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萍
(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莊頭鎮文化服務中心,河南 尉氏 475500)
引言: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解決群眾文化的創新建設是我國在新時期的當務之急,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在該問題上的解決需求更高,解決難度更大,在沒有經驗參考的情況下,一切都需要以理論為指導,以實踐進行反饋并更新指導理論,這是一個摸索的過程,需要大眾的一同努力。
要實現文化上的創新,首先要具備創新思想,在社會主義新時期下,我們要解放思想,放手拼搏,大力推進群眾文化建設實施,群眾文化建設理論的指導思想應當緊扣黨的核心思想上,堅持科學發展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群眾文化。
倡導創新,要求敢于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推陳出新,結合群眾實際需求,結合現代科技發展步伐,打造出全新的群眾文化活動模式,以新觀念為引導,倡導人們享受現代新生活,要說到一個最為人知曉的群眾活動,那就是我國特有的中老年廣場舞,根據資料總結,我國中老年廣場舞的出現就是新時代下的創新理念的成品,如今社會開化,許多中老年女性的時間有了明顯的剩余,為了打發時間,他們需要一種新的活動,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傾向于歌舞類,和年輕人相比,老人在動作上需要一種慢節奏的,簡單的舞蹈形式,正是在這種需求下,一種為中老年設計的廣場舞便產生了。
廣場舞的思想體現了兩個創新,一是社會理念的創新,在新時代下,整個社會對于女性有了更好的尊重,大眾對于女性廣場舞也該有更好的包容,即使接到一些投訴,都是因為占地擾民之類的原因,根本沒有對廣場舞本身產生質疑的案例,這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再有就是女性本身的意識創新,在社會的開化下,女性能夠突破傳統思想的枷鎖,真正放飛自我,展現自己的魅力,像是思維較為定式的中老年人都能消化吸收創新理念,年輕一代自然也就更能放開,而創新理念和思路,正是實現創新群眾文化的首要前提。
如果說創新理念是繪好藍圖,告訴基層工作人員群眾文化建設的實施方向,那么在具體如何操作還需要一套全新的理論機制,可以設想,如果在老舊的機制下實行新的群眾文化活動,那么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從廣場電影的發展來看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在以前物質生活完全沒有滿足的時候,一部廣場電影會吸引周圍幾個鄉里的人一同前往觀看,其現場人頭攢動,比現在節日的廟會還要熱鬧,遠處的人不惜站在凳子上,或者是爬在樹上進行觀看,但是如今隨著家庭電視,現代電影院等現代設備普及后,廣場電影就完全沒有了競爭優勢,論觀看效果,不如電影院,論觀看內容的自由度,又不如家庭電視,由此,廣場電影走向了衰落,但是在一些鄉鎮地區,有創意的基層領導人通過創新的機制,將廣場電影推陳出新,他們采用廣場電影的方式為群眾宣傳黨的文化思想,帶給群眾最直觀的感受,為了提高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他們在觀看中不定時地推出產品贈送的方式,這得到了很多群眾的支持,該過程不僅高效地完成了基層人員自己的精神文化建設任務,還很好加深了當地人對于國家政策思想的認識,提升了人口素質。
新時代的群眾文化,應當包含新的內容和形式,在過去,群眾的文化活動的內容都是政治思想宣傳為主,如今,提升群眾的素質不僅在于提升群眾的政治思想,也在于提升群眾的心理素質,生活水平,解決群眾的情感難題等。
如今社會信息獲取交流十分快捷,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很多群眾都會自發地進行熱點問題的討論,像是老年人關注社會的老齡化問題,以及社會養老的相關措施,中年人關注的是孩子的入學教學問題以及教育方面的改革,而青年人則關注于最基本的物價、房價的變動問題,所以在群眾活動的內容上,可以跟緊大家關注的交點進行交流拓展,創新現代群眾文化活動的新內容,另外,根據大家關注的內容進行適度拓展,發掘一些值得商討但是被大家忽略的問題也可以作為活動內容,還有在活動形式上,也可以從傳統的講座討論提升到更自由,更有趣的形式上,像是體育活動,歌舞比賽,辯論會,甚至是一些自由研討學習大會,總之,根據現場以最熱門的內容,以最適合的形式展開群眾文化活動,這也需要一定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動力,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創新地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獨一無二的選擇就意味著我國在之后的道路中,都只有以創新精神開拓,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如今,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與時俱進,不斷推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內容指導思想,這完善了馬列主義的思想理論。
在群眾文化建設上,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已經充斥在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以多媒體為媒介,開創順應時代的群眾文化建設新局面是可行的,這要求領導人以創新的精神為群眾文化活動加入新的活動方式。過去,大家的文化創意都只能依靠個人頭腦來進行實現,這樣的得到的結果難以交流分享,而且驗證實施也較為困難,如今有了多媒體的幫助,個人的頭腦風暴都可以進行加工生產,像是文字作品,圖片,動畫或者是游戲軟件,都能輕松分享交流,其生產制作過程不僅是一種群眾文化的活動形式,其得到的結果也更加具有實際意義,這更能挖掘群眾潛力,發揮群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光和熱。長此以往,可以激發更多人積極加入到群眾文化建設中來。
在多媒體的幫助下,群眾的創新力量是難以估量的,由于群眾文化活動的宗旨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只要是積極向上的創新新式都值得鼓勵,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組織展開一些面向群眾的比賽,為優勝者進行鼓勵嘉獎,這更能提升群眾的積極性,另外,如果群眾存在更高的學習要求,可以組織專人為群眾進行演講,其內容可以是技術性的,可以是政治上的,可以是生活中,也能是情感上的,總之滿足群眾在新時代下的要求,又能兼顧群眾文化修養提升的舉措應當被優先執行。
結語:如今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正處在轉型期,廣大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自然也需要做出轉型,創新發展群眾文化就是一條出路,在這條出路上,執政者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廣大人民群眾也應當響應黨的號召,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核心,積極投入到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