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敏+李暉
摘 要 黃炎培終生致力于教育救國,并積極探索職業教育。他是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領導者、探索者和集大成者。文章從黃炎培近代職業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發展歷程入手,并對其思想內容進行概括與總結,最后深入剖析其思想觀點對當代高職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 黃炎培 高職教育 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01
Abstract Huang Yanpeis life is committed to education and save the country, and actively explore vocational education. He is the leader, explorer and master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ang Yanpei '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and summarizes its ideological content.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his ideological point of view on contemporar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Huang Yanpei; vocational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1 黃炎培近代職業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與發展歷程
1.1 黃炎培近代職業教育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
19世紀末,伴隨著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國內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需求空前增多,中國民族主義和資本主義工商業迅猛發展,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經濟領域需要大量人才,而我國大批學校的畢業生卻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境遇,這一狀況表明我國教育和社會嚴重脫節。這些問題的發生為我國近代職業教育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和契機。
黃炎培始終主張“教育救國”的思想,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從黃炎培早期的從教經歷來看,他認為要想達到民富國強的目的需通過推行職業教育,這也是其一直堅守“教育救國”的理念并且在教育與政治關系的認識上的重要理念。黃炎培說:“學校與社會的隔絕是現今教育上最大的問題?!彼裕麖氖侣殬I教育的畢生追求是加強學校和社會的聯系,這一追求也是他終生的奮斗目標。
1.2 黃炎培近代職業教育發展歷程
黃炎培的近代職業教育思想經歷了普通教育、實用主義教育和職業教育三個階段才得以確立。
第一階段,普通教育到實用主義教育階段。普通教育是黃炎培從事教育活動的剛起步階段。黃炎培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對傳統教育存在的弊端認識較深,他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傳統教育與實際的脫離、與生活的脫離,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際中來。所以其觀念由倡導普通教育到教育的實用性這一轉變很好地從理論上論證了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相聯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黃炎培認為,在實踐上改革現行的教育內容與方法是第一位的,舊的教育方法和不實用的教育內容應該拋棄,因此他倡導實用主義教育?!皩W校教育的成功必須重視實用主義”,黃炎培提出的實用主義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發生變化的標志。
第二階段,實用主義教育到職業教育階段?!皩W生都是高等學校的畢業生,但都變成了無業游民。”通過實地考察,黃炎培分析得出許多學生畢業就面臨失業,即使不失業也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對自己的職業沒有熱情,畢業生沒有一技之長而無法勝任社會上的某些工作。此時,職業教育的發展迫在眉睫,除此之外,職業教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還源于一些有識之士,在中華職業學校辦學成功的榜樣作用帶動下,將辦學的重心由普通教育轉移到了職業教育上,使得職業教育獲得了驚人的發展。
第三階段,職業教育到“大職業教育”階段。黃炎培提出“大職業教育”,即“大職業教育”既準確地拓展了職業教育的領域,也深刻地揭示了職業教育具有社會屬性這一本質屬性,使得職業教育能顧全方位輻射全社會的教育水平。另外,“大職業教育”的順利提出,正確地理清了教育與政治的關系,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黃炎培發展的職業教育在思想上已經跨越了過去職業教育的種種弊端,也掙脫了“教育救國輪”社會意識的禁錮。伴隨時代的進步,黃炎培為職業教育提供了嶄新的時代意義,這深刻地表明黃炎培思想的日臻成熟。
2 黃炎培近代職業的重要教育思想
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他是提出職業教育理論體系并將之付諸實踐的第一人,并且取得了輝煌的成果,黃炎培的職教思想是通過反復連續的實踐得以佐證,真可謂“博大精深”,并且他的思想具有深刻性、豐富性和系統性三大特點,下面重點探討其職教思想的三大主要內容。
2.1 職業教育目的: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
“為個人謀生之預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預備;為世界及國家增進生產能力之預備”,黃炎培如是說,職業教育的是希望通過“謀個性、民生主義之發展和實現”來解決一些嚴重的刻不容緩的問題,比如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黃炎培認為謀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那么首先必須具備求得生存和發展的真正知識和技能。職業教育既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更是關乎國家民族的發展大業。職業教育就是要讓人遵從自己的內心和個性去發展能力,從生活中找尋樂趣,而職業教育所要運用的教育方法卻值得深入探究。
2.2 職業教育方針及教學原則:著重在社會需要、手腦并用
