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峰 廣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
足球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科目之一,其學習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升和團隊協作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的初中足球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對足球的學習抱著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進行學習的心態,對運動狀況激烈的體育項目不感興趣,因此缺少對足球的熱愛和興趣,使得初中足球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提升學生對初中足球的熱愛和興趣就成為了每個體育教師的教學目標和考慮的問題。因此,教師應加強對游戲教學法的運用,不斷的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完善,進而提高初中體育足球訓練的教學質量,推動初中足球教學的有效發展。
(一)多數學生缺少對足球運動的熱愛和興趣。足球作為當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體育競技項目,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但是我國的足球成績一直差強人意水平得不到提升,故此許多學生喜歡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運動項目。
(二)初中足球的體育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校園內的足球場地面積不足。在多數初中校園內部,大多數的籃球和排球設施較為完善,塑膠跑道剛剛普及,但是足球的場地面積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限制了初中足球體育運動的開展和學生興趣的培養。
(三)初中體育教師的足球專業素質不夠,使得學生無法得到專業性的指導。雖然有很多學生喜愛足球體育運動,但是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師足球專業知識較為匱乏,專業技能不夠高,無法科學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訓練,浪費了優秀學生的足球素質,不利于學生對足球保持長期的熱愛和興趣。
游戲是廣大學生都比較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初中足球訓練中運用游戲教學,有效的滿足了當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的進行學習,進而加強學生對足球技能的掌握的和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時,教師可穿插一些小游戲,能使枯燥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而且,教師通過游戲教學法,有效的轉變了傳統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充分的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不但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并在今后的訓練中逐漸喜歡上足球這項體育運動,進而努力訓練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堅韌品格和抗挫折抗壓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班級中營造出團結積極向上的氛圍,營造出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進而提高初中足球體育教學的效率。
準備活動是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能有效的幫助學生促進大腦皮層的興奮,活動學生的筋骨,使學生在運動時減少傷害。在傳統的準備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充分的重視,只是簡單的動一動手腳,學生沒有活動充分,極易在運動中發生損傷。因此,教師要根據足球訓練內容,在準備活動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游戲,從而增加學生的肌肉彈性,提升學生的機動性,為學生開展足球訓練打下基礎。例如:在進行足球運球技術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慢跑熱身,將游戲融入到熱身活動中,為學生設計“你說我猜”的抱團游戲,所有學生以教師為中心,圍成一個圓形進行慢跑,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進行回答并根據回答的字數進行抱團,如教師可提問一些關于足球知識的問題或文化課的問題,這樣不僅起到了熱身的效果,還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然后為學生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的發揮,用自己熟悉和喜歡的動作來熟悉球性。再為學生播放音樂伴奏,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接力”的游戲:用各種運球方式將球一一通過每一角標,完成的人將球傳給下一位同學繼續進行,且使用時間最少組別為優勝。這樣運用游戲的方法提升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提高運用的技能。
足球訓練是進行足球學習的主要內容,在傳統的足球訓練中,教師往往在學生昨晚準備活動后,就反復的對學生進行同一動作的練習,或者戰術配合的講解,要求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這樣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實踐運用的機會也非常少,導致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而通過游戲教學法的運用,教師可在教學中根據足球訓練內容,將教學內容游戲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足球訓練的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腳內側踢球教學時,教師可在學生做完熱身準備后,先對學生講解示范動作,可為學生出示掛圖,使學生結合教師的示范動作和掛圖進行無球練習。在學生初步掌握技術要領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螞蟻搬家”的游戲:四人一組,面朝上,四肢撐地,球放腹部上。從起跑線爬行出發,到達終點后將球放下,轉身將球用腳內側傳球將球踢給下一位同學的接力游戲,以相同人數完成比賽速度快慢判定勝負。為學生制定游戲規則:聽哨聲出發,不搶跑。爬行過程中球掉了,應撿回掉球點繼續進行比賽。到達終點后用腳內側傳球方式將球傳給下一位同學。游戲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嘗試各種傳球動作,進而使學生掌握身體協調配合、踢球力量的控制和踢球方向的把握。
學生在經過整節課高強度的足球訓練后,身體正處于興奮的狀態,此時,需要教師運用結束活動幫助學生將興奮的情緒安靜下來,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所以,教師可運用游戲教學法,為學生設計一些輕松的游戲內容,幫助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例如:教師可在帶領學生進行放松活動時,與學生暢談一下本節課的心得體會,教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和點評,對學生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再組織學生進行放松游戲,如“顛球游戲”,幾個人圍成一圈,相互顛球傳遞,球不許落地,可利用除手外身體的每個部位,不僅能使學生得到放松,還能幫助學生更加的熟悉足球的一些小技能。
首先,游戲的選擇要合理。在進行體育游戲時,要考慮參與游戲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素質及訓練水平,注意參加游戲的人數、場地器材設備和游戲時間的長短等情況。組織方法要盡可能簡單、方便,做到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比較好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游戲過程的安全。在進行體育游戲前,應注意場地、器材的安全性,并且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在進行活動量較劇烈的游戲前,教師應帶領學生作相應的準備活動,防止在活動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以保證游戲能夠安全順利地進行。
綜上所述,在初中足球訓練中,教師通過游戲教學法的運用,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靈活的運用游戲教學法,為學生構建寓教于樂的課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足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