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因材施教是一扇告別平庸、開啟特長、通向成功的大門,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針對不同學生的天賦特點,給他們提供不同的養料,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的觀點,然后從巧設提問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要、分層教學對癥下藥促進全體學生發展、重個性讓學生思維自由飛揚三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因材施教,促進學生進步的問題。
關鍵詞:因材施教;學生;進步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先生。”這話道出了教學的真諦。有位哲人說過,每個生命都是鮮血凝成,每個生命都應受到重視,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優點。作為教師,我們應善于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雖然這個閃光點可能很不起眼,但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能挖掘出埋藏在學生心底的大金礦!
學生能否成才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會不會教,教得好不好,會不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才是最為關鍵的問題。形狀奇怪的樹根在普通人眼里。不過是廢料一塊,但根雕家卻能因勢利導,稍加雕琢便會讓它成為舉世無雙的工藝精品,變廢為寶,結果大相徑庭。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張,他對每個學生都非常了解,能夠說出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智力水平,并且針對他們不同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學生培養成各種人才。因材施教是一扇告別平庸、開啟特長、通向成功的大門。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針對不同學生的天賦特點,給他們提供不同的養料,讓每個學生都有所進步。
1 巧設提問,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要
朱熹曾說過:“圣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才而篤焉。”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特點、理解水平以及思維能力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教師“面向全體”的課堂提問方式容易造成吃“大鍋飯”的現象,只照顧了課堂教學的“面”,忽視了個別學生的“點”,收效不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提問”設計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設計出有針對性的題目,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和滿足。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源泉和動力。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素材,講究問題設計的藝術,用疑問開啟學生思維的心扉,啟迪學生的智慧。老師只有通過設計一系列由淺人深的問題,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困生也能跟上教學節奏,通過設置一些難度適中的問題啟發中等生,通過一些很有難度的問題,讓學優生加入探究,讓問題呈現層次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2 分層教學,對癥下藥促進全體學生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開發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對于教師來說,因材施教就是對優秀生、中等生、后進生進行個別教育。
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其稟賦、知識基礎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師應該了解這個班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狀況,然后把班上學生分成幾個層次,制訂授課計劃。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傳授不同的知識,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業。
教師只有樹立這樣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才能精心地設計教案,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全方位的發展,讓優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飽,差生吃了。
3 尊重個性,讓學生思維自由飛揚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要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盡情飛揚起來,教師就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自由交流的空間。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曾說過:“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和諧的環境里,思維才表現得最活躍,相反在壓抑的思想環境里,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是很難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才能讓他們有效地進行學習。師生彼此尊重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前提,尤其是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給他們發表不同意見的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他們才會敢說,才會拓展思維,體現出獨特性。上面案例中,那位老師正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沒有掐斷這根與眾不同的思維火花,才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盡情地飛揚起來。
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精神世界,有著不同于成人的思維方式,那些看似幼稚可笑的問題常常蘊含著創造的靈感和偉大的構想,往往會成為他們今后成功的起跑線。當學生冒出一丁點創新思維的火花時,教師應該給他們添薪加油,讓火花熊熊燃燒起來。日本著名企業家土光敏夫說:“需要有個性的,即有某些特點的人從事不同的工作,如果在一個組織團體中,它的成員都互相贊同,那是不行的。作為企業來說,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具有不同個性人們的長處以取得最好效果。”顯然,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個性已成為教學的戰略性的任務。
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僅需要教師具有大量的專業知識,還需教師掌握如何傳授知識的技巧。正如一個大學教授不一定能教好一個小學生一樣,知識傳授的成功與否,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其中,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做到因材施教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郭廣生.抓精品課程建設,促教學質量提高.教學信息網.2009-05-21.
[2]徐繼昌.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積極探索任職教育特點.解放軍報.2013-07-22.
作者簡介
丁邦平(1978-),男,漢,山東青島,火箭軍士官學校,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軍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