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世忠
摘 要:聲勢律動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拍手、跺腳等不同的姿勢發出一定的聲響,表達相應的情感。其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平衡發展。本文對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并就相關的運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音樂教學;運用
音樂是表達思想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初中音樂教學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聲勢律動是一種重要的音樂教學方法,是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音樂中包含的情感,培養學生感悟音樂的能力。
一、作用分析
(一)提升學生節奏感
人的每一個動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節奏感,即使簡單的行走、跑跳等,都能成為音樂教學中的素材。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一種簡單的樂器,將學生天生具備的節奏感激發出來。通過自己的動作,讓學生去體驗和享受節奏。并且,初中生的年齡都在12~16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利用聲勢律動開展音樂教學,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新疆之春》的教學中,這首樂曲表達的主要情緒是樂觀、豪爽、活潑、歡快,教師可通過鼓掌、微笑的表情等,來表現這些情緒,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樂曲中的歡快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跟隨著教師的節拍一起拍手,從自己的動作中去體會音樂的節奏感,感受《新疆之春》的歡樂氣氛。
(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初中生要具備一定的創造力,才能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所以,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聲勢律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學生聽到音樂時,會不由自主的作出一些身體動作,這是學生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重要的意義。比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繡紅旗》等的教學中,當學生聽到音樂時,會自主的通過手部動作、面部表情等來表現斗志昂揚的情緒。當音樂的聲音大小發生變化、拍子的強弱發生變化時,學生的動作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使之與音樂相匹配。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事物感知能力,思維能力比較強。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對音樂的辨析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不少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不喜歡表現自己,學習音樂時顯得比較被動,這就會使初中音樂課堂失去活力。而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讓課堂氣氛更加輕松,使學生敢于表現自己,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所以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合理運用聲勢律動。
二、運用策略
(一)通過不同的活動方式創造展示機會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先講解音樂知識,再讓學生對音樂進行欣賞。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覺課堂枯燥,缺乏對音樂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據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自我展示的機會。比如,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共同完成這首歌的演唱和表演,一名學生唱一句,而剩下的學生則分工合作,負責伴奏、舞蹈等內容。學生在演唱和表演過程中,需要將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通過聲音、動作、表情等,將歌曲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讓學生分小組對歌曲進行討論,對音樂與動作的結合進行分析,讓每個小組都以“愛”為主題,表演一個節目,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通過節奏律動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
節奏律動是培養學生節奏感的重要方式,在不同的節奏之間,會產生不同的律動效果,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純粹的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這樣會讓學生感覺課堂太過枯燥,會降低其對音樂的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自然的節奏和律動進行充分的利用,在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為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和技能,通過拍手、拍肩等動作,訓練學生的節奏感,使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提高其音樂欣賞水平。
(三)通過聲勢律動讓學生體會音樂情感
音樂本身是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將舞蹈的激情運用于律動中,能有效的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舞蹈是通過不同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傳達情感,其與音樂的表現方式存在明顯的差異,但兩者卻能很好的進行配和,為人們帶來視聽享受。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舞蹈與音樂的結合,可渲染出濃厚的藝術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強烈的藝術氣息,從而將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舞蹈與音樂的結合,提高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使其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所在。比如,在《走進西藏》的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一些藏族舞蹈動作,如蹭、拖、踏、點、扭、跨等,配以《坐上火車去拉薩》《西藏情歌》等音樂,可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然后,再對學生進行聯系指導,注重實際應用和實踐聯系,以提升教學效果。由此可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讓學生體會到西藏的美麗,增強學生的心靈體驗,激發出其對西藏的熱愛之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初中音樂教學已經得到創新,而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能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活動方式為學生創造展示機會,通過節奏律動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通過聲勢律動讓學生體會音樂情感,從而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婷婷.聲勢律動,體感先行——初中音樂示范教學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11):171.
[2]李韻娜.初中音樂教學中聲勢律動的運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2):184.
[3]李韻娜.初中音樂教學中聲勢律動的運用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1):163.
[4]王佳晨.聲勢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與啟示[J].學園:教育科研,2011,(23):104-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