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權
摘要:學習興趣是語文教學能否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成為首要任務。培養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扎實備課,做到有備無患,再走進課堂。導入語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適時的肯定和鼓勵,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備課;學習動機;主動性
在語文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精神飽滿的狀態中進行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
一、扎實備課,培養學生的興趣
“有備方可無患”。培養興趣要有興趣因素,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什么因素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要從學科的特性說起,由于語文高度的思想性、結論的不確定性、應用的廣泛性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已初步具備,又由于教和學主要是通過教材來進行。我認為,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素應當是語文有廣泛應用、有深刻思想的因素,而使學生欲知之、欲得之、欲究之的“東西”。這些“東西”實際上是語文性的具體反映,是語文知識的應用價值、思維價值、智力價值、學習價值等方面的體現,很顯然,這些興趣因素來自于學習內容,存在于教材之內,而且它們是潛在的、是隱含在書上現成的結論和說明之中的,它需要教師深入充分地挖掘。否則,得不到預期目的。同時教師要不斷地在講課過程中探索,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注重學生的反饋,總結經驗,運用教學藝術,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通過認真備課,熟悉整本書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深挖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語文特有的生活化、審美化、情感化等屬性。通過更巧妙、新穎的形式把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學生好動及好勝的心理特點,組織一些教學游戲,如分角色扮演、知識搶答等活動,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參與進來。
二、導入語激發興趣
語文教材中大多是名家的文學作品。通過學習這些課文,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教給他們怎樣做人,而且能夠陶冶學生美的情操,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引多媒體進課堂,將形、色、味、動感性強的內容都體現出來,把當時的情境再現出來,能營造出一種賞心悅目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學得主動,學的快樂。
例如:在教學《岳陽樓記》一課時,為了突出表現岳陽樓的美景,應該讓學生親眼看看岳陽樓遠處、近處、晴天、陰天時不同的景色,多媒體教學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看到了“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水天一色,風月無邊”的洞庭湖了,使他們仿佛置身于氣勢洶洶的洞庭湖上,身臨其境地感受范仲淹當年的處境。教八年級的《蘇州園林》時,課堂沉悶單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這時可以采用電教化教學,用美術手段向學生展示園林的美景,學生被美麗的畫面吸引住了,完全融入了美妙的意境之中。這時,再通過語言藝術,合理的點撥,恰當的提問,聽課的學生很容易將文字、圖片、視頻等有機地統一起來了,對課文的印象也就更深刻了。多媒體的音畫交融,聲形并茂,能全方位、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思維,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
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翁,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大板鴨”。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知識的探究欲,在此期間,培養他們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究,使他們去主動參與,讓他們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比教師單純地講授更有效,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語文的興趣。
為了提高語文能力訓練,首先可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語文活動:如背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會、故事會、辦墻報、手抄報、書法比賽、作文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投身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展示語文才能。對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讓學生關注社會,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使語文課從課內走到課外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體驗成功,發展學習興趣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的語言或實際行動,來對他們的哪怕是小小的成功進行表揚,興趣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實踐活動。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情感會逐步加深,特別是在活動中不斷克服困難,獲得成功,會使人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興趣也會隨之產生和發展。學生的點滴進步他本身有時是覺察不出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肯定、鼓勵、表揚,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答對了,得到了大家的熱烈掌聲,在他的心里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因而就能更加發奮學習的增強自信心,進一步產生對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表揚要向全班展現出來,這樣會讓被表揚的學生有信心迎接以后學習給他帶來的困難。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第三鋪初級中學,甘肅 通渭 743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