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芳 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健美操是音樂和體育運動的有機結合體,學生需要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有氧運動,通過長期的訓練能夠塑造學生的形體,培養學生的表現力,促使學生身心保持協調健康的發展態勢。從當前高校健美操教學現狀來看,普遍存在著學生的表現力不足,肢體動作不協調,面部表情呆板等問題,這與健美操運動的初衷相背離。為了轉變這一現狀,高校健美操教學應積極實施改革策略,大力加強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力,為健美操教學的順利高效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所謂健美操表現力即是指在進行健美操運動時不僅要保證動作的規范性,還要具備充沛的情感,這樣才能給觀賞者帶來美的享受,吸引人們駐足欣賞觀看。可是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表現力培養的重視程度稍顯不足,通常只是注重對學生動作進行規范,卻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采用的教學模式單調,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重復性、機械性的練習之下,抵觸情緒越來越強烈,面部表情也愈發僵硬,致使健美操表現力極度匱乏,如果教師繼續墨守陳規,一味的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只會讓高校健美操教學流于形式,無法達到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學生在健美操練習中敷衍了事,其身體素質也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為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教師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其個人素質和教學能力對于健美操教學效果有著直觀的影響。但是有些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所選音樂和編排動作都不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而且往往采用了統一的教學模式,疏于對學生的指導,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漠不關心,使得學生表現力不足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個性化發展也受到了抑制。
健美操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應重視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豐富的學習體驗,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健美操訓練中。然而大多數教師都將主要精力放在健美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選擇的教學方法也是為此而服務,相對的,學生表現力的培養一直處于弱勢地位,教師尚未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專門用于培養學生的表現力。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夠科學、全面,健美操教學中橫向評價倍受青睞,學生個人的進步普遍被忽略,這讓學生產生了挫敗感,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肯定,大大打消了學生的健美操訓練熱情。
一般來說,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藝術修養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健美操表現力,若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音樂內涵,想象力匱乏,他們的思維就會處于放空狀態,進而無法將動作和音樂完美的融合起來,也就不能感受到健美操運動的樂趣。還有些學生的性格內向,在群體活動中羞于展示自我,他們的動作扭捏,表情不自然,極大的破壞了健美操的美感。與之相比,那些音樂和舞蹈基礎較好的學生,他們在健美操學習中無疑更具有優勢,學習效率更高,表現力也會相應的更強。
要想提高學生的健美操表現力,當務之急是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并引進激勵機制,激發教師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高校可以組織多種學習和研究活動,讓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健美操運動的特點、先進理論和發展前景,鼓勵教師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征和個人喜好設計教學方案,在健美操動作中融入多種新型運動元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健美操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應悉心聽取學生的想法,采納學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意見和建議。
教師應參考和借鑒其他高校的健美操教學模式,將示范法、講解法、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到一起;在教學評價方面,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實施多維度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個性特長、進步情況和閃光點等給予關注,確保教學評價能夠客觀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
在健美操知識和技能教學中,首先,做好身體素質訓練,包括身體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訓練,提高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其次,開展心理素質訓練,將心理健康教育、信念教育滲透到健美操教學中去,確保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健美操學習中。最后,開展舞蹈專項訓練和音樂感知訓練,增強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身體柔韌性,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
綜上所述,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表現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高校應該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健美操教師則要改革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同時開展學生專項素質訓練,促使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不斷提升,從而進一步增強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