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帥+劉洋+韓雪+曹潔
摘 要:現如今,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生產領域實現自動化已逐漸成為未來發展趨勢。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及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應用領域也在日益拓寬,相比于傳統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優勢突出,不僅可大幅度提升設備的生產性能,同時還能優化產品質量。文章主要對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智能化技術;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RISC芯片
前言:時代在進步,各行各業均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果,其中也包括電氣行業。但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我國的電氣自動化控制,從最初產生至今,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較多問題,從某種程度講也對該行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為解決上述問題,人們嘗試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電力行業發展中。該技術主要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并在其中融入人工智能理論的一種新型高科技技術,發展前景無限,其在電氣行業中的應用,不僅解決了自動化控制中的缺陷問題,也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收益頗豐。
1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特點分析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電氣自動化技術日益完善,目前已達到國際先進智能化水平,尤其是控制器智能化的實現,相對于傳統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其應用優勢尤為突出,主要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無人化操控
智能化控制技術,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主要通過響應時間、魯棒性變化、下降時間等實現調節系統的智能化控制,以此保證后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電氣設備通過該技術的控制與調節,可大幅度節約成本、人力,進而實現無人化操控。智能化控制技術,除擁有上述優勢外,還可在一定距離內實現自動化調節和無人控制。
1.2無需控制模型
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中的實踐應用,可幫助現場操控人員,對復雜性的動態問題進行處理和控制。該技術在處理復雜動態方程時可直接刪除控制對象模型設計的相關內容,實現在無控制模型的前提下更好的進行調節和控制工作,以此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并確保智能化技術在復雜的控制過程中,可充分發揮自身價值和作用[1]。
1.3精準性高
智能化技術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可配合其他的處理技術,實現準確化、科學性的評估,即便是非正常的數據輸入處理工作,也可同時保證其精準性和高效性。在自動化控制工作中,各控制器所管控的對象一般均具有變更性,進而給實際的控制工作增加了難度,即使是智能化技術,也很難在此過程中實現全體對象的高效精準控制。為此,智能化技術在今后的實踐應用中,應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對象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進而為技術的應用效果提供保障。
2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優勢
2.1簡化自動化模型、便于操作
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環節中,可有效避免因提前建立控制模型而導致的參數概率偏差問題,與此同時,也對相應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模型進行了簡化,以免一些不可控因素對控制工作造成影響,更為實際操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大幅度提升了控制工作的精準率和效率性。
2.2精度高、誤差小
智能化技術如多CPU控制系統、RISC芯片、高速CPU芯片等,應用于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工作中,具有高效性、高精準度、誤差小等優勢,可大幅度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同時,也降低了電氣工程控制環節中的出錯概率,對行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3提升控制性能,促進自動化統一
智能化技術,具有強大的計算機編程功能,算法精準,設計優良,可有效提升自動化控制性能,并促進電氣工程的自動化統一。在生產電氣設備儀器的過程中,智能化技術可結合設備的具體要求,設計出精準算法,進而大幅度提升設備自動化控制的精準性和效率性,如此一來便可有效降低自動化控制中的物力、人力及成本[2]。
3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具體應用
3.1實現整個電氣工程的自動化控制與操作
在電氣工程的自動化控制工作中,整個控制系統中包含很多系統性環節和關鍵性的操作程序。在傳統的自動化控制模式下,很難實現應用設備以及系統的全面控制與調節,而該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借助神經網絡控制、專家系統控制以及模糊控制等方法,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應用價值和優勢,并有效提升了系統設備的運行效率和質量。其中,神經網絡控制技術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結構層次較多,可通過反向學習算法,對系統運行過程中的程序和指令進行計算,以此保證各個控制和調節流程的準確無誤。而專家系統控制和模糊控制,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子系統實現原有系統參數的修正和調節,并結合具體的參數變化開展信號處理和識別工作,以此確保整個電氣工程的科學化、合理化控制。
3.2對電氣工程整體設計進行優化
在設計電氣工程的過程中,需工作人員對相關設計方案進行反復的改良與實驗,并針對其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在此過程中,要求設計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水準以及知識水平,在處理實際問題時,還應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以此為電氣工程設計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概率。智能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改變了傳統電氣工程的設計模式,要求設計人員對工程設計所需數據進行重點修正和調整。因此,在優化電氣工程整體設計時,設計人員應明確自身的工作責任與內容,并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水準以及相關知識的運用能力,進而為后續自動化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3]。
3.3電氣工程自動化故障診斷
在傳統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中,難免存在較多風險問題,但后續的故障修復和診斷工作往往比較困難。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其主要是對系統中的故障進行定位分析,并提前制定出預防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統故障所帶來的損失。與以往的人為診斷相比,該技術可大幅度提升診斷的精準性以及解決故障問題的效率性。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故障診斷,主要是利用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絡系統以及模糊理論等,對相關的電氣設備如發動機、發電機以及變壓器等故障進行診斷,其屬于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故在實際落實過程中要求較為嚴格。智能化診斷技術不僅規避了人為因素的不良影響,同時也提升了診斷效率,使整個診斷處理過程變得更加及時,且可在控制初期進行提前預防,進而降低了故障發生概率,為自動化控制質量提供保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中的實踐應用,大幅度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節約了勞動力和成本,并加快了企業生產中體力勞動轉為腦力勞動的進程,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為自動化控制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良好保障,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值得實踐推廣。
參考文獻:
[1]張永,崔明洋,李昕.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6,8(02):56-57
[2]張桂昌.探究當前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運用[J].通訊世界,2015,(19):247-248
[3]張雪,馬青強,高健.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具體應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05):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