“著重在社會需要”是職業教育辦學的一大特點,黃炎培認為應順應時代趨勢與應走之途徑”。職業院校用什么教材上什么課程需要根據職業界的需要、征求職業界各方意見。要根據職業界的習慣來訓練學生,利用職業界的人才來培養學生。另外,黃炎培認為職業教育必須與現實的需要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創造有效的生產力,而要達到這些單靠讀書是萬萬學不成的,要得到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必須通過手腦并用?!笆帜X并用”的教學原則要求高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實施手腦聯動、做學合一、智能并重。endprint
2.3 職業教育提倡職業道德規范:敬業樂群
黃炎培不僅關注職業教育,而且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塑造,并且把“敬業樂群”概括為職業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規范和中華職業學校的校訓?!熬礃I”即“喜歡自己的職業并對自己的職業擁有較強的責任感”。職業道德規范傳達出“職業平等,無高下、無貴賤。茍有益于人群,皆是無上上品?!薄皹啡骸奔础皳碛蟹e極樂觀的心態與同事合作互助”,關鍵在于讓學生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團結互助、貢獻社會的精神。黃炎培所倡導的職業道德規范“敬業樂群”與時俱進,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和愛國主義精神。
3 黃炎培近代職業教育思想對當代高職教育思想的啟示
3.1 黃炎培“大職業教育主義”的職教理念:著重社會需要,為社會服務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將會助力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堅持高教的就業導向就必須貫徹踐行黃炎培的職教理念,為社會服務,為市場服務。立足于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著重社會需要才能使高職教育辦出活力。為此,高職院校應認真展開社會調查,以社會需要為依據,注重為社會服務,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現代企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向保持一致。一方面學??梢酝ㄟ^設置課程,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另一方面積極調動社會組織、地方政府以及個人幫助辦學的熱情。
高職院校要充分靈活地進行專業設置,在市場變化和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實施寬窄并舉的政策,淘汰或者合并一些已經過時或劃分過細的專業設置。黃炎培指出:“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同社會生活和經濟結構匹配,才能興旺發達”、“職業教育的興辦必須注意時代趨勢與應走之途徑,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就創辦這類型的職業學校”、“創辦職業院校之前必須進行實地考察,了解職業趨向、社會要求、環境變化,方才確定所培養之人是否能勝任職業的環境、符合職業之需求”。
3.2 “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技能訓練”是其“手腦并用”職教原則的體現
“雙手萬能、手腦并用”是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他要求培養出來的學生手腦聯動、注重技能、做學合一。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通過技能訓練和教學改革來深入落實“手腦并用”的職業教育教學原則。因此,要加大在學校建設、師資和學生考核方面的關注。首先,學校建設方面,要加大實訓設備設施方面的投入。其次,師資建設方面,可聘用企業人員、退體人員和自我培養多渠道結合的模式,培養一支真正具備實踐技能的師資隊伍,并重點關注教師的師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再次,學生考核方面,理應做到以實操為主,避免紙上談兵。
“手腦并用”是整個高職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只有長久樹立“技能為中心”的觀念方能貫徹落實“手腦并用”的教學原則。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大都是要走上生產第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功底,更需要“理實一體”緊密結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知識夠用就行,但是實際操作則一定要通過不斷的實習實訓環節熟能生巧,只有這樣,理論知識才能順利轉化成技能,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才能做到信手拈來,這一轉化是提高整個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所在。
3.3 “全面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是其“敬業樂群”職教培養方針的體現
高職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實用技能,正因如此,高職的“謀生”功能被夸大,一些學校只注重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例如,在課程方面,大幅度減少思想品德等素質教育方面的課程。從社會和諧的角度看,這也會直接導致學生迷失信仰、“會做事卻不會做人”、缺乏合作精神、敬業精神,要讓學生明白個人物質和精神的生活都是依靠別人的勞動,所以自己也應該努力報償別 人,要學會關心、學習合作、學會做人,遏制不良風氣的形成。
高職教育人才的培養要兼顧技能培訓和個人品格修養兩手抓,同時,黃炎培的“敬業樂群”思想對當今高職人才的人格塑造方面起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顧名思義,“敬業樂群”就是作為一名職業人,必須具備強烈的職業責任心、職業道德、職業合作以及團結互助的良好態度。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應該培養出具有吃苦精神、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的高職生。
4 總結
黃炎培的近代職業教育思想對我國的職業教育做出了突出貢獻,對當代高職教育影響深遠。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可以有效解決我國人力過剩的弊端,加速我國經濟現代化,因此,積極開拓前人思想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中華書局,1929:218.
[2] 黃炎培.實用主義之真諦與一年間之實施狀況.中華職業教育社編.黃炎培教育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24.
[3] 周明星.職業教育通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59.
[4] 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中華職業教育社編.黃炎培教育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2.
[5] 張力.全民終身學習與職業教育新定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