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軍勇
摘 要:新課標的教學中,主要提倡要以學生為主體來完成教學,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來教學。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一定的情景,讓學生更容易、有興趣的接受知識,讓學生有一定的興趣聽講,所以教學內容要有非常強的吸引力。強化小學生對數學的概念,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認知規律;活動實踐
數學,說白了就是一門關于數數的學問,而且現在大多數小學生是以立體思維為主,他們因為年齡小,所以我們應該將數學課堂中,抽象的學術演講,一定不會獲得他們的喜歡,肯定會把數學課堂唱成獨角戲。所以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設身處地的考慮小學生的接受程度,然后再參照教學內容,對小學生想出有針對性地教學方案,這樣就更好能牽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強化訓練,提升解題以及動手實踐能力。致此,我作為一名十多年的教師分享的經驗,如何引導小學生學好數學展開以下討論,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設置有效的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必須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否則課堂內就會變成十分散漫。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為輔。”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對其學生需要來進行有針對地教學目標。例如,授課教師在進行《圓的認識》的教學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對教學目標規范以下內容:鞏固知識與實際操作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來畫一個圓,然后通過授課教師讓他們觀察圓的組成,試著用規范的語言進行教學,來描述直徑和半徑的聯系。最后讓學生學習各種畫圓的方法,重點是讓學生掌握用圓規畫圓的具體操作與其技巧。操作過程及其操作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畫的圓進行簡析,通過觀察和想象與分析及其驗證,通過合作與交流掌握圓的概念和了解直徑與半徑之間的聯系,解決與圓有關的所有實際問題。學習態度決定價值觀:用積極向上的情趣展開探索互動,并根據實際用途聯系和解說圓的特點。
如何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們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索和學習,帶動和提高大家討論和探索知識的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和互動。時間久了,大家都會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習慣,最終達到共同進步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設置實踐活動,完成教學
知識形成和發展過程。數學授課時,如果照本宣科給同學們宣布概念與結果,那一定沒有想要的效果,必須要求我們一定要抓住學生的認知程度,細致入微的分析教學內容,然后將照本宣科轉換成細致了解的實踐活動中來引導學生通過探索得到認知。授課教師應多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可通過以下步驟來進行實踐:一是為學生營造活動場景,給學生一個探索和認知的理由;二是在探索過程中完成三個目標: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對知識的深刻化具體化,生成數學知識;三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加餐”,鼓勵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長處,也希望大家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例如:小學數學教程中有“鋪一鋪”教學活動,就是讓授課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相互合作自己動手實踐來強化對平面圖形認知,例如: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等腰梯形等平面圖形的共同協作。這一過程中,授課教師掌握時機深入到學生之間的探索互動中,或者提出具有啟蒙意義的問題,再或者進行實際操作,然后進行指導教育。當然,教師只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最后還是以學生自主協作,共同學習為主導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強化學生對該節內容的深入性理解。
三、設置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反思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科目,在教學中,難免會有一些小問題。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不可能做到一絲不差的,應該允許讓學生出現一些錯誤,然后去解決問題。在數學的教學中,如果不會存在絲毫的問題,那才會是真真的出現了大問題。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設置一些題目,針對性的訓練,讓大家在細節問題上栽一個跟頭,然后就能產生刻骨銘心的記憶效果,防止將來麻痹大意,發生不必要的錯誤。
例如在《三角形》的教學中,我想學生都知道這個定律: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但并不能確定學生在運用是就能手到擒來,教師可通過以下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應用:有一個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有兩條邊長分別是3厘米和7厘米,請問大家能算出這個三角形的周長嗎?許多同學看到這個問題這樣回答:如果7厘米這個邊長是腰,其周長就是7×2+3=17(厘米);設若7厘米這個是底,其周長就是3×2+7=13(厘米)。看看上當了吧,大家想一想,假如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長分別是3厘米,底邊是7厘米的話,那兩腰加起來才6厘米小于邊長7厘米,那是構不成三角形的!所以,對問題分情況討論是非常好的,但是對細節的忽略是不可取的。
四、總結
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要設定一些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快樂、輕松的獲得知識,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秀艷:如何引導小學生學好數學[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年5期.
[2]謝妙春:快樂學習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科學導報.2014年18期.
[3]陳瑩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J].新課程·下旬.2013年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