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佳
摘 要: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法律的形成和發展借鑒了前蘇聯的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成果,并在探索中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形成了我們現在的犯罪構成理論。該理論對于中國的刑法學術研究和司法實踐活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中國的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的形成、發展和趨勢進行分析,使大家能夠對中國的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發展
中國刑法學中,認定犯罪行為必須依靠犯罪構成理論,在近代的法治文明過程中,犯罪構成理論是中國刑法學中最重要、最基礎的組成部分。通過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刑法學不斷的完善,形成了眾多的理論,然而犯罪構成理論的基礎作用依然沒有改變,為中國的刑法學發展指明著方向,使中國的刑法實踐更加順利。
1 犯罪構成理論的起源和發展
1.1 犯罪構成理論的起源
犯罪構成理論在整個刑法學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它最先是由資產階級刑法學家提出并創立的,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司法專制的歷史性產物。最初其構成要件只有訴訟上的意義。直到19世紀德國著名刑法學家費爾巴哈等才明確把犯罪構成作為刑事實體法上的概念來使用。
1.2 犯罪構成理論的發展
現代意義上的犯罪構成理論,形成于二十世紀初,德國貝林格首先提出了系統的犯罪構成要件理論。貝林格認為構成要件只包括客觀的、論述的要素,而不包括主觀的、規范的要素,構成要件與違法性和有責性沒有關系。二十世紀30年代,人們認為人的行為是追求一定目的的活動,目的是行為的核心。因此,主觀的要素是構成要件要素。現代,大陸法系國家的構成要件理論則普遍認為:構成要件符合性、違法性和有責性是成立犯罪的三個條件,故構成要件符合性只是犯罪成立條件之一,構成要件是違法類型,即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原則上具有違法性;構成要件既包括客觀的、記述的要素,也包括主觀的、規范的要素。
1.3 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引入
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從前蘇聯引進的,在吸收外國犯罪構成學說內容、并總結中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晚,因此,具有中國特色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仍處于不斷探索研究之中,在犯罪構成諸問題上,依然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觀點。隨著探索與討論的深入,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研究有了長足發展,并日趨成熟完善。
2 我國犯罪構成的主要內容
犯罪構成,是指依照我國刑法規定,所必需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的有機統一,是由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決定的,是使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構成要素,即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的自然人或單位,需要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犯罪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對自己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故意心理態度。行為人的罪過(包括故意和過失)是一切犯罪構成都必須具備的主觀要素,是指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犯罪客觀方面是指犯罪活動的客觀外在表現,包括危害行為、危害結果。某些特定犯罪的構成還要求行為人的行為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或者損害特定的對象等。
犯罪構成有助于區分是否犯罪、具體犯哪種罪,可以準確、合法、及時地同犯罪作斗爭,切實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無罪者不受法律追究,保證我國法律體系的運行。
3 刑法犯罪構成的新發展
根據國家級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系列,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刑法學》“九五”規劃第三版(2007年)來看,張明楷教授結合德日等國家成熟的理論,對犯罪構成提出了更加準確、合理的新觀點:犯罪構成是罪刑法定主義的產物。
1)犯罪構成是主體、客體以及主客觀要件的有機整體
2)犯罪構成是違法性與有責性的的法律標志
3)犯罪構成是認定犯罪的法律標準
中國刑法中的犯罪構成,是指刑法所規定的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觀、客觀要件的總和。這一概念表明犯罪構成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犯罪構成是犯罪的眾多要素的總和。一個具體的犯罪,必然包含許多具體要素,有刑法總則規定的普遍適用的要素,也有分則具體條文對具體犯罪規定的一些要素。犯罪構成不可能只包含一個簡單的要素,更不是眾多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這些要件密不可分的有機統一的整體。
第二,犯罪構成要素,是指決定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事實特征。這些事實特征是立法者對具體犯罪現象抽象概括后作為認定犯罪的一般標準。任何一個具體犯罪,都可以有大量的事實特征來表現,正是這些事實特征,決定了此犯罪區別于其他一切犯罪。也就是說,并不是一切事實特征都能成為犯罪構成要件,決定某一特征是否為犯罪構成要件的標準,是看其對決定行為的性質和社會危害程度的意義。如搶劫罪的構成要件,對于表明搶劫罪的性質和社會危害性有決定意義。
第三,構成犯罪所必需的所有要素,是由刑法來規定的。確切的說,哪些特征可以作為犯罪構成要素,是由立法者通過刑法加以規定的。反過來,只有通過刑法明確規定的犯罪的事實特征,才能成為犯罪的構成要件。
4 總結
中國的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是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的犯罪構成體系將會繼續進行探索,在結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成為一套完善的,適用于中國自己的犯罪構成體系。
參考文獻
[1]潘偉軍.對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的思考[J].職工法律天地:下,2017(5):4-4.
[2]姜洋.關于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的思考[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7):00224-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