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閱讀教育需要從幼兒抓起,這有利于幼兒觀察力以及想象力的發展,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對于幼兒,他們對新鮮的世界比較好奇,所以會持續地探索和感知周邊的世界。教育者需要利用幼兒的這種心理,為幼兒創造充分的閱讀機會,讓他們在快樂的閱讀氣氛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探討了幼兒教育中的快樂閱讀教育思路,目的是讓幼兒在書香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快樂閱讀;發展
幼兒具有特別的生理特征,由于知識水平、認知能力方面的原因,他們更喜歡聽教師和家長為他們講故事,可以獲得更快樂的體驗。其實故事屬于一種閱讀方式,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經驗,探討了開展快樂閱讀的思路,并且提出了個人意見。
一、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快樂閱讀
在幼兒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腦中會出現與閱讀內容相關的畫面,并且產生身臨其境和感同身受的感覺。文字具有較強的魅力,可以為親子閱讀帶來一定的趣味,父母可以和幼兒共同進行故事表演。幼兒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內向、容易害羞,有的喜歡表現而且性格活潑。但是在親子閱讀中,幼兒可以全面放松,并且體會到特別的閱讀樂趣,產生快樂的感覺。因為幼兒識字比較少,他們在閱讀方面受到成人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家長在和幼兒共同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做到表情輕松自然、聲情并茂、集中精神,保持緩慢的語速,這樣可以更好地感染幼兒,激發幼兒的模仿欲望,讓幼兒產生閱讀的愉悅感。
二、從幼兒角度選擇趣味書籍
在實際的幼兒教育中,許多教師可能有同感:雖然為幼兒準備了較多的書籍,但是幼兒卻難以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出現這方面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沒有選擇符合幼兒興趣的書籍。一些家長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為幼兒購買了唐詩和識字卡片等書籍,但因為工作繁忙等,沒有足夠的時間為幼兒講解,所以幼兒沒有產生閱讀興趣。
主動閱讀才是最佳的態度。想要讓幼兒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以及態度,需要投其所好,從幼兒的角度來挑選書籍內容,可以選擇符合幼兒興趣的故事,比如《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爸爸》等繪本,通過閱讀幼兒喜歡的故事內容,可以激發幼兒看和聽的主動性和興趣,營造快樂的閱讀氛圍。同時,在選擇圖書的過程中,所選圖書的故事重點要突出、畫面要清晰并且情節簡單,這樣的少兒讀物更加符合幼兒的特點。如果幼兒的性格比較內向,可以鼓勵這些幼兒自己講故事。在幼兒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需要認真聽,給予幼兒鼓勵和認可,這樣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擺脫枯燥的閱讀氣氛[1]。
三、通過親子共讀開展快樂閱讀
親子共讀和親子閱讀對于幼兒閱讀習慣和技能的養成有著關鍵意義。幼兒的閱讀需要成人的陪伴,因為幼兒還沒有識字,即便是純圖像的閱讀,他們也難以快速入手并且無法進行獨立閱讀。因此,教師或者家長的陪伴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對于幼兒的支撐和引導,也是讓幼兒喜歡上閱讀的關鍵。有關研究證明,有成人陪伴的幼兒關注畫面的時間比較長,他們可以更加敏銳地捕獲書中的信息。所以,親子共讀和閱讀對于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可以提升幼兒的快樂閱讀體驗。同時,需要關注父親在幼兒閱讀中的特別作用。在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方面,母親在社會性、情感和語言方面更勝一籌,但是父親在動作發展和游戲等創造性的活動方面更加有優勢。所以,父親需要盡可能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這有利于幼兒探索性、思維能力以及邏輯能力的發展。父親可以為幼兒閱讀科技類的圖書,比如有關自然現象、植物以及動物等的圖書。對于這方面的內容,父親和幼兒共讀的優勢更加明顯[2]。
在和幼兒共同閱讀的過程中,幼兒可能會反復要求聽同樣的故事。這種反復閱讀的方式其實就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法,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模式。幼兒在反復閱讀中,可以不斷地回憶,并且匹配腦中已有的知識內容,他們每一次獲得的體驗和經驗都各不相同。匹配和回憶的過程其實就是幼兒學習探索的過程。但是,幼兒并不是喜歡反復閱讀所有圖書,對于他們感興趣的圖書,他們才會要求反復閱讀。
為了讓幼兒在書香中獲得發展和進步,教師和家長需要認識到快樂閱讀的重要性。在實際教育中,需要持續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讓幼兒形成閱讀的好習慣,并且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對于家長和教師來說,需要采用有效的閱讀教育方法,讓幼兒真正得到收獲。
參考文獻:
[1]張麗.快樂閱讀,快樂成長[J].知識窗(教師版),2013(3).
[2]陽芳.快樂閱讀 快樂識字[J].好家長,2010(10).
[3]劉波.創設快樂閱讀雨露 滋潤幼兒茁壯成長[J].情感讀本,2015(26).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