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燕
摘 要:合理利用水資源對人類的長期生存是很重要的,節水最重要的還是要喚醒人們的節水意識,形成節水的自覺行為。幼兒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因此人類要形成自覺的節水行為,就要從娃娃抓起。在幼兒一日生活中,蘊涵著不少節水教育內容,也是對幼兒進行節水環保教育的最好時機。
關鍵詞:幼兒;節水;環保
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主要過程是:早飯、入廁(洗手)、教學活動、飲水、戶外活動、洗手、飲水、教學活動(游戲)、入廁(洗手)、午飯、午飯后洗手、洗臉、午睡、午點、入廁、教學活動、飲水、離園。一般來說,幼兒園的飲水和入廁(洗手)是可以隨時進行的,只要孩子有需要,教師都會滿足。所以,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接觸到水的機會很多,如何讓幼兒在生活中節水,形成良好的節水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我園《綠色生態文明教育實踐》特色教育下,充分利用幼兒在園、在家一日活動的主要環節(如喝水、洗手等),多手段、多途徑地進行節水習慣培養,總結出在一日生活中培養幼兒節水習慣的實踐措施,使幼兒從小樹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節水理念,為幼兒節水行為的養成奠定良好基礎。具體目標為:(1)能節約用水,洗完手后及時關水。(2)不往河流、水池里亂扔垃圾。(3)能制作節約用水標記。(4)循環用水,一水多用。
一、要讓幼兒了解節水重要性,養成憂患意識
通過觀看有關影像資料以及實地參觀自來水場,了解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面臨的危機:水資源短缺、污染、浪費嚴重,養成水資源短缺的憂患意識,從而知道節水的緊迫感與責任感,形成自覺節水的習慣。
二、讓幼兒在喝水、洗手等日常活動中形成自覺的節水習慣
在每日的喝水活動中,讓幼兒養成喝多少倒多少的習慣,避免把喝不完的水白白浪費掉。幼兒年齡小,尤其喜歡喝水活動,因為是自主接水,常常接滿滿一杯水,然后有喝不完的水就全都倒了,這樣無形之中就會有不少水浪費掉。另外,在喝水時不玩耍,避免將水杯中的水灑在外面,形成浪費。因此,我在教育孩子接水時:主張不推不擠,排隊每人接半杯水,喝完不夠再接,在喝水時不玩鬧,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凈。
洗手是幼兒一日活動中接觸到做多的事情。很多孩子將手淋濕之后就直接去用洗手液或肥皂,往往沒有把水龍頭關緊,這樣的話,在孩子用洗手液時,水就會白白流掉,還有的孩子洗完手后直接去拿毛巾擦手了,忘關水龍頭。長此以往,會形成水資源的浪費。根據這種情況,我通過平常的洗手兒歌的教育讓孩子懂得及時關水的重要性,不讓自來水白白流掉,看見有水龍頭沒關緊能自覺、及時關好水龍頭。另外,我們還在洗手池邊制作了及時關水龍頭的小標志,以此提醒幼兒不忘關水龍頭,形成自覺的節水習慣。
三、教育幼兒保護水源(河道)的干凈,不往水(河)里亂扔垃圾
普陀山四周環海,島上有很多的河流、池塘。節假里經常看到很多孩子往中扔花草、果殼、垃圾逗河里的小魚和小蝦玩,有些孩子在坐船來回普陀山時,也習慣地將手中廢棄物品丟進里面,無形之中就形成水的污染。我們通過擬人化的故事,如《小魚的家園》活動,讓孩子明白小河是小魚的家,我們往河里亂扔東西就是污染了它的家,小魚喜歡干凈的家園,我們要保護它的家園,不能往河里亂扔東西,看到別人亂扔東西也要勸說、制止,這樣才能保證小魚家園的干凈、整潔。通過此類活動,孩子們平時看見有人往河里扔東西都會進行勸阻或制止。
四、讓幼兒動手制作節水標志和節水宣言
3月22日是世界節水日,我們通過主題教育發動幼兒親手繪制各種節水小標志,并把節水小標志張貼到幼兒園的各個水龍頭旁,以此時刻提醒用水的人要注意節約用水。我還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一些節水的宣言,并記錄幼兒內心節水呼吁,通過宣傳單形式發到全園幼兒家長手里,讓大家一起參與行動中來。
五、家園共同合作,一水多用,將節水行為貫穿始終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讓家長參與到節水行動之中來對孩子節水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積極發動家長共同參與節水行動中來,和幼兒一起對家中用水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如,將洗菜的水留著洗魚(肉),將洗衣服的水留著洗抹布、沖馬桶等,并親身教育示范——節水從我做起,一水多用,將節水行為用攝像或照片的方式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經驗,通過持之以恒的家園共育,逐步培養幼兒節水的習慣,增強節水意識,形成了一定的自覺節水行為和習慣。
我清楚了解到節水環保教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在幼兒長期的生活教育中,需要教師和家長的不斷鼓舞和引導。總之,讓幼兒樹立良好的節水意識與行為習慣是需要我們家園長期持之以恒的。
參考文獻:
[1]李季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04.
[2]龐麗娟.新〈綱要〉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04.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