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籃球運動具有很強的對抗性,適合青少年的生理特點,可以展現出青少年的人格魅力,因此在高校之中,籃球課程一直深受學生歡迎。但籃球運動是一項劇烈的運動,若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體力不支或者身體不協調,很容易出現意外操作傷害,從而造成學生身體損傷,為了能夠進一步保障學生籃球課程學習安全,深化意外操作預防研究十分必要。
在高校籃球課教學中,熱身運動是課前必備的一種運動練習,在正式上課前,教師能夠帶領學生做好熱身運動,可以有效的避免意外操作損傷問題發生。一般情況下,熱身運動都是通過簡單的動作來完成的,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徒手操練習或者慢跑,從而通過課前熱身運動,幫助學生活動各個關節,并將肌肉韌性進一步拉伸,使運動神經快速處于興奮狀態,這樣就可以為接來下的高強度籃球運動練習做好準備,從而有效的預防意外操作損傷問題發生[1]。此外高校籃球課教學課前熱身運動,還可以結合課上教學內容而定,如本節課程主要是讓學生練習掌握運球、投球技巧,那么在課前熱身運動中,教師就可以著重帶領學生活動指間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從而避免課上運動練習時,出現肌肉拉傷損傷。但值得注意的是,熱身運動要控制好強度,準備的活動量適度即可,不然也很容易造成學生意外損傷。
在高校籃球課教學開展中,不同的學生身體狀況、運動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若是一味的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學方法,難免會有學生體力不支或者達不到技術要求,從而出現意外操作損傷問題。為此筆者認為防范損傷的高校籃球教學中,教師應該先對學生的身體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分析學生可能承受的訓練強度和動作技術難度,同時注意學生對籃球的喜好程度,以便結合學生的學習心態,進行更有把握的籃球教學[2]。此外必要時還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為學生設計定制化的教學方案,這樣的教學方式,由于關注到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可以更好的避免意外損傷問題發生,從而為高校籃球課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在高校籃球課教學中,學生最易出現意外操作損傷的部位就是手腕、手指、膝關節、腳踝關節,這與籃球運動的動作特點是相一致的,為了能夠更好的保障學生的運動學習安全,將意外損傷程度降到最低,教師在實際教學前,應該做好合理的籃球課程規劃安排。如要對學生即將學習的每個籃球動作、每個動作技術要領進行詳細的分析,若是第二天的課程為“傳球”動作練習,那么學生最易出現損傷的部位就是手腕及手指關節,在進行課程規劃安排時,教師應該提前做出預支,確保可以詳細的向學生講解清楚每個傳球的技術要領,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學生因此動作技術學習不到位,而引發操作意外損傷的問題出現,因此合理安排規劃籃球課程也是有效防范傷害的一種體現。
在高校籃球課教學中,意外操作損傷問題時有發生,為此教師一定要警惕小心,不斷的提升安全防護意識。而安全有保障的環境是高校籃球課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有心的教師在課前應該對學生的籃球運動場地進行詳細的檢查,做到防患于未然,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運動安全提供保障。如現下多數高校籃球運動教學多在室外進行,而開放的場地環境無疑是存在巨大隱患的,即使是渺小到一顆石子,若是學生不慎摔倒,正中其上,也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很多的損傷[3]。為此教師在進行籃球場地檢查是時,要注重檢查運動場地,若是在陰雨季節,要注意場地的濕度,避免學生快速運球過程中出現滑到。此外檢查籃板、欄架、籃筐是否有螺絲松動等問題,避免學生在扣籃過程中,被欄架器材砸傷。總而言之,身為一名高校籃球課教師,必須要很強的意外損傷防范意識,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安全運動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高校籃球課教學中,引發學生操作意外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但多與學生自身體力不支和身體不協調有關,因此在防范意外損傷這個問題上,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是專項能力提升的基礎,只有幫助學生不斷的強化身體素質,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領會籃球技術動作要領,而這是防止操作意外損傷的本質方法。為此在今后的高校籃球課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身體素質著手,在籃球教學中加入身體素質鍛煉,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學習,通過跑步、杠鈴、跳臺階等體制鍛煉方法,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力量儲備能力和機體協調性,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規避操作意外損傷問題發生[4]。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體能素質提升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為此高校籃球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長期不間斷的帶領學生進行體能訓練,這是十分重要的防范操作意外傷害之法。
操作意外損傷問題在高校籃球課教學中時有發生,這不僅影響了籃球課程的順利進行,同時對學生的籃球運動學習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為此作為一名高校籃球教師,必須要增強防范意識,強化意外損傷預防策略研究,這樣才能對學生籃球運動安全作出更好的保護,從而確保學生在高校籃球課教學中,得到更好的體魄鍛煉和學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