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 要:建筑樁基工程建設中的檢測目的是為了保障建筑樁基工程的質量,其不僅能夠為建筑工程提供準確的單樁承載力極限值,同時對于樁身完整性也能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從而保證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建筑樁基工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建筑樁基工程建設常用的檢測技術及其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樁基工程建設;問題;檢測技術;應用;
1建筑樁基工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1單樁承載力不符設計要求以及樁基傾斜的問題。其原因表現為:樁沉入深度不足;樁端未進入設計規定的持力層,但樁深已達設計值;最終貫入度過大;其他,諸如樁傾斜過大、斷裂等原因導致單樁承載力下降;勘察報告所提供的地層剖面、地基承載力等有關數據域實際情況不符。樁基傾斜過大常見原因:預制樁質量差,其中樁頂面傾斜和樁尖位置不正或變形,最易造成樁傾斜;樁基安裝不正,樁架與地面不垂直;樁錘、樁帽、樁身的中心線不重合,產生錘擊偏心等。
1.2沉樁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現為:(1)勘探點不夠或者勘探資料不夠詳細,沒有明確工程施工區域的地質情況尤其是持力層的起伏標高,造成設計考慮持力層和選擇樁端標高偏差。(2)勘探工作是以點帶面,不能通過局部的硬夾層軟夾層透鏡體了解全部,尤其是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出現地下障礙物像大塊孤石或者混凝土塊等。打樁施工遇到這種情況,就很難達到設計要求的施工控制標準。以新近代砂層為持力層時,由于新近代砂層結構不穩定,同一層土的承載力差異很大,樁打入該層時,進入持力層較深才能求出貫入度。而群樁施工時,特別是柱基群樁,由于布樁過密或打樁順序安排不合理,砂層越擠越密,導致出現沉不下去的現象。
1.3樁位偏差以及標高誤差超出允許范圍的問題。樁基工程中樁位偏差以及標高誤差超出允許范圍的問題也比較常見,并且處理這些問題不僅加大成本,延誤工期,同時還會留下隱患,因此需要嚴格控制樁位偏差問題。同時必須統一樁基施工質量驗收標準,認真審核樁基施工圖,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其中最主要看承臺邊緣尺寸是否適合,樁頂標高是否準確,標高易高不易低,一般來說,鋼筋混凝土沉樁標高應高出混凝土墊層面200~250mm。重視破樁方法,規范破樁要求。全破樁和四角鑿開不符合實際施工要求。不合理的樁基處理為:樁位超偏,及時簽發通知單,督促施工單位通過設計確定方案,一般是局部加大承臺截面。樁頂標高超偏處理,正偏差可通過增加高度解決;負偏差一般將樁頂四周混凝土墊層局部加深,形成升籮底,以滿足樁頂嵌入承臺長度。
2建筑樁基工程建設常用的檢測技術分析
建筑樁基工程常用的檢測技術分析:(1)超聲波檢測法。建筑樁基工程檢測工作中,超聲波檢測是一種應用的最早也最為廣泛的檢測方法,其工作原理為:在進行樁基混凝土的灌注作業之前,應先將若干根聲測管預埋到樁內,它們實際上就是超聲脈沖發射與接收探頭的通道,所選用的設備為超聲探測儀,其可以準確的測得超聲脈沖經過每一個橫截面的聲波參數,通過對形象的判斷以及對特定的數值判定來找到樁基內砼缺陷的大小、位置以及類型,最后還會得出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均勻性指標。采用這一方法對樁基進行檢測,可以準確的找到混凝土灌注樁樁身缺陷的位置、范圍和性質,還可以評定出其質量等級;(2)低應變檢測波法。其工作原理表現為:先用小錘敲擊樁基的底部,這樣樁中的應力波信號就會傳遞給已經粘貼在樁頂的傳感器,借助于相應的應力波理論便可以進一步的分析我們所要檢測的樁基的土體系的動態響應,之后詳細的分析所測得的頻率信號和速度信號,這樣就可以得到了所要檢測樁基的完整性。采用這一方法來檢測樁基,可以準確的找大樁基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并可以判定樁身的完整性類別;(3)鉆孔抽芯法。這一檢測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鉆孔機這一設備,其會先對需要檢測的樁基進行抽芯取樣的工作,根據所取出的芯樣來分析和判斷樁基的局部缺陷情況、持力層情況、樁底的沉渣厚度以及混凝土強度等內容,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只適用小范圍的樁基檢測工作,還是應以無損檢測技術來評定樁基的等級。采用這一檢測方法應先計算出樁身的混凝土強度、灌注樁的樁長以及樁底的沉渣厚度,之后再判定出樁端的巖土性狀,最后就可以得到基樁混凝土的質量等級了。
