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粼婧 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體育教學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內容與方法,是實現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統一。體育游戲是以培養學生的優良道德品質和身體綜合素質為前提的一種體育活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業務水平、智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同時也涵蓋游戲的娛樂性、教育性、普及性和大眾性等特點。體育游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是屬于教育性游戲的一種,包括方法獨特、規則靈活、功能多樣、簡單易行等特征。其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的身體機能鍛煉,增強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基本教學原則,根據體育課程需要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快樂的教學氛圍中得到強有力地鍛煉,讓學生在規則的約束下,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與教師互相學習、互相督促共同實現新的教育體制下的預期教學目標。
(一)體育游戲可以豐富課程內容。體育游戲與其他體育活動一樣,也具有競爭性,但也有一定的差異性。體育游戲是在游戲中進行的一種體育課程體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易于普及,能夠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底蘊,有利于建設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體育游戲可以促進學科建設。體育游戲主要是利用的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突出學生潛能和創造力的一項課程內容,利用原來的課程基礎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讓學生在擁有前沿性、學術性和探究性的學科領域里暢游。體育游戲的教學模式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質,進一步促進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實施,推進體育學科的科研探討。
(三)體育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體育游戲的作用是便于教師因材施教的進行體育課程內容的教學,課程內容的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都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不斷調整的。田徑類的游戲的主要是圍繞動作的相關性而創編的,其中時間和距離要掌控好力度;對抗類的游戲主要是靠參與者的速度、力量、耐力及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的等來創編的;專項類的游戲主要是針對動作的鞏固以及技戰術水平的提高;放松類的游戲一般安排在課程的結束部分,小負荷運動量的游戲能夠有效地消除學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過度緊張,身體機能逐漸恢復,從而得到身體的絕對放松。
(一)體育游戲能夠提升教學任務的有效執行,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社交能力等。體育游戲屬于一種集體活動,需要學生的相互協作才能最終完成,而合作過程則能促進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和團結的意識。體育游戲的教育意義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調整相應的體育游戲內容和組織方法,在進行體育游戲教學中學生通過團結隊友、互相幫助來促進團結同學的情感升溫,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二)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要推陳出新,講求創新。在游戲教學過程中,課程內容的設計既要有針對性,還要實事求是的反映出新時代的特征,激發學生的潛能,倡導學生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能力不斷發展。體育游戲要有相對公平正義的行為規范來確?;顒拥捻樌M行,學生在參加游戲的過程中都應該有獲勝的幾率,參與游戲比賽的機會大家都是均等的。體育游戲是有行為規范來制約的集體活動,學生通過約束能夠養成遵守紀律和比賽方法的良好品行,學生對課堂環境的好感度潛移默化的增長,從而強調出體育教學游戲的實效性。
(三)體育游戲能夠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專注的投入到游戲中去,從而來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對學生的整體發展來說是十分有利的。在競賽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實力,尤其是在一些對抗性類的游戲項目上,更能夠培養學生頑強拼搏、拼搏奮斗、努力進取的優良品德,增強學生競爭的意識和堅韌的毅力。通過體育游戲進而培養學生的人文主義態度和奮斗拼搏精神,對他們探索充滿挑戰新的領域,實現更高的理想目標是具重要意義的。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實踐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根據教育大綱下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每位學生都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用規范的比賽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游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予以調整,使游戲更具針對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學生在游戲的競賽過程中學練結合、相互幫助、積極主動地選擇了學習的角度和目標,能夠及時地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通過體育游戲的這一過程,學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優點和不足,教師更好地了解到每位學生,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安全性是確保完成體育游戲的關鍵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科學防范教學以及與學生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結合。在設計與創編游戲活動時,項目的內容、游戲的難度、學生所能負荷的運動量也要著重考慮,游戲內容不能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可能出現的運動損傷也要及時做好防護,綜合考慮好預防措施。
(三)強調教學過程中的組織性與紀律性。教師應該明確競賽游戲中的行為規范,嚴格要求競賽游戲中的方法與步驟,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這方面的相關教育。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醒學生參與游戲活動時應該遵守指定的方法與規則。要控制好競賽游戲結束的時機,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在競賽游戲結束時,做好對競賽游戲進行及時評價總結。
(一)體育游戲的普及不斷推動了體育教學中教學目標、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發展。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基本保證與方向,進一步確定教學目標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就體育運動本身來說,主要特點包括比賽性質的競技性、嚴格的行為規范性、運動量負荷的相關性。而體育游戲則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實現教學內容與趣味性的有機統一,體育游戲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游戲應該有的放矢的安排,否則教學就會變成游戲,失去其應有的教學意義。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張揚學生的個性與特征的發揮。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注重教學情景的創設。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與教師進行積極地交流與探討。
(二)在教學過程中提升了學生上課的參與度。在愉悅的狀態下才能夠引起學生的好感,只有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教學的知識與重點才能更容易掌握,使學生達到自主性學習,從而提高課堂的質量和效率。體育游戲作為游戲本身,使學生更愿意投入進去,加之通過與行為規范的制約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和社會觀。
(三)課堂教學的質量上好一堂課關鍵,也能夠體現出教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更新體育理論知識,綜合運用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加強自己的專業修養和實踐技能,在教學過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搞好專項教學。教師要不斷鉆研教育科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學管理能力,不斷探索有效管理的途徑。同時學校也應重視體育游戲的教育及創編,注重游戲活動的內涵,為達到課內、外互促延伸的最終目的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