要注意趣味性,讓學生樂于思考,愿下決心去探索,還要注意提出的問題應是大部分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得到解決的。
啟發式教學的另一個教學核心,就是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這是每一位有智慧的教師都希望能夠實現的。啟發性教學的本質是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漸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讓學生學會解題的步驟,不是為了尋求答案而學習,是為了尋找邏輯而學習。教育理論家曾明確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學習?!币虼?,在啟發式教學之下,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注意從數學思維上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根據自己掌握的思維方式,進行推理論證,最終能夠在課堂上完成思維探索的過程。為此,教師可以采取“拋出問題——思考問題——選擇方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
從初中數學與各學科的知識、技能的縱向聯系和橫向聯系挖掘問題,使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例如在講授余弦定理時,以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為引線,提出問題:任意三角形是否有類似的結論?這樣的結論是否能包含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這樣從相關或相似的內容中提出問題,讓學生以舊引新,學習新知識,學會分析、猜想、證明等數學學習方法。又如講究“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一點到兩腰的距離之和等于腰上的高”后,引申和改變命題的條件,把“底邊上的任一點”改為“底邊延長線上任一點”,然后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結論,進而再把等腰三角形改為“任意三角形”,一步一步啟發學生登上一個又一個高峰,啟發學生由因索果,從而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初中數學是小學數學和高中數學之間的過渡,難度上相對于小學有較大的提高,與高中數學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一個特殊的教學定位給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較高的教學要求,加上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本身的差異性較大,在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上自然就存在差異,要想實現所有學生能力的提高,就需要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相應的轉變老師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