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劍黎
(廣西格局商學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2014年上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整整四年,是國內奶牛養殖行業煉獄的四年、苦悶的四年、彷徨的四年,擱淺在寒冬季節,掙扎在生死線上,各種呼聲、觀點、委屈、指責、牢騷、憤懣,充斥整個奶牛養殖行業,奶牛養殖行業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國內奶牛養殖是該踏雪而歌、破繭成蝶,還是從此萎靡不振、生死兩茫?未來還有曙光重現嗎?還能插上翅膀騰飛嗎?
2018年6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了,同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的通知》(簡稱《通知》)也發布了,兩份文件同日發布,有戰略、有戰術,可謂前所未有,意義非凡,發人深省,對于處于水深火熱、風聲鶴唳的奶牛養殖行業來說,無疑是及時雨、定心丸、強心劑。
反復研讀《意見》和《通知》的兩份綱領性文件,其精神內涵和重大舉措,用震耳發聵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本文僅從對奶牛養殖行業帶來的重大利好消息的角度,解讀和剖析《意見》和《通知》的前呼后應的政策,對于重振養殖信念,具有深刻的導向意義。
綱舉目張,高瞻遠矚。認真閱讀、理解《意見》的深刻內容,我們從政府的“指導思想”獲得一個重大信息,那就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優質安全、綠色發展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降成本、優結構、提質量、創品牌、增活力”為著力點,強化標準規范、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執法監督和消費培育,加快構建現代奶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質量安全體系,不斷提高奶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推進奶業現代化,做大做強民族奶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這個“指導思想”突出一個字“新”,新時代、新思想、新格局、新戰略、新舉措、新嘗試,對中國奶業的有序、規范、高效發展,一錘定音,鏗將有力,毋庸置疑,綱舉目張、高瞻遠矚。
健康中國,自己做主。《意見》的出臺,充分說明奶業作為民族產業的基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產業,已經得到政府層面的重大關切。“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意見》里明確定調,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和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這就是戰略高度,這就是頂層設計,充分說明,政府高層對中國奶業發展的視野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學發展觀,換句話解讀,中國奶牛養殖行業不會滅,也不能滅,而且要做大、做強、做穩、做實;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增強國人體質和素質,才能自信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的奶瓶,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能更安全、可靠,不受制于人,這是國人體質健康和智慧能否得到切實保證的根源。
豐富奶源,科學布局。《意見》重點強調,當前的產業布局、奶源結構、供給關系,存在問題,必須加以改變,如何改變?政府在《意見》的改變策略非常清晰:鞏固發展東北和內蒙古產區、華北和中原產區、西北產區,打造我國黃金奶源帶;積極開辟南方產區,穩定大城市周邊產區;以荷斯坦牛等優質高產奶牛生產為主,積極發展乳肉兼用牛、奶水牛、奶山羊等其它奶畜生產,進一步豐富奶源結構。
這就說明,政府意識到原來偏重北方、弱化南方的做法,不再適應當前消費市場和國際競爭的需求,必須予以糾正;打破荷斯坦牛作為唯一奶源來源的格局,強調多種奶源并舉;提出奶牛養殖必須標準化,通過出臺更有利的政策,支持奶牛養殖場改擴建、小區牧場化轉型和家庭牧場發展,根據各地的氣候、自然條件、飼草資源,強化適度規模養殖。《通知》中貫徹了《意見》精神,并提出了關于奶牛養殖的措施,2018~2025年,以規模養殖場為重點,開展示范場創建活動,以點帶面,以標準化、現代化生產為核心,生產高效、環境友好、產品安全、管理先進,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
種養結合,以種促養。《意見》支持奶牛養殖大縣整縣推進種養結合,發展生態養殖,推廣應用奶牛場物聯網和智能化設施設備,提升奶牛養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這說明從政府層面,把奶牛養殖提升到生態、環保、機械、信息、智能的戰略高度,打破傳統的奶牛養殖模式,種養匹配,生態養殖。《意見》提出推進飼草料種植和奶牛養殖配套銜接,就地就近保障飼草料供應,實現農牧循環發展,建設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基地,提升苜蓿草產品質量,力爭到2020年優質苜蓿自給率達到80%,推廣“糧改飼”,發展青貯玉米、燕麥草等優質飼草料產業,推進飼草料品種專業化、生產規模化、銷售市場化,全面提升種植收益、奶牛生產效率和養殖效益。由此看來,國產苜蓿草、燕麥草、青貯玉米的種植企業,終于迎來曙光,對于當前擺脫對進口飼草的依賴,以及價格波動帶來的創傷,已經為期不遠了。
