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詩雨
(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河南 商丘 476000)
自進入21世紀以來,當今時代就變成了一個比拼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必要性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強大的基礎。而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主要的手段就是學習、實踐和創新,學會學習也將成為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基礎素質之一,UNESCO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紀得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但是伴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選擇出現的人們的面前,也由于更多選擇的出現,負面新聞、不良信息等有害因素也在不斷的侵蝕著我們未成年人。要學習那些知識,那些知識是有用的,可用的,這就是思想政治課所要教育我們的,在近階段的學習中政治教會我們必須重視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學習的能力以及如何選擇正確的知識信息。下面我將結合我的學習經驗,談談高中政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掌握高中政治的學習方法。
高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我們不僅要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更是要在這種壓力下強化自己的內心,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中考出優異的成績。由以前的案例可以發現,很多同學在高考中發揮失常并不是因為知識儲備的不足,而是因為在思想方面出現了問題,在高考強大的壓力下,嚴重的缺乏信心和意志。所以,我們在高中階段學習政治的必要性就顯露出來了,通過思想政治的學習不僅能夠讓我們認識到正確的思想路線,更是能夠老師教給我們的政治知識建立起強大的內心。
頑強的意志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通過幾年高中的政治學習,我感受到革命先烈頑強的意志,縱使以身殉國也絕不會絲毫怨言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支持我們行走的主要動力。我們作為高中生,即將直面高考巨大的壓力,雖然三年時間看似很長,但正在的進入其中才發現光陰一瞬,很多成績優秀的同學在剛進入高中時精神狀態飽滿,學習動力充足,但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以及學習壓力的倍增,很多同學的思想狀態出現下滑,同時伴隨著成績的嚴重下滑。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在思想政治中找到相對應的方法來結束這種狀態,在學習中建立起頑強的意志,來對應即將到來的高考及以后的學習和生活。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良好的學習心態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學在最初學習之時并沒有遇到太多困難,而真正的遇到困難的時候,心態卻出現了極大的漏洞,情緒也隨之出現較大的波動,從而嚴重的影響到自己成績的上升,更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厭學、棄學的現象。所以我們要擺正我們的心態,始終以一個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而可以幫助我們擺正心態的方法則在政治學習中。
因此,在高中政治的學習中,我們要絕對重視,因為即便我們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也絕不意味著我們能夠在高考總取得優異的成績,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取決于我們的內心是否強大,而強大的內心則需要我們通過思想政治的學習來獲得。所以可以這么說,思想政治的學習將會是我們高中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我們未來學習生活的重要基礎。
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有些同學對高中的政治課感覺比較枯燥乏味,所以對政治課的學習嚴重的缺乏興趣。其實,任何理論都是對具體問題的總結和升華,基本上所有的理論都會是枯燥無味的,而在高中政治課中還是存在著較為生動有趣的內容的。其中對政治學習缺乏興趣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學習的態度問題,很多同學覺得政治內容從小學的思想品德就開始學習,一直學到高中,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同時受到西方實用主義的影響以及生活中人們對政治學科的誤解,這才讓有些同學對政治課程的學習態度產生消極影響。要改變這種態度。
首先,要充分的認識政治的獨特價值。政治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它是人們對世界、生活、知識的中問題的總結與升華,是人們認識社會的一種思維方式,是人們掌握社會規律及動態的主要手段。這種特性是所有課程多不具備的。
其次,要扭轉西方實用主義對學習知識的影響。學習知識并不一定要把它直接的運用在生產生活中。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很多同學不自覺的把學科分為三六九等,分數高、提分快、高考重點知識會下大力氣去學習,高考中不重要或分值不高的學科則覺得可有可無,不愿花費精神去學習,從而越學越聚德枯燥乏味,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最后,要積極的改變自己對政治課程認識的錯誤,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不僅是我們學生,有許多老師也對政治學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解。這種誤解是由于對政治學科了解不深多造成的,就我們所學習的高中政治課來說,它本身就包含了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與哲學著四大方向。這是我們現階段所缺乏的思想基礎以及以后生活學習所必不可少的內容。
學習就是一邊學,一邊習。“學”主要是指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習”主要是自我檢測和運用(練習,考試,聯系實際分析說明實際問題,提高自己的能力)。前者重在知識的理解、記憶,后者重在知識的運用和能力的培養。前者是基礎,后者是目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獲得的信息絕大部分是通過視覺輸入的,而且通過視覺輸入的信息比通過聽覺輸入的信息保持記憶的時間要長得多。閱讀能力是最基礎的學習能力。預習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一環。預習是無師自通的橋梁,是思維習慣形成的助推器。從近期效應看可以增加上課的目的性,提高時效性;從遠期效應看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預習可分為課前預習和階段性預習,粗預習和精預習。搞好預習首先要做好筆記。預習時應該在書上做出批注,在筆記本上列出提綱和寫出聽課要注意的問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其次要使用一些常用符號,以在學習和復習中提醒自己注意,便于向老師提問或者避免遺漏知識和犯同樣的錯誤;再次,要勤思善想,也就是發現問題,這一過程中有利于培養現階段我們的思維品質。
上好課是學習的重要階段。上課的關鍵是“專心”。一般來說專心的重點在看和聽,積極參與老師互動。看、聽、參與等形式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東西就是都必須動腦,這是貫穿整個上課全過程中的一條主線,也是衡量專心不專心的唯一標志。
學習具有實踐性、個體性、反復性的特點,反復性以及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要求學習之后應該及時復習。及時復習可以使知識的漏洞得到及時彌補,使對知識的理解得到升華,實現對知識的再認識,再提高,特別是使思維的深刻性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