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林娜 云南開放大學
排球是大學體育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由于大學生的排球學習基礎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部分學生可能是從小就對排球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而還有一些學生在此之前甚至都沒有接觸過排球,給排球教學工作的積極開展帶來了諸多困難。老師的排球教學工作之所以未能取得十分滿意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教學方式存在問題,要想提高大學排球教學質量,就要從源頭入手,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實施分層互助教學,有針對性的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排球學習效果。
分層互助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方式。實施分層互助教學主要是通過對具有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從而實現整體教學目標[1]。一方面,分層互助教學強調的是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通過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探討,取長補短,提高自身學習基礎;另一方面,分層互助教學模式之下,學生之間講究的是互幫互助,有利于學生團隊意識及合作精神的培養及強化,是現代體育教學比較理想的一種教學方式。
大學生排球學習基礎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也是大學排球教學工作所面臨的主要難點之一,而分層互助教學模式的應用正是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通過實施分組互助教學方法,能夠加強不同層次間學生的學習交流及互助探討,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老師要正確認識不同層次學生所存在的差異性,并針對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發揮分層互助教學模式的效果,有側重點的開展教學工作,逐步縮小層次差異。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參與主體。大學排球課程的教學目標便是幫助學生加深對排球專業知識的了解,并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排球運動技巧。作為教學知識的主要接受者,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必須首先得到明確,從而才能夠更加積極的、主動的進行課程學習。老師在實施分層互助教學的時候,要及時的轉變課堂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學習討論,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知識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課程學習需求。
充分的了解并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學習能力是分層互助教學模式得以有效實施的前提[2]。大學排球教學老師要首先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及個體差異都進行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根據實際情況,轉變當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正確認識分層互助教學的主要目標,而不是對學生進行“優差等級認定”。老師要為各個階段的分層互助教學制定具體的目標,并由針對性及目的性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使得學生在每個學習階段都能夠取得一定的進步。
班級分層分組是分層互助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重要途徑。在大學排球課程的教學實踐當中,老師通過將各班級內的學生依據不同的學習層次進行科學分組,以便于開展分組教學工作。為此,在正式分組之前,老師可以進行簡單的傳球、墊球、扣球等基礎技巧測試,加深對學生基礎學習情況的了解。通常老師需要將班級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而另一組則為對照組,之后再根據兩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實施有針對性的知識教學,對實驗組采取分層互助教學模式,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方式。
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當具有不同的學習目標。針對學生學習層次的差異性,老師要制定同樣具有差異性的教學目標[3]。在大學排球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對采取分層互助教學模式的實驗組設置難度相對較高的學習目標,對其中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當的降低學習要求,制定比較容易實現的學習目標。利用不同的學生目標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各層次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的一項基礎手段。在大學排球課程的教學當中,要想有效發揮分層互助教學模式的作用,老師就要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及實際學習狀態,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課程學習需求。為此,老師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理論基礎教學及基本動作指導,對于具備一定基礎及技巧的學生,進行比較復雜的排球知識教學及動作要領指導,并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幫助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提高對排球運動的學習興趣。
分層互助教學模式在大學排球教學中具有十分可行的實踐意義。通過開展分層互助教學,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提高自身的排球學習效果。因此,老師要加強對分層互助教學模式的研究及應用,對學生做好合理分層、充分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排球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共同進步,提高大學排球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