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十九大報告中,創新這個詞語出現頻率之高,范圍之廣,無一不體現出其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財務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內容,只有科學的準確的財務管理手段和財務管理結果才能夠帶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實現財務管理人才的創新能力培養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從人才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入手,分析財務管理教學的現狀,指出如何能夠實現財務管理教學中展開人才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 創新能力 財務管理 教學改革
知識經濟時代中要求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能夠注重培養人才財務信息化專業知識。提高人才的創新創業意識。只有擁有較高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的人才,才能夠在紛紜變化的信息化經濟中從容迎接挑戰,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擴大企業規模。
一、財務管理專業中的創新性需求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指展開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擁有學科的自我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在面對客觀事件時能夠發揮主觀創造力,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最終通過實踐活動取得具有實際意義的創新性成果內容。創新能力的培養指的在在財務管理教學活動中,能夠對學生展開創新能力的激發,引導學生展開創新實踐活動。培養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必須是基于全面、系統的財務專業知識體系,擁有創新的習慣和意識,并且富有實踐能力和實踐動力,這也是財務管理專業中展開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和內容。
二、財務管理教學的現狀
(一)財務管理教材內容具有落后性。財務教材是學生獲得財務專業知識體系的重要渠道。其是展開創新能力培養的專業知識基礎。但是目前高校中的財務管理教材內容仍舊以傳統的西方理財環境和理財理論知識為主,其不符合我國經濟環境下的財務發展特點,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入到攻堅期,我國國有企業實現了并購重組的改革發展,在此背景下,新的大規模、多元化性質的企業集團的財務相關內容才是我國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和現狀。而教材內容中所提到的西方經濟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發展特點的相關知識,并不能夠指導我國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展開。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更是無法通過專業教材的學習獲得創新能力培養文化基礎知識內容。
(二)財務管理教學活動缺少實踐性。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夠帶動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發展。而事實上我國財務管理教學活動的方式仍舊是以教師理論教學為主,教學中注重對于理論的理解和分析,缺少對學生財務專業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而面對紛紜變化的市場經濟環境而言,各個企業的財務情況都是不相同的,學生無法在進入社會中即馬上掌握財務管理的實踐能力,其對于企業財務的認知處于理論表面的局面。
(三)財務管理教學缺少主動創新性。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指能夠通過教學活動實現潛移默化的培養和管理。在素質教育活動中,更是要求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只有自己動手展開的創新分析,才能夠加深對于財務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對于財務管理教學活動的現狀而言,學生的學習模式是以教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相關知識,在實際發展中,其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詢問而非思考,這完成不利于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在實際中,當企業的財務數據較為復雜時,學生就無法從中提取有用的數據內容,展開真實的財務分析管理。可以說當下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大大不足。
三、適應創新能力的財務管理教學改革
財務管理教學是一門專業性、技術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其對于實踐操作能力的要求極高,也要求對知識體系擁有深切的掌握,才能夠靈活的應用知識內容解決企業經營問題。這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主要目標。因而要求針對現狀不足實現財務管理教學改革。
(一)創新優化財務管理教學內容。針對于教材內容落后性特點,要求能夠基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具體情況來重新設計教材內容。即在保存財務管理基礎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增加實踐性、操作性教材內容的現實化發展。如增加我國投融資環境的分析,提出投資決策的案例題目,引導學生展開科學的有效的財務思考。
(二)利用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當前要求教師能夠實現財務管理教學活動方式的創新。如利用啟發式教學活動或是案例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展開循序漸進的思考。以案例式教學為例,教師根據我國知名企業的并購重組案例作為內容,分析在并購重組中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所作出的創新舉措,并且據此帶來的變化情況。通過這種具體生動的案例,讓學生能夠了解到相關財務信息的真實的具體的作用,從而在正式財務管理的基礎上,展開獨立思考。如該企業如何不進行并購重組的話,其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三)落實實踐性教學推動能力的鍛煉。不論是案例還是理論知識,其都是在既定的意境發生完的財務行為,學生無法切身體會到如果不這樣做會帶來怎樣極端的影響。而通過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則可以實現學生在吸取血淚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且能夠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基于此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對于校企合作中的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分析,將這些建議落實到企業的實際經營中,從而查看其帶來的影響是什么。由此增加學生對于創新活動的歸屬感。
結 語
綜上所述,21世紀市場的競爭關鍵在于人才的競爭,因而教育教學活動中對于人才的培養必須能夠從人才市場的入手。在財務管理人才需求市場中,要求能夠培養學生的理財專業知識和技能,實現對從業單位的財務工作的相關創新優化,使其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展開財務管理教學改革使其適應創新能力發展的市場需求成為當務之急。當前只有改變財務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教材內容,才能夠實現創新意識在教學內容中的融合,創新能力在教學模式中的培養,以及創新實踐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麗佳.基于校企協同創新模式的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模式整合[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0):83-84.
[2] 楊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探討[J].知識經濟,2017(22):131-132.
[3] 吳克平.轉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宜春學院學報,2016,38(04):121-125.
作者簡介:程艷(1976.7-),女,漢族,湖北洪湖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