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瑞 吳陽 肖艷娟 王超萍
摘 要:幼兒的區域活動是一種在現代教育環境下的獨特教育形式,其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對幼兒的身心培養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與城鎮的幼兒園相比,我國農村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還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以及不足,文章主要研究基于農村幼兒園教育的區域活動有效性提升方法。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區域探究活動;教育改革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幼兒園教育對培養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責任再一次得到強調。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重要的教育活動類型,其主要通過一定的游戲環境,以自主選擇以及自由溝通的形式,使幼兒的身心完全的坦露,達到個性發展的目的,對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一、優化區域環境,構建自由發展空間
在幼兒園教育中,環境屬于十分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立和應用,能夠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農村幼兒園中,應為幼兒創建一個適當的區域活動環境,為其構建一個自由發展的廣闊空間。
1.構建適合幼兒的區域環境。
幼兒園應站在兒童的角度,根據其認知、動作、語言等發展的需求,為其設置角色區、繪畫區、音樂區等各種類型的探究區域,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并且能夠在活動區域中尋找到自己愛好的活動。例如,在幼兒園的“探索區”中,設置了地球儀、量杯、天平等等,使幼兒能夠通過這些教學設備認識世界,尤其是天平,吸引了眾多幼兒的注意,這是由教師手工完成的,利用飲料瓶以及舊衣架作為材料,能夠讓幼兒在玩耍中感知重量間的平衡原理。
2.活動區域的創建應具有彈性。
幼兒園活動區域的創建應具有計劃性,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以及幼兒的發展規律,有彈性的放置教學材料。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沉浮》一課時,教師為幼兒準備了水缸、紙張、橡皮泥等物品,使幼兒能夠在實驗過程中探索科學知識。另外,對于農村幼兒園來說,通常在區域材料的購置方面會受到資金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這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從家里帶來一些飲料瓶、蛋糕盒等材料,由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其制作成教學材料,這樣不但能夠節省了教學資金投入,還能夠提升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變廢為寶的思想還能夠與我國提倡的節能環保方針充分符合。
二、加強教師指導,準確定位
1.適當進行幫助。
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學會等待,當幼兒在活動中出現問題時,不應立即上前幫助其解決,而是應該等待時機,適當的對幼兒進行幫助和指導,給幼兒自己探索和分析的機會,使其盡量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1]。例如,在探索區進行排列順序的探索時,教師應首先讓幼兒自己尋找規律,不要過早的告訴幼兒正確答案,當幼兒得出最后答案或者熱情逐漸消退時,教師再參與其中,對其進行幫助和指導,告訴幼兒多種排列方式,這樣將能夠使幼兒探索途徑有效的拓寬,區域活動的有效性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2.適當進行引導。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對自身角色具有準確的定位,將以往活動的教導著轉變為促進者。例如,教師在美工區中布置了多個形狀不一的盒子,并且為幼兒提供了畫筆,幼兒拿著盒子反復擺弄和思索后畫上了鼻子、眼睛等。這時,教師應適當的引導幼兒將盒子創造成不同的玩具,在教師的啟發下,幼兒紛紛利用其制作成了小汽車、手機等等,這樣做能夠使幼兒的思維被不斷的拓展,其想象力和創造性得到有效的鍛煉,進而提升了區域活動的有效性,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注重科學評價,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1.教師全面評價。
在區域活動的教師方面,應該遵循兩方面的原則,一則,針對個別,迎合幼兒的姿態。二則,滲透教學培養的動機以及目的,面向整體的意圖。簡單來說,就是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行為,及時的做出相應的鼓勵,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的玩具區準備一些積木,讓學生任意的搭建。幼兒在思考之后,會運用積木搭出房子、城墻等等,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做出鼓勵,“搭得真棒啊,還能再搭一個其它的嗎?”這時,學生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感覺到心理上的滿足,對活動的興趣也更加高漲,如此,就非常有效的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促進了其主觀創造力的形成,同時,其也在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下一次活動的期待。
2.幼兒自主評價。
在區域活動中,除了教師的全面評價之外,完善的自主評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自主評價的方式,激發其幼兒再次學習的欲望,鼓勵其為自己下一次的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2]。例如:教師可以準備畫紙以及畫筆,請學生隨意的畫一幅畫,幼兒畫完之后,教師可以請幼兒說一說,“你認為自己畫的好嗎?”“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畫畫的經驗。”如此,能夠使幼兒形成一種“下次畫的更好”的主觀愿望。又比如,教師在帶領幼兒游戲之后,可以向幼兒提問,“你認為誰玩的最好?為什么?”如此,一方面能夠使幼兒更加了解在游戲中遵守規則的意義,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和諧身心發展。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自己的活動行為作出一個客觀的評價,鼓勵學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作為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基礎啟蒙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在農村的幼兒園教育中,應用區域活動的方法沒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對此,相關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實踐,更好的開展幼兒區域活動。
參考文獻:
[1]梁秋立.城鄉幼兒園一日活動情境中的師幼互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2]鞠遠方,林媛媛.2013年福建省幼兒園幫扶聯動提升質量專題研討會在建陽召開[J].福建教育,2013,(50):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農村學校應用性教育科研課題《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編號:16-HJYY-565)的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