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江蘇省鎮江市文化館,江蘇 鎮江 212300)
舞蹈編導的歷史,從舞蹈登上舞臺便已經產生,舞蹈編導是舞蹈的舞臺靈魂,決定著一個舞蹈作品能夠演繹和表現出多少情感,展現出多少藝術內涵,因此,對舞蹈編導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受舞蹈藝術自身發展的影響,舞蹈編導也具有傳統性與現代性,所謂傳統性,顧名思義,是舞蹈編導當中,來源于傳統舞蹈的,歷史的,具有一定文化基因和文化底蘊的內容,往往在舞蹈編導的過程當中,一些定式的舞臺表現,便是傳統性的展現,舞蹈藝術之所以延綿不斷發展至今,跟舞蹈編導的傳統性以及舞蹈藝術的傳統性不無干系。
而所謂現代性,則是舞蹈編導藝術當中來自于現實社會和現代藝術潮流的現代元素,“多媒體技術突破性的在舞蹈中得以運用,為舞蹈藝術無論是創編、表演、傳播、欣賞等方面都開啟了全新的境界。”[1]舞蹈編導的現代性,歸根結底是舞蹈藝術與現實社會、現實文化生活相結合的產物,在舞蹈藝術的發展過程中,現代性無疑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沒有現代性,舞蹈藝術將難以生生不息地持續發展下去。
有學者指出:“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技術與舞蹈的結合,為舞蹈藝術創新提供廣闊空間。”[2]同時,新時代也賦予了舞蹈藝術以新的發展走向,但是,無論身處什么時代,對于舞蹈編導藝術傳統性的把握,都必須堅持舞蹈編導藝術的基本規律,遵循舞蹈編導的基本方法,從而把握舞蹈編導藝術發展的趨勢,在不斷發展中堅定不移地把握傳統性。
要把握傳統性,就要掌握規律。不僅要掌握舞蹈藝術發展的規律,通過研究舞蹈藝術來探討編導方式,也要掌握舞蹈編導的自身規律,在編導藝術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總結舞蹈編導的經驗,體會舞蹈編導藝術發展的規律,從而堅定不移地把握傳統性。
把握傳統性,就是把握住了舞蹈藝術的歷史與舞蹈編導藝術的歷史,把握傳統性,就是將舞蹈編導藝術與舞蹈藝術自身的規律相結合,在編導過程中,通過傳統因素的融入,能夠更好地推進舞蹈編導藝術向前發展。
上文提出了舞蹈編導對于傳統性的要求,需要認識到,在把握傳統性的同時,也要突出現代性,如果說把握傳統性是對于舞蹈藝術規律以及舞蹈編導歷史的研究,那么體現現代性,就是利用現有的技術,現有的媒介,現有的手段,將舞蹈編導藝術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現代元素在舞蹈編導當中的重要作用。
有學者指出:“視野更新和媒體變革密切相關。它們之間的互動是藝術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條件。從視野方面看,藝術研究創新既表現為藝術知覺、藝術知識和藝術知交的變化,又表現為視野在廣度上的拓展、深度上的增加和角度上的調整,還表現為研究過程中視域、視點和視線的改變。”[3]對于舞蹈藝術來說,這種藝術視野的轉變,便產生了我們所謂的現代性,突出現代性,需要我們在舞蹈藝術的編導過程中不斷開拓創新,利用好當前新技術、新媒介,體現現代性。
現代性應當體現在舞蹈內容上,舞蹈形式上以及舞臺效果上。在舞蹈內容上,通過表現新的時代主題構建舞蹈內容框架,體現時代特征;在舞蹈形式上,通過一系列具有現代感的表現和表達形式,使用新的肢體語言,富有時代氣息的道具服裝,產生新的表達效果;在舞臺效果上,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運用當前熱門的VR技術等,讓過去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舞蹈藝術也帶來了全面的影響,多種新媒體舞蹈的出現,讓當代舞蹈創作和表演呈現出了全新的風貌。”[4]因此,在新與舊的碰撞中,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堅持傳統性舞蹈編導與現代性的舞蹈編導相融合,就是緩沖這種碰撞,為舞蹈藝術的長期發展打下基礎。
堅持傳統性與現代性相融合,要從藝術表達的需要入手,不刻意,不做作。從作本出發,從藝術表達的需要入手,融會貫通,將傳統與現代在舞蹈藝術的編導當中真正融為一體,并非刻意突出某一方面內容,讓編導為舞蹈藝術服務。
堅持傳統性與現代性相融合,要充分發揮舞蹈表演者的作用,舞蹈表演者能夠通過表演,將古典因素與現代因素相融合,形成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舞蹈編導要在編排中充分體現舞蹈演員的自身調和作用,堅持傳統性與現代性的真正融合。
縱覽全文,在舞蹈編導的過程中,既要把握傳統性,又要把握現代性,同時要注意二者的相互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發揮兩者的作用,共同促進舞蹈編導藝術的發展,促進舞蹈藝術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