3建筑樁基工程建設中的檢測技術應用分析
3.1某樁基工程的概況。某樁基工程所應用的樁基數量為310根,其中嵌巖樁和摩擦樁的數量分別為236根和74根。在嵌巖樁236根中包括:直徑0.8m的樁基有28根、直徑1.2m的樁基有69根、直徑1.3m的樁基有85根、直徑1.5m的樁基有42根、直徑1.6m的樁基有4根、直徑1.8m的樁基則有8根。摩擦樁包括:直徑1.2m的樁基有62根、直徑1.5m的樁基有4根、直徑1.8m的樁基則共有8根。某建筑工程合同段中主要就采用了嵌巖樁和摩擦樁這兩種樁基,在嵌巖樁中,樁基嵌入中風化巖層應是大于2倍的樁徑的,進行樁基混凝土的灌注作業之前,應嚴格的遵照樁基的設計要求,確保樁底的沉渣厚度是小于5cm的,同時摩擦樁的樁基沉渣厚度則應是小于20cm的。在施工時應統一采用沖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在評定樁基的施工質量時,主要采用三種樁基的檢測方法。
3.2超聲波檢測技術的應用分析。上述建筑樁基工程檢測可以采用超聲波檢測這一技術的共有六種樁基,分別為直徑為0.8m、1.2m、1.3m、1.5m、1.6m和1.8m的樁基,要求結合樁徑大小來預埋不同數量的聲測管,如果樁徑是大于1.8m的,那么應呈正方形的預埋4根管,而如果樁徑是在1-1.8m的范圍內的,那么應呈等邊三角形預埋3根管,并且應保證預埋管的牢固性和穩定性。檢測管應焊接并且綁扎在鋼筋籠加強筋的內側,其應定位準確并且是相互平行的。應將檢測管埋到樁底位置處,管口的高度應保持一致,采用外徑為50×2.5的鋼管作為檢測管,并用外徑為60×5的套管將其連接起來,接頭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為避免出現漏水的現象,下端應用鋼板封底焊接。同時還應向管內灌滿水,安裝完成聲測管后,應準確的測得每一根聲測管的長度并記錄下來,將其上口塞住,防止出現管道堵塞的現象。
3.3低應變檢測技術的應用分析。結合上述建筑樁基工程為例,對樁基的樁徑為1.2m和1.5m的兩種樁基,應用低應變的檢測技術,進行樁基檢測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循工程項目的實際要求,所有樁徑大于1m的樁基,其都需要打磨直徑約為0.1m的四個點,一個點在中心位置處,而梁歪三個點則處于對稱的位置,打磨點與鋼筋籠主筋的距離應大于5cm,應將想要檢測樁頭鑿至設計標高,露出密實的混凝土面。
3.4鉆孔抽芯檢測技術的應用分析。結合該建筑樁基工程項目檢測要求,如果是樁徑是大于1.6m的,要求鉆三個孔,如果樁徑在1.2-1.6m的范圍內,那么應鉆兩個孔,應均勻對稱的布置所開的孔,并且開孔位置應在距離樁中心0.15-0.25D的范圍內。在鉆探樁端的持力層時,每一個需要檢測的樁的孔都應超過一個,并且應鉆至樁底下大于2m并大于1D。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樁基工程檢測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選擇樁基檢測技術時,需要結合具體工程實際選擇科學合理的樁基檢測技術,并且明確樁基檢測工作要點,對樁基做出科學并且有效的評價,從而保證建筑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石曉靜.淺談樁基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
[2]鄒征等.探析建筑工程樁基檢測中低應變反射波法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4
[3]劉曉斌.樁基質量檢測中聲波透射法的運用[J].低碳地產,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