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兆勇 廣東省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
籃球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高中籃球教學一直不理想,不是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就是教學效果一般,不能把籃球的魅力發揮出來。隨著模塊教學的深入實踐,籃球教學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在解決的基礎上,提出一些針對性的策略。
由于對什么是模塊教學認識不清,很多教師在籃球模塊教學中仍然表現為習慣性地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法。因循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不能和實際結合起來。往往是籃球技術的傳授占去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而實戰訓練時間偏少,致使學生只能機械化地按照教師教的運球,傳球,投籃等技巧進行練習,不能在實戰中活學活用。加之對籃球文化和籃球配合要領的忽視,學生只能把籃球當成一種普通的運動項目,興趣和感受都不理想。
很多高中教師在開展籃球模塊教學時,依然沿用大班化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由于上課人數多,致使教學器材不足,不利于組織學生訓練,也無法做到根據每一位同學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既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無從開展籃球比賽,在這種混亂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很難注意力集中,浪費了很多教學時間,影響了課堂質量和效果。
籃球是一項技戰術很高的運動,需要教師及時有效的做出指導和評價。但是在當前的籃球模塊教學中,高中教師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基本上還是總結性的,對于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進步幅度,合作能力,認知態度等,無法深入且詳細地評價。即使有些教師能夠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做一些贊美或鼓勵,也只是蜻蜓點水,起不到激發學生籃球興趣的作用。
模塊教學是新型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從自身做起,積極學習模塊教學理論知識,擯棄傳統的主導性的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模塊教學思維,并在實踐中積極采用模塊教學指導籃球教學。教師必須克服習慣性的教學方法,從思想上認識到籃球模塊教學的意義,除了向學生傳授籃球知識和運動技能之外,最主要的是要學生通過籃球練習和比賽,認識到體育精神的價值所在,并把這種體育精神投入都緊張的文化課學習和將來人生的發展之中。模塊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處處以學生為中心,把籃球教學真正變成學生們主動參與的課堂,并對學生們籃球比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耐心引導,切忌流于形式,甚至放任不管,違背了模塊教學的基本理念。
高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致使身體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模塊教學又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體育教學的模式,所以作為教師,在開展模塊教學時,就必須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自身情況,因材施教,既不能不顧學生的身體素養使籃球教學難度過高,脫離實際,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也不能難度過低,激發不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分心,注意力不集中,降低了教學效果。教師一定要耐心觀察和詢問每一位學生對籃球的興趣,籃球水平高低,收集信息,作為開展模塊教學的依據,保障高中籃球模塊教學的科學性,從而在籃球模塊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合理安排學生的練習時間和次數,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模塊教學的設計理念既然是從學生出發,那么關懷愛護每一位學生就成為教師的基本責任。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脫離出來,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而不是對象來看待,以人為本,在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上都要以學生為依據,不能偏離。要多多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積極采納,使籃球教學始終在學生為中心的軌道上開展。對于信心不足的學生要多多鼓勵,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要積極指導,并采取一對一的幫扶形式,讓基礎好的學生和基礎不好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或者團隊,在運動中一起進步和提高。
籃球的運動量相對比較大,在激烈的爭搶中,難免對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無論是團隊中人還是團隊與團隊之間,都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矛盾,甚至對裁判和教練產生一些誤會,影響了比賽的進行。這是體育課堂不該出現的事情。所以籃球教師一定要考慮到籃球運動的特點,把一切可能發生的沖突排除在教學之外,防患于未然。對于賽場上發生的各種問題,比如口角,教師要以高度的責任心主動干預,保障籃球教學是和諧的,健康的,不要因為比賽而使學生的身體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影響了文化課的學習。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運動特點在籃球技戰術打法上對學生進行指點,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風格,使模塊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們喜歡的教學模式。
模塊教學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在實踐上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仍然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索,使模塊教學更合理,更完善,不斷發展。高中生即將通過高考走上新的人生,籃球作為一項常規運動項目,其對于學生意志力的塑造,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高中生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高中籃球模塊教學必須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己任,才能使模塊教學有的放矢,使籃球真正成為學生們喜歡的一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