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蕓
摘 要:當今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英語課程也日趨顯示出其重要性。目前,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本文旨在分析這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英語;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在世界上政治、經濟地位的提高,國際交往也日益增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英語作為一個必要工具也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所以,學好英語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也顯得日趨重要。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對英語教學有比較高的要求,高職英語教育也應該突出應用能力。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廣泛,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和情況。本文旨在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索解決的對策。
一、存在問題
1. 學生整體水平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
高職院校的生源渠道較多,大多是高考或中考失利后的學生,他們總體綜合成績包括英語成績相對都比較落后。這些學生普遍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基本功不扎實,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和考級,很多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他們不注重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課堂上不會做筆記,不肯開口說,課后作業也是馬虎了事。大部分學生沒有清楚地認識高職英語學習的目的和方法,盲目地進行學習,導致英語學習無法正常開展。
2. 教材脫離實際,教學模式單一
現在的高職英語課堂上,大多數教師還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由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有限,即使教師有心,學生也很難積極、主動地加入到課堂學習中。此外,大多數高職英語教材都無法滿足職 業學校學生的需求。有的直接借用普通高校教材,難度太大,與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差距太大。有的教材脫離實際,無法與學生所學專業掛鉤。學生認為學習這些教材無法與實踐結合起來,對他們今后的幫助不大,學習起來自然也就沒有興趣。
3.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方法不恰當
我們的英語教學普遍是以應試為主,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也沒能擺脫這種觀念的束縛。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把是否取得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與畢業證書掛鉤,許多用人單位也把此作為招聘的標準。因此,很多學生把學習的主要精力放在應試上,忽略了實際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加上大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導致事倍功半,時間長了也就失去了信心,甚至自暴自棄。
4. 教師缺乏專業素養
大多數職業學校的英語老師要同時兼任公共英語課程和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工作,可是很多教師是師范專業出身,根本沒有進行過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和培訓。很多情況下只能邊自學邊教課,加上課務的頻繁變動和教材種類的繁多,教師也很難對教材進行深入的鉆研。但是如果這些課程由專業課教師來教授的話他們又不具備英語專業的教學資質。
5. 軟硬件條件差
高職學校普遍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大多數學生無法適應教師的全英文教學,基本都是在漢語背景下學習英語,對西方的文化和習俗也缺乏基本的了解。高職學校外教缺乏,學生英語基礎差,學校能提供的和學生所學專業英語有關的書籍、報刊也很少,英語教學所需要的語音教室也缺乏,這些都是導致英語教學效果很難提升的原因。
二、解決對策
1. 明確高職英語教學目的,改善課程設置
高職教育的目的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設置和目標應該與本科院校有所區別,為專業人才培養服務。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所學專業,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設置應多樣化,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2. 轉變英語教學模式
(1)以學生為中心
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發揮,也無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學習,而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問答法啟發學生思考,用討論法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2)分層教學
學生入學時根據所學專業的不同,英語水平也有較大的差距,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進行分層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教授不同的內容,提出不同的要求。針對基礎好的學生教師盡量用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對他們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要求。在基礎中等的班級,教師可以課本內容為主,注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而針對慢班的學生,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刪減教學內容,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
(3) 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高速發展,我們可以把多媒體網絡帶入課堂,給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多媒體課件聲、像、圖、文并茂,可以給學生更直觀的體驗。教師可以通過郵箱、qq等網絡平臺給學生布置作業,并和學生進行在線交流,答疑解惑。
(4)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就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決心,增加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增加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和英語有關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開設選修課、開展技能比賽等等。
3. 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整合
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英語教學應該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借鑒職場英語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有能力的條件下,教師要充分利用語音室,為學生創設虛擬的英語環境,建立實訓室,模擬職場情景,并不定期將學生帶到社會上進行實踐鍛煉。通過英語和專業的整合,使得高職英語教學更具實用性、針對性。
4. 改革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方式主要有3種,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和獎勵性評價。第一種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后兩種是教學過程結束后的評價。現在的職業教育中,大家往往比較重視教學過程結束后的評價而忽略了教學過程中的評價。語言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激勵,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試題形式上,我們可以適當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的比重,有條件的話可以增加口試環節,可以適當加重課堂表現、作業情況的比例。
5.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需要加強英語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加大教學和科研投入,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學校應該鼓勵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接受企業相關崗位的技能培訓,鼓勵教師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培養“雙師型”人才。
6.建立師生平等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傳授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師生和諧、融洽關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有些教師喜歡高高在上,學生的學習欲望被壓制,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無法發揮。教師可以嘗試放下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總之,高職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英語教學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要改變原有教學模式,緊緊圍繞社會實際需要,把英語教學和學生專業結合起來,明確教學目的,完善教學內容,改革評級體系,努力使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提高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張迎雪,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6。
[2]俞仲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戴曼純、劉潤清,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5]鄒翠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狀及改革思考[J],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