防治疾病,確保安全。《意見》里對加強奶牛口蹄疫防控和布病、結核病監測凈化工作,做好奶牛常見病防治,就把養殖安全放在重要地位,規避養殖風險。《通知》里也明確提出,采取科學的畜禽疫病綜合防控措施,防疫制度健全,防疫設施先進,重大動物疫病、主要人畜共患病兩年內無臨床病例和病原學陽性;嚴格遵守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等投入品使用有關規定,嚴格執行獸用處方藥制度和休藥期制度,堅決杜絕使用違禁藥物,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設施先進、運轉正常,能夠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意見》重點關切“疾病防治、獸藥使用、質量安全、環境美好”的民生問題。從事奶牛養殖場環保工程建設的企業,前途大有可為,這是利國利民的良心工程,千秋大業工程,而生產劣質奶源、售賣假藥、污染環境的企業,將無處遁形,人人喊打。
改良品種,聯盟發展。《意見》里提到建設一批國家核心育種場,可見政府對國內育種企業的支持,的確,中國要有屬于自己可控、可信的育種場,培育適合中國自然條件和環境的奶牛優質品種,建立全國奶牛育種大數據和遺傳評估平臺,完善種牛質量評價制度,構建現代奶牛遺傳改良技術體系和組織管理體系;擴大奶牛生產性能測定范圍,加快應用基因組選擇技術。《意見》中明確支持奶牛育種聯盟發展,聯合開展青年公牛后裔測定,大力引進和繁育良種奶牛,打造高產奶牛核心育種群,加大良種推廣力度,提升良種化水平,提高奶牛單產量。看來,國內優質的種公牛育種企業,終于擺上臺面,不再低人一等,可以揚眉吐氣了,與國外優質品種,同場競技,事業大有可為,而且肩負重大的歷史使命。
《意見》給奶農帶來了重生的希望,掃除了籠罩在頭頂的陰霾,多年來,國內乳品企業強勢、養殖企業弱勢的態勢,將被徹底扭轉;《意見》里政府堅持產業一體化發展方向,延伸產業鏈,建立奶農和乳品企業之間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業格局,增強奶農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實現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規范生鮮乳購銷行為,依法查處和公布不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以及憑借購銷關系強推強賣獸藥、飼料和養殖設備等行為。
振奮啊,奶農壓抑已久的怨氣,終于得以釋放,這是奶農期盼已久的甘霖,這是奶農千呼萬喚的期待,那些恃強凌弱、卸磨殺驢的不良乳企,可要小心了,有政府撐腰,奶農也不再擔心“殺牛”“倒奶”的事件重演,不再出現“兩眼茫茫,兩手空空”的窘境,奶牛養殖企業終于可以挺起腰桿,對不良乳企大聲說“不”,是的,原本如此,沒有奶農,何來乳企?利益聯結,共享共贏,這才是產業鏈良性發展的源泉。
奶農強,則乳企強,奶農富,則乳企富,這基本的生存哲學,并不復雜。奶農提供價優質美的奶源,乳企生產安全放心的乳品,老百姓喝上安全、放心、價優的牛奶,從源頭打造達到甚至超越歐美標準的產品,國內乳品何愁沒有競爭力和美譽度?如果只要求奶農提供優質奶源,乳品企業卻不給予公平的奶價,不思利益從何而來,奶農含辛茹苦卻換來“賣炭翁”的悲慘遭遇,何來公道之說。
《意見》里提出開展奶業競爭力,提升科技行動,推動奶業科技創新,加大技術推廣和人才培訓力度,提升從業者素質,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我們要細細領略這里面的深層含義,《意見》專門提到,要強化奶牛養殖的科技性、創新性,也就是不能盲目式、粗放式的養殖模式,這就需要奶牛養殖企業,既要有創新意識,還要實現技術與管理雙輪驅動的運營模式。
我們還可以這樣解讀,越是在困難時期,越要把“人性化管理”提升到養殖場發展戰略高度,以人為本,通過激發奶牛養殖員工的能動性,完善制度、流程、機制,確保奶牛養殖順暢運營,形成一套閉環式的管理體系。在這樣的管理體系中,培養出自主啟動工作、自主協調運作、自主保障效果、自主學習改善的員工隊伍。只有員工的能動性發揮到極致,才能推動奶牛養殖場持續地挖掘問題和潛力,不斷超越,突破經營管理瓶頸。
把奶牛養殖的員工,作為真正的“藍領”打造,這樣的“藍領”,才是奶牛養殖行業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化員工。職業化的員工能夠進行自我激情管理,即使奶牛養殖業處于低谷,也不會表現出怨天尤人、得過且過、工作推諉等等不正確的行為態度,而是倍加熱愛養殖事業,與養殖場同甘共苦、肝膽相照,在低谷中煥發激情、在彷徨中尋求突破,激發中華民族不朽的“工匠精神”。
《意見》和《通知》解讀完后,筆者又陷入深深的思考,當前,奶牛養殖場,又如何結合兩份綱領性文件,做好當下的工作呢?
完善和健全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管理、績效管理、團隊建設、人文環境、激勵機制、檢查機制、改善機制,物資采購管理系統、奶牛舒適度管理、衛生防疫管理、牛只優化管理、設備操作管理、數據化管理等等,都要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整個運營管理系統,環環相扣,銜接到位。日糧配方的科學性、飼料營養的合理性、飼養過程的規范等等,諸多領域,所帶來的種種問題的解決對策,需要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通過構建科學的人才管理機制、培養機制、責任機制、運行機制、評估機制等,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讓每一位員工參與到經營管理里面來,通過提升牧場內部精細化管理、降低損耗、降低各項運營成本、提高奶牛的品質和使用壽命、摒棄高投入高產出和高淘汰率來盲目增產的觀念。
《意見》和《通知》,給奶牛養殖行業帶來一股春風和清流,沁人心脾,心曠神怡。
特別是強化和鼓勵金融保險支持、奶畜活體抵押貸款、養殖場抵押貸款等信貸產品的嘗試,以及開展生鮮乳目標價格保險,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必將迎來脫胎換骨的蛻變。
奶牛養殖的春天,真的來了,奶牛養殖的從業者們,你們感受到藍天白云下,奶牛呼吸泥土芳香的愜意了嗎?重振士氣,揚帆起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