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西南科技大學
我國彝族人民生活在高山中,并且地質環境屬于群山環繞、交通十分不發達的情況。然而在這種條件之下,我國彝族人民卻孕育除了非常多有價值有意義的具有彝族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文化,這些彝族傳統體育文化不僅能夠有效增進我國民族內部團結、進行民族凝聚力的凝結、進行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發揚、還能夠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進步等等。但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體育文化的沖擊和洗禮,導致現階段我國大量彝族傳統體育文化甚至處于失傳以及消失等危險當中。因此,在這種大環境之下,進行有關彝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相關的措施以及行動是十分有必要并且緊急的。
首先,我國彝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力度不夠主要是出在對彝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的價值的認識程度不夠上。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并且是一個擁有56個國家的多民族國家,整個文化體系中包括了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傳統。但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各種項目以及相關傳統文化遺產是對于我國民族文化遺產的最強有力的體現。然而,現代都市甚至于彝族人民對于彝族傳統體育文化價值的認知都十分欠缺。人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的巨大意義以及保護意識淡薄,再加上西方現代文化的侵入使得很多的新一代年輕人一昧地崇洋媚外,對西方文化以及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進行盲目的崇拜,并沒有形成我們所要求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豪感。除了人民對于彝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意識欠缺以外,政府部門對于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也存在著一些偏頗。雖然政府部門意識到要對彝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保護,但是他們的大多出發點都是基于經濟考慮,更加注重如何利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來拉動民族經濟,而忽視了傳統體育文化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習慣,沒有制定具有民族特色的、個性化的保護機制。
其次,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生態變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對于彝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誕生、傳承以及發揚,這三個方面無一不依賴于我國彝族人民所生所長的民族區域。彝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萌生都是以該民族的某一個個體或者是某一個群體在精神、物質、智力、精神、生活、習俗、信仰、價值觀念等方面為土地。但是由于我國工業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彝族農耕文化收到了工業文化的強烈沖擊,導致人們不再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那么地關注,他們都將注意力向更好的物質生活所轉變。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我國彝族人民從原始的閉塞式生活環境向現代都市進行轉換,人們更加希望過上物質環境極為豐富的生活。在這種民族變遷的環境之中,傳統文化的丟失是這種情況下的必然之勢。
首先,想要對我國彝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保護,我們必須要遵循整體保護原則,并且要從保護彝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進行。一方面,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政治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如何將彝族傳統體育文化有效融合到現在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彝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揚與傳播。彝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彝族人民在生活、生產以及娛樂等過程中所萌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彝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文化。如果將彝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少數民族旅游產品進行科學有效的融合,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國彝族傳統體育文化丟失的現狀。因為將傳統體育文化同旅游文化相依附,在進行有關旅游產品的開發時就不得不將保護彝族傳統體育文化放在首要考慮位置,并且在進行旅游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將彝族傳統體育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整理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旅游產品的趣味性。
其次,要將彝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進行有機結合。彝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揚和傳承主要是依靠年輕一代,如果通過教育部門,制定相關學校對民族文化傳揚的要求以及政策,并要求學校實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彝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揚。具體而言,學校可以開展一些極具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讓同學們在體育課、課外活動、學校的文娛活動中進行體驗,將彝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歷史編入書本中,并進行繪聲繪色的講述,都能夠長期、科學地保證彝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在下一代中進行傳承以及發揚。
彝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我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和價值,并從社會學視角中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探討和研究,從而為保護我國彝族傳統體育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