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豪 長治學院體育系1501班
某大學體育學院15級足球特招班學生30名,國家一級運動員12人,國家二級運動員18人,平均年齡19歲。根據實驗要求,所有被試者被隨機分成2組:實驗組(15人)、對照組(15人)。所有被試者此前均未接觸過點球的表象訓練。訓練場地、時間及指導教師均相同。
選用國內足球比賽標準用球訓練,探索表象訓練方法對短期訓練效果的影響,其主要步驟分為3個階段:共同教學階段,分組教學階段,測試階段。
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需要對射罰點球工作進行準確的示范,同時也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為運動員建立一個標準的點球的動作表象,通過反復的觀看和實際訓練,實驗組的運動員要將自己對該動作的理解用語言表達出來,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實驗組的運動員需要在腦海中演練點球射門的過程中,將正確的動作在腦海中展現出來,然后與自己點球的動作進行對比,要及時發現問題,并在腦海中對自己的點球動作進行完善,這樣就可以保證動作的規范性。
在實際射門時,心理素質問題會對點球射門的結果造成影響,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在進行表現訓練時,會模擬比賽的真實情況,為運動員設計專門的訓練方式,將表象、動作和思維結合在一起。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時將整體的動作在腦海中播放,要保證每一個動作的標準;還需要對射門那一瞬間的心理狀態和反應情況進行掌握,讓運動員利用自身的思想意識對心理狀態進行調節,讓運動員可以用平和的心態來進行射門動作,提高心理素質,將射門技術充分發揮出來。
通過比較,發現該三項指標實驗組提高的幅度均大于對照組。個人預知能力是實驗組學生在訓練中上升幅度最大的項目。升幅達 146%,說明表象訓練法使受試者通過對自己在射門瞬間對系統動作影像的回放,可以做到。心中有數”,進而形成對射門動作的“反饋—調節”機制使射門動作和技術處于不斷的完善和提高之中。在點球射門訓練中,建立準確清晰的動作表象,不僅有助于運動員的動作定型。而且有助于在罰點球過程中建立正確的條件反射,培養運動員的預知能力和神經支配能力;完成每次罰射點球的時間是反映運動員動作技術掌握的熟練度和心理狀態穩定性的重要特征量,實驗組分組訓練前后的數據分別為8.61±2.86s和6.59±1.18s。證明實驗組學生的準備時間時間變短且一致性變好,從而反映了技術動作的熟練性和規范性得到了提高。
進行表象訓練的一組在進行測試的過程中,與對照組相比其成績是非常優秀的,點球的成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進行其他指標的測試時,試驗組與對照組運動人員在進行定位時,雙方沒有較大的差異,而在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方面,實驗組的運動員狀態比較好,其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而對于認知方面和焦慮情況方面,兩組運動員沒有體現出較大的差異,從以上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表象訓練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足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增強運動員的自信心,使其在比賽的過程中不會出現焦慮的狀態,而對于其他方面來說,比如定位能力、認知能力和焦慮狀態等方面沒有顯著的效果。從整體上來看,利用這種方法可以短時間內提升運動員的整體運動狀態,自信心提高了,那么失誤現象就會相對減少,從而提升了點球的成功率。
實際應用表象訓練方法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第一,要將這種訓練方法與足球訓練技巧相結合,進行交叉訓練,那么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就可以使二者相互促進相互配合。技術訓練是需要運動人員掌握基礎性的動作,光掌握技術要領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實際的訓練,將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體現出來,才能保證每個技術動作的標準性。同時,在進行動作訓練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技術要領,要做到邊練邊想,才能保證對各項技術的掌握。第二,在進行表象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訓練中,做到高度集中,才能保證效果。第三,在訓練時也需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解,結合環境情況來選擇訓練方式,盡量模擬比賽環境,讓運動員感受到比賽的氛圍。第四,訓練期間運動員依照記憶中標準的運動過程來進行,通常都會回憶教師教學中的示范動作,這就需要教學時教師動作的標準、規范,在實際講解的過程中要保證每個環節的清晰、準確,動作要逼真,也可以適當結合視頻、圖像來進行講解。第五,教師可以在運動員訓練時對其是進行正確的引導,糾正訓練中的不規范動作。第六,要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訓練計劃,訓練內容要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才能讓運動員更好的掌握表象訓練中的各項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