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常東
摘 要:在跆拳道訓練的過程中和比賽中運動員的心率和血乳酸會有所變化,當跆拳道運動員動作幅度大,或是出于高度緊張的狀態時,心率和血乳酸會隨之升高,并且,對于不同身體素質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心率和血乳酸的變化有所不同,以下文章針對跆拳道訓練和比賽中心率和血乳酸的變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跆拳道;心率;血乳酸;變化
現如今在跆拳道訓練和比賽中越來越注重檢測運動員的心率和血乳酸的變化,依據檢測的結果判斷跆拳道運動員的生理情況,明確運動員身體有無異常的現象,跆拳道運動員的心率和血乳酸直接影響比賽成績和訓練效果,為此,全面掌握運動員的血乳酸和心率變化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分析了不同身體素質的運動員在跆拳道訓練和比賽中心率和血乳酸的變化。
1心率和血乳酸的概述
所謂血乳酸是指體內的糖轉變為紅細胞,即血液中的乳酸會隨著身體的運動強度而逐漸升高,最為主要的是取決于運動員的腎臟的代謝率和乳酸合成的速度,當跆拳道運動員在劇烈運動時,會表現出短暫的缺氧狀態,這時體內的血乳酸含量會逐漸升高。另外,在脫水的情況下,人體內的血乳酸也會有所升高,如果血乳酸一直升高就會出現乳酸中毒的現象,為此,跆拳道運動員一定要控制要自己的動作幅度,以免影響跆拳道比賽成績或是訓練效果。而心率是指正常人在情緒平穩的狀態下,心率應為每分鐘60~100次,并且,要依據跆拳道運動員的年齡、性別、生理因素而定,不同身體素質的運動員心率有所不同,而據研究表明運動運的心率比成人偏慢,一般心率位置每分鐘為50次左右,最為標準的心率為每分鐘50~70左右。
2跆拳道訓練和比賽中心率和血乳酸的變化
2.1跆拳道訓練強度增強,心率和血乳酸有所上升
據檢測結果表明跆拳道運動員訓練強度有所增強時,心率和血乳酸會有所上升,主要原因在于運動量增加之后,運動員體內就會堆積大量的血乳酸,心率每分鐘跳動的頻率會隨著運動強度加快,在停止運動之后,檢測運動員體內的血乳酸時,就會發現乳酸含量逐漸遞減,心率慢慢恢復正常的范圍。也可以檢測運動員在比賽前和比賽后血乳酸和心率的變化,并且,對比在訓練時血乳酸和心率的數值,進而得出在比賽前心率在正常范圍內,而比賽過程中或是運動強度過大時,血乳酸和心率就會明顯上升,而在訓練的過程中血乳酸和心率的數值小于劇烈運動后的數值,在恢復正常活動之后,心率會迅速恢復,而血血乳酸需等待較長時間才能逐漸下降,從而表明應適應增加運動強度,以免出現無氧的感覺進而暈厥,為此,所制定的強度必須是人體所能承受的,這樣才能保證跆拳道運動員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
2.2不同身體素質的跆拳道運動員,心率和血乳酸因有所不同
現如今很多地區和國家在進行泰拳到比賽之前都會檢測運動運的身體指標,其中包括檢測血乳酸和心率,可以通過采取驗血的方式檢測跆拳道遠動員的心率和血乳酸以及各項身體指標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容,經過檢測之后得出不同身體素質的運動員,心率、血乳酸、血壓有所不同,為了準確測出血乳酸的準確數值,可以在運動員進行比賽后和訓練后的五分鐘內進行測量,這時運動員的血乳酸和心理為最佳的采血點,進而得出準確的測量結果,結合測量結果分析出不同身體素質的遠動員血乳酸和心率有很大差異,由此表明,身體素質較強的運動員血乳酸數值比較大,進而得出運動員對血乳酸具有耐受力,而對于血乳酸數值較少的遠動員,說明運動員對血乳酸沒有較大耐受能力,而對于身體素質好的運動員心率就會快速回復正常的范圍,身體素質較弱的運動員就會心率不齊的情況,以此,表明不同身體素質的運動員,心率和血乳酸數值以及恢復的速度有所不同。
2.3比賽前后心率和血乳酸有所變化
當前,越來越注重在比賽之前檢測跆拳道運動員的心率和血乳酸,首先,應全面考慮到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對于不同身體體質的遠動員血乳酸和心率的范圍有所不同,應按照不同的標準測量運動員的身體,不能依據相同的數值作為判斷的依據,要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體重、以及年齡,針對性地檢測運動員的血乳酸和心率,其次,在比賽前和訓練前檢測運動運動的心率和血乳酸,明確心率和血乳酸的是否在標準范圍內,全面掌握運動員在比賽前后血乳酸和心率的變化范圍,只有血乳酸和心理在規定的范圍內容,才能允許參加跆拳道比賽或是訓練,從而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
3總結
綜上所述,全面分析了跆拳道運動員在平時、比賽中、訓練中的心率和血乳酸的變化,充分體現出不同身體體質、不同年齡的運動員心率和血乳酸有所不同,教練要結合運動員的心率和血乳酸變化規律,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案,并在比賽之前檢測運動員的血乳酸和心理明確運動員的身體情況,當運動員心率和血乳酸嚴重超標的情況下,不建議運動員繼續參加比賽或訓練,以免出現突發事件,從而體現出了解運動員血乳酸和心率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王龍.跆拳道訓練和比賽中心率和血乳酸的變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4(34):25+27.
[2]李夢,侯天德.跆拳道訓練和比賽中心率和血乳酸的變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17(02):3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