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練習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很大比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可見,練習課在數學教學中居于重要地位,必須重視練習課的教學。對于每一節練習課,都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構思好每節課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已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提升,讓學生在體驗中進步,在收獲中快樂。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知識的獲得,總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獲得一些數學知識和技能,也應是一個多次反復的過程,而練習課恰好是把學生所學的知識由認識付諸實踐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上好練習課尤為重要。如何上好練習課,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和理解,技能得到訓練和深化是值得每一位老師深思和鉆研的。
一、明確教學目標
練習課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切忌盲目,為練習而練習,使整堂課變成題海訓練。練習課中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通過練習教學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既不要過高地估計孩子的能力,也不要過于簡單地重復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要進行辨析和著重訓練。為此,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及其大綱,確定每節練習課的重點和難點。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生學情的練習環節,通過具有針對性的訓練,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優化教學過程
在練習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練習的內容和目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練習中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練習過程中,要設計學生間交流的環節,可以是個別交流,也可以是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解疑,并采用多種激勵機制,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練習課上,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學優生和學困生之間的交流,憑借學生之間的平等和親密關系,由學優生向學困生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由學困生向學優生請教疑難問題,在練習中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從而實現共同提高。同時也可安排一些學困生之間的交流,讓他們互相交流各自的疑惑和進步的體會,并在他們之間開展做題競賽活動,這樣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會不同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聯系生活,激發興趣
練習課要設計一些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系實際并有一定趣味性的練習,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和推理,從而體驗到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收獲和樂趣。
要避免練習題的單調重復,也不要模仿與套用,要讓學生在練習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結果。通過易混淆、易出錯知識的對比練習,讓學生同中辨異、異中求同,使新舊知識串線聯網,讓學生逐步感受到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練習題的設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分層訓練,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在練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
四、注重反思和小結
學生完成對題目的解答,還不能算結束,要牢固掌握解題的方法,達到融會貫通,必須進行反思和小結。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練習所運用的解題思路和技巧,然后大家共同梳理和整合。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及時對新知識進行鞏固和深入理解。結合不同的年齡特點,要運用不同的小結方式。比如,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比較弱,歸納、概括能力尚未形成,由于“圖示”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形象性,運用圖示法進行小結,有利于學生形象理解和掌握。
五、“導、練、議、評”相結合
練習課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品質的課型。在練習中,要“以練為主”“適當指導”,做到“導、練、議、評”相結合和互相滲透。在練習課上,教師要發揮好指導作用,指導要畫龍點睛,適時有效;練習要真正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還要讓學生互相質疑,及時做出評價;在練習時,選擇的題目要有典型性和難度上的適當性。只有這樣,練習的目的和效果才能達到,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得到掌握和鞏固,解題的能力才能提高。練習題要有適當的“坡度”和“智慧挑戰”,讓學生能夠跳一跳摘到“桃子”是最好的效果。
總之,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適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比異同,循序漸進,注重小結和反思,“導、練、議、評”相結合,必然會使學生練出功夫,老師練出成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師用滿腔的熱情和指引學生前行的舵手精神,時刻為學生全面成長努力,定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提高技能的同時,在情感上得到滿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方法與教學程序研究》(課題編號:GS[2017]GHB1663)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