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游戲化教學是教師用游戲的手段開展教學,旨在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得知識,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人認為游戲是游戲,教學是教學,二者之間沒有聯系,這種認識上的偏差使得在教學中出現枯燥的教和乏味的學。就游戲化教學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如何應用游戲化的手段進行教學作了探索和歸納。
關鍵詞:幼兒;游戲化教學;創(chuàng)造性游戲;規(guī)則性游戲
游戲化教學是幼兒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授課時將游戲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通過展開游戲完成對幼兒的教學目標,使幼兒在愉悅的游戲中接受教學內容,完成學習任務。游戲化教學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對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重要作用。
一、幼兒教學中游戲的分類
幼兒游戲可以分為創(chuàng)造性游戲和規(guī)則性游戲兩類。創(chuàng)造性游戲更注重娛樂性,它追求的是快樂、自由,不追求游戲的結果;規(guī)則性游戲則是遵從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追求游戲的目的,帶有競賽的意味。如果說創(chuàng)造性游戲是英文的“play”,那么規(guī)則性游戲就是英文的“game”,在教學中教師用得較多的是規(guī)則性游戲。
1.創(chuàng)造性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體現
幼兒踏入社會從模仿開始,從而將別人的經驗體驗內化為自己的經驗體驗。比如,幼兒在一起玩“醫(yī)生與病人”的游戲時,就是對主題角色進行了模仿,把自己想象成社會生活中的成員,幼兒的經驗來源于模仿他人內化的經驗。在這類游戲中幼兒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游戲規(guī)則,也就是說游戲規(guī)則是多元的,不同的游戲規(guī)則會導致不同的游戲結果。在創(chuàng)造性游戲中,幼兒就是模仿別人,沒有自己明確的性格,游戲的發(fā)起是自愿自發(fā)的,游戲的主體都是幼兒,游戲的樂趣在于模仿他人,扮演他人的角色,這類游戲適宜于較小的幼兒,比如小班的同學。
2.規(guī)則性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體現
規(guī)則性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必須遵守明確的規(guī)則,參與游戲者以自己的經驗遵守規(guī)則才可以進行下去,比如“跳房子”“計算游戲”“分類游戲”。規(guī)則游戲的經驗完全出自于個人經驗,個人特有的性格在游戲中體現出來。隨著幼兒的成長和社會經驗的積累,幼兒更傾向于通過與同伴的玩耍獲得樂趣,體驗游戲的快樂,規(guī)則在游戲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根據幼兒的這一特性組織學生進行“語言游戲”“科學游戲”等,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完成教學目標。
二、游戲化教學對幼兒的重要作用
社會化是人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化,社會化是人類特有的行為,而游戲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日本學者井深大說:“游戲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幼兒教育越來越認識到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符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也越來越重視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游戲已被有計劃、有目的地納入日常教學中。
1.游戲對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大有裨益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戲中幼兒的心情愉快,輕松愉快的情緒有益于其身心的發(fā)展。幾乎所有的游戲都需要身體運動的參與,這有益于幼兒的身體發(fā)育。身體運動的參與可以促進身體各器官的發(fā)育成熟,能增強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增強身體素質。比如在進行投籃游戲時,可以增強幼兒的臂力和手腕的靈活性,進行滑梯游戲則主要鍛煉幼兒的腿部力量,老鷹捉小雞游戲鍛煉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思維的快速反應能力。
2.游戲化教學有助于幼兒調節(jié)厭學情緒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他們?yōu)楹⒆訄罅烁鞣N繪畫、舞蹈、樂器等興趣班,也有家長早早就對孩子灌輸唐詩宋詞、英語數學等知識。早期教育固然很重要,但家長們往往忽略了不科學的、違反幼兒認知規(guī)律的早期教育對幼兒的傷害:孩子們會產生“學習真是一件枯燥的事”“學習就是一件苦差事”等消極想法,這對幼兒的能力培養(yǎng)及個性發(fā)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游戲化教學手段,不僅可以使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得教育,更重要的是游戲的自由愉快感可以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個人潛能,體現個體特性。
3.游戲化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幼兒潛能,促進幼兒智力發(fā)展
幼兒正處于對社會的探究階段,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幾乎為零,幼兒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我認識的花草”“我身邊的交通工具”等游戲,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對幼兒不認識的事物或現象給出及時正確的解答,幫助幼兒認識世界,積累知識。幼兒由于年齡特點,對一件事的表述常常會出現不完整、不準確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的教學去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比如在開展“我講你學”的游戲中,教師通過講述故事讓幼兒復述的模式,可以有效鍛煉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幼兒的想法天馬行空,常常不合生活實際,但正是這不合常理的想法才顯得他們天真可愛,這不合理的想法也恰恰是他們發(fā)現自己、追逐夢想的開始,所以教師對在游戲中出現的這種情況要小心“保護”,不要急于去否定他們,要讓幼兒自由去想、敢于去想。
