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能源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籃球這項運動自誕生之初便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趣味性、鍛煉性以及廣泛性是這項運動得以風靡的原因。高職院校的籃球基礎課程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參與,這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未來我們需要強化籃球理論知識的講解,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加強籃球技戰術動作的學習,由激發興趣著手提高教學效率。
高職院校的籃球教育教學工作一直在不斷發展、完善,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已經成為了影響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的最大阻力。若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將影響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具體來說,現階段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古板的問題。日常教學中,高職籃球教學一直沿用的都是傳統的單一、古板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方面并沒有太多的創新。所以籃球課就會顯得古板、生澀、毫無亮點,進而無法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今后要對籃球教學進行創新改革,首先要面對的便是這方面的問題。其次是只重視技術,而忽視理論學習的問題。高職院校籃球教學過于重視技戰術動作的訓練,卻將理論知識的學習拋到腦后。很多時候即便是開設了籃球理論課但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形式化的籃球理論課使這項運動失去了應有的內涵,學生學到的也只是“動作”而不是技巧。這對高職籃球教學的發展毫無意義。籃球重在技術,但理論知識也是不可缺少的,兩者兼備才是科學、高效的籃球教學模式。[1]最后是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問題。籃球教學中,教師往往習慣于將自己當作教學主體,學生只是配角。由此而造成的學生主體地位的忽視會扼殺籃球教學中學生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更會打擊學生參與籃球活動的積極性。
該方法依靠心理學的有關理論提高了學生對籃球教學的認知水平,這是一種心靈感召的教學手段。籃球是一項對整體技戰術水平以及個人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因此籃球教學創新需著重加強個體對籃球這項運動的理解以及戰術的執行能力,要引導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好個人優勢。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啟發、引導,要重視其主體意識的培養。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意念啟迪法將學生腦中對籃球運動形成的印象進行喚醒,讓其與感知系統融合,最終以模塊的形式存入大腦。這是一種引導學生對表象認識進行優化,從而形成感性認識的過程,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它更便于學生對技戰術動作進行定型,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應用意念啟迪法,能夠幫助學生彌補籃球能力中的短板,更能夠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并提高教學效率。
籃球教學需要依靠對抗練習來進一步提高,同學之間的相互比拼較量在增強同學情誼的同時也能夠強化自身的技能。再者,實戰較量也能夠幫助學生正視自身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進而明確今后應當努力的方向。這一環節的工作應當以“超”為主,超越隊友、對手,同樣也需要超越自己。對高職籃球教學而言,只有將“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才能夠提升學習效率,而對抗練習、比賽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
高職院校籃球教學要創新考核方式,逐步推廣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案。考核在關注學生競技成績的同時也應當關注學生不同的素質,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在籃球教學中的表現進行全方位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團隊協作以及進取精神都應當重視,在教給學生技巧的同時要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教學中教師也應嘗試運用多媒體教學等新興的教學手段,以培養學生對于籃球的終身興趣。
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認識籃球,而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籃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強化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其重點在于主動參與教學法的運用,這也是籃球教學創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具體來說:教學之初,由教師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對關鍵性問題進行闡述,依托實踐參與以及親身演示等手段來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如此,既能夠在現有基礎上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有針對性的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
高職院校籃球教學的創新實踐是今后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工作。教師需要從教學當前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著手逐步完善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既要重視技戰術動作的訓練,又應當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這方面的改革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對高職籃球教學來說是一次跨越式的發展。本文中筆者對這類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希望對相關工作的推進落實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