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杰 重慶文理學校體育學院2016級學生
武術比賽不同于其他體育項目,是一項對力量與技術要求都較高的活動項目,由于其比賽時激烈的對戰和精彩的力量展示,在人們中接受度很高,國家對于武術人才的培養也給予了很大程度的重視和支持。因此,作為國家優秀體育人才培養基地的各大高校,也都設立了武術代表隊,進行專人專項訓練。重慶文理學院在國家的號召和趨勢下,也在建校之初成立了本校的武術代表隊,在幾十年的武術代表隊管理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武術代表隊管理辦法,能夠根據積累的比賽經驗對隊員進行及時正確的指導和訓練,對隊員的挑選和日常訓練安排做到因地制宜、張弛有度。通過對高校武術代表隊的組建意義進行分析,結合重慶文理學院的武術代表隊的發展現狀,對高校代表隊的發展前景進行探討,希望能有效推動高校武術隊的競技水平的提高,為武術能夠在高校順利的發展和傳承提供參考。
作為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支持發展體育事業號召的體現,也作為高校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的根本體現,高校體育代表隊的成立,推動了國家體育事業的進步和繁榮。而武術作為一項具有國家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各大高校都對其予以了充分重視,紛紛成立武術代表隊,對于重慶文理學院來說,武術代表隊的組建,不僅對推動本校體育文化教育做出巨大的貢獻,對國家整個體育的發展都體現了自身的價值。
中國作為56個民族組成的人口密集,組成復雜的國家,形成了現有的多樣化的文化特征和樣貌,而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代表,經過五千年的歷史洗禮,經久不衰流傳至今,已經成為一種民族符號,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展現著本民族的獨特魅力。高校作為國家人才培養的最大基地,集結了無數的優秀學生,并且由于年齡的成熟,高校生基本都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民族榮辱觀。因此在高校進行武術代表隊的組建,能夠讓學生在訓練的同時充分了解武術的魅力,深刻體會傳承和發揚傳統武術文化的意義,為國家傳統文化的保留和延續貢獻力量。
隨著文化課教育在人群中的大范圍普及,人們對教育的重視越來越高,知識改變力量成為了現代教育目的實現的主要推動力,因此當代高校生容易忽視身體鍛煉活動的重要性,從而缺乏鍛煉,這也是現在學生身體素質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國家倡導學生應該積極增強體質。武術這一體育項目,關注的是力量和技巧的相互結合,尤其是力量的充分發揮能讓這一項目充滿觀看的娛樂性和獨特魅力。本校武術代表隊自成立之后,在訓練中都極其重視訓練力度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因此需要學生完全的集中注意力,并且對體力的消耗較大。因此武術隊的建立,對大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形成起到了充分的促進作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也是當前主流的就業趨勢和就業觀,在更加開放公正的社會氛圍下,人們逐漸擺脫了對行業的階級思想,建立起自由開放的就業觀念。對于當今大學生就業苦難的現狀,多掌握一門技藝,對于大學生來說,就相當于多了一把開啟成功就業之門的鑰匙。本校的武術代表隊在成立之初,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目的便是能夠對具有特殊天賦并且有熱情進行武術學習的學生集結起來,給予專業的指導和培訓,為國家培養專業人才的同時,也為國家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為學生找到更加合適的崗位,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高校武術隊作為為國家培養優秀武術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和生源地,為響應國家提出的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號召,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不斷革新進步,從各個方面對武術隊進行整體素質的整改和完善。又因為武術與其他體育項目的不同之處,其比賽和活動的內容對專業性、基本功的要求較高;同時代表隊內的隊員基本都是具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高校學生,因此在對高校武術代表隊的管理上需要更高的要求。
重慶文理學院自建校到現在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本校武術代表隊也在時代的感召和各界人士對武術項目的需求之下不斷改進和完善,到如今也已取得一些成績。但是在武術代表隊的生源選拔、訓練方式方法、競技成績、教練員水平、日常管理等方面依舊存在問題和漏洞。在現今各個高校武術代表隊層出不窮,業內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改革和創新刻不容緩,這就需要武術隊不僅要進行嚴格的自查自省程序,更要走出校門,多向外界學習,與其他高校之間進行友好頻繁的互動,以推動武術隊更好的發展。
重慶文理學院武術代表隊,作為本校重點關注和培養的體育代表隊,在過去的實踐中不斷積累總結經驗,保持不斷完善和改革的狀態,逐漸形成了當今的規模,希望通過對其發展前景進行研究和探討,能為今后全國內的高校武術代表隊的發展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