三、如何在幼兒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
1.游戲激趣,引發(fā)幼兒學習探索的熱情
幼兒階段的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有著強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教師在教授幼兒的過程中如果只是死板地向幼兒灌輸,很容易引起幼兒的厭學情緒,使幼兒學習探索的興趣大大降低,如果可以將有趣的游戲引入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主動去探索學習。比如在講授“顏色的奧秘”時,筆者先從幼兒感興趣的繪本入手,給幼兒們展示了紅、綠、黃顏料經過混合后的顏色變化,幼兒們對此果然都很感興趣,筆者趁勢又說:“你們想不想知道各種顏色是怎么來的?”“想。”“那就動起我們的小手一起來探索吧。”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他們自愿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中不僅身心愉悅,而且對知識的掌握也很牢固,并能自己動手去探索。
2.在游戲中展開教學活動
現在幼兒園教學強調以解放孩子天性為主,要讓孩子在玩中學,在玩中快樂成長,所以幼兒園的很多教學任務都以游戲的形式展開,將教學任務隱藏在游戲中,務求讓幼兒在玩中有收獲。endprint
(1)將游戲應用于體能課
幼兒正年幼,愛玩愛鬧是他們的年齡特點,但他們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對潛在的危險認知有限,在對他們進行體能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時候,引入的游戲既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使他們可以參與其中,又要保證游戲的安全系數,向幼兒講清游戲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保證幼兒的游戲環(huán)境和內容是安全無害的。比如,在室外進行“小老鼠鉆洞”的游戲時,首先要保證幼兒鉆的“洞”足夠幼兒通過,其次檢查幼兒穿的鞋是否適合快跑,最后向幼兒講述游戲中的注意事項。
(2)將游戲應用于社會科學課
生活中有很多常識問題都可以通過簡單易懂的游戲展示出來,讓幼兒有一個直觀的體驗感受。幼兒是十萬個為什么的好奇寶寶,任何事物在他們眼里都充滿著神秘的色彩。在進行“風的秘密”時,幼兒對風是怎么形成的、它們從哪來、它們能干什么充滿了疑問,在課堂上筆者就這些問題給幼兒們引入了有趣的科學操作游戲:在課前為幼兒們準備風車、扇子、紙屑,吸管、彩砂等,上課時讓幼兒們對著風車吹氣、拿著風車跑動、用扇子對著風車扇、通過吸管對著彩砂吹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們感受風的形成和風的作用,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既體會到了自我探索的樂趣,也學到了知識。
(3)將游戲應用于數學課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抽象思維非常薄弱,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為了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易于讓幼兒們接受,可以將數學知識用游戲的方式呈現出來,便于幼兒接受理解,讓幼兒在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游戲中學習數學,激發(fā)其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認識形狀”時,可以用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幾何圖形,讓幼兒選出自己喜歡的形狀,并將手中的橡皮泥圖形與黑板上的圖形找出相同的擺在其對應位置,而且要說出自己拿的是什么形狀的橡皮泥。通過多次重復該游戲,幼兒們對不同的形狀有了具體直觀的認識,關于形狀的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幼兒心中。
(4)將游戲應用于語言表演課
幼兒教學中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讓幼兒學會交往,要會交往首先得能聽懂對方的意思并能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和鼓勵幼兒與教師、與同伴進行交談,讓他們體會交談的樂趣;還要讓幼兒學會傾聽,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在進行語言能力授課時,既要培養(yǎng)幼兒敢想、敢說的能力,也要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反應敏捷性。比如,在授課時,教師可以拿一張畫有人五官的畫,要求學生能準確認識五官。游戲規(guī)則:教師說眼睛,幼兒就不可以指眼睛,一定要指其他的五官,比如鼻子、嘴巴等。頭幾輪教師和幼兒配合玩,等熟悉游戲規(guī)則后,可以讓幼兒和同伴玩。這個游戲鞏固了幼兒對五官的認識,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鍛煉了幼兒的思維反應能力。
(5)將游戲應用于藝術課
幼兒園的藝術教學就是要讓幼兒感受和喜愛生活環(huán)境中的美,并能積極參與藝術活動,在藝術活動中獲得豐富、愉快的情感體驗,進而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個性,在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表達中完善個性發(fā)展。藝術類的游戲選擇要貼近生活,還要適合幼兒操作,比如可以開展“紙杯填色”“樹葉作畫”“手指畫”等游戲,既易操作,又能鍛煉幼兒對細微肌肉的控制力,同時還有益于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在選擇游戲時教師要注意由簡入繁,游戲的時間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同進行合理控制,不同的教學目標要選擇不同的游戲,選擇符合幼兒發(fā)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游戲。
總之,游戲化教學就是用游戲的手段將教學內容、目標、任務、要求融于或隱藏在游戲中,讓幼兒在開心快樂中學會知識,掌握技能,這種教學手段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符合幼兒教學的要求,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幼兒潛能,促進幼兒發(fā)展,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fā)展的主體。
參考文獻:
[1]趙興民.孩子游戲與孩子自我效能的發(fā)展[J].學前教育,2007(3).
[2]閆守軒.游戲:本質、意義及其教學論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5).
[3]邱學青.對幼兒園游戲分類問題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長沙),2000(3).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