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芳 王婷婷 高敏


【摘 要】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對能源的使用,在傳統能源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能源消耗也在迅速增長。節約能源、發展可替代的新能源越來越重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工信部等五部門制定了乘用車“雙積分”政策。該政策的出臺勢必會影響乘用車的結構,乘用車結構的變化,勢必會對傳統能源的消耗量變化產生影響,本文就乘用車“雙積分”引起乘用車結構的變化,進而對傳統能源需求的影響進行研究。
【關鍵詞】 乘用車“雙積分”政策 汽車保有量 傳統能源需求量
一.引言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的使用,以石化能源使用為基礎的工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世界石化能源儲量在不斷減少,石化能源對全球生存環境的危害越來越被重視。據統計,我國的原煤產量呈上升趨勢,但是原油產量呈下降趨勢,2017年同比下降4.4%左右。在能源消費方面,我國煤炭消費占比近年來呈平穩下降趨勢,石油能源能耗占比明顯增加。在能源供需平衡方面,我國能源消耗大于能源生產量,因此,可見,我國面臨著資源緊缺的問題,而且石油消耗量呈增長趨勢,但是生產量呈下降趨勢,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這一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汽車的燃料來自于傳統能源,據歷年傳統能源消耗的統計數據中也可以看出,汽車燃料的消耗在傳統能源的消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若是汽車燃料的消耗減少,是否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的壓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工信部等五部門旨在提升乘用車節能水平,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促進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制定了乘用車“雙積分”政策。這一政策的出臺,采取了嚴格的雙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其目的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調整汽車產業結構。這項政策是促進汽車行業產業升級,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有力政策,若嚴格執行,勢必會引起乘用車產業結構的變化,進而對傳統能源的需求產生影響。本文就這一背景下,研究乘用車“雙積分”政策的出臺,是否會影響傳統能源需求的變動,一定程度上緩解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等壓力。
二.“雙積分”政策介紹
乘用車“雙積分”政策全稱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乘用車“雙積分”政策對節能與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也對促進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進一步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借鑒美歐等國家汽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管理法規的立法經驗和做法,結合我國汽車產業實際,亟須制定相關政策,以規范和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
“雙積分”計算方法如下:
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該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達標值-實際值)*乘用車數量
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達標值=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核算年度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
若實際值高于達標值產生負積分;反之,產生正積分。
新能源汽車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實際值-達標值
新能源汽車積分實際值=核算年度內生產或者進口的新能源乘用車各車型的積分*該車型生產量或者進口量乘積
新能源汽車積分達標值=核算年度內傳統能源乘用車的生產量或者進口量*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
若實際值高于達標值,產生正積分;反之,產生負積分。
三.模型構建
本文的模型構建分為三部分,首先利用回歸分析法對汽車保有量進行預測,其次通過多元一次函數法推算出“雙積分”達標情況下乘用車的市場結構,最后由統計資料得知每輛汽車的單耗,結合前兩步,計算出乘用車“雙積分”政策前后能源變動情況。
首先運用回歸分析法對汽車保有量進行預測,選取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路里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GDP(人均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總人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第二產業)7個指標2000年-2017年的數據。首先運用SPSS對這7個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由公因子查分表可知各個共同度值都大于0.5,說明主成分對于原始變量的解釋程度比較高。進行數據擬合,發現三次函數的擬合程度較好,其R平方高達0.9997,是擬合程度精度最高的方程。
主成分的預測方程回歸結果是:
觀察殘差序列圖可知:AC和PAC全都落于虛線范圍內,各P值都是大于0的。可以判定殘差序列為純隨機過程。模型的估計有效,方程也是顯著的,接下來進行最后的預測部分。預測結果如下:
其次進行“雙積分”政策下乘用車結構變化的推算:
(1)現假設2019年的乘用車市場上的燃油車的情況和2017年一樣,即2017年的燃油車的燃料消耗量積分的目標值和實際值保持不變,乘用車市場上的燃油車數量保持不變。在滿足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110%的要求下,2019年平均燃料消耗量的積分為(-12870931.49-3.7285x)分,為負積分(x為新能源車的數量,X≥0),不達標。若要雙積分達標,則新能源車需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新能源車積分達標值是:2418.74×10%=241.874(萬分);第二:新能源車的積分需大于等于-(-12870931.49-3.7285x)分。
滿足雙積分政策的情況下,可解得X≥875120.7103輛。
所以新能源車的輛數至少為X+6X=7X=7×875120.7103=6125844.972≈6125845(輛)
此時乘用車市場上新能源車與傳統能源車的比例為6125845:24187400=1:3.95
(2))根據以上思路,現有情況不變,在滿足2020年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為100%,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為12%的情況下,可知: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25539136.05-8.45X)分,為負積分(x為新能源車的數量,X≥0),不達標。新能源積分達標值為2418.74×12%=290.2488(萬分)。
滿足雙積分政策的情況下,解得X≥1752844.8934輛
所以新能源車的輛數至少為X+7X=8X=8×1752844.8934=14022759.1473(輛)
此時乘用車市場上新能源車與傳統能源車的比例為14022759.1473:24187400=1:1.73
最后計算“雙積分”政策前后能源需求的變化:
根據雙積分政策辦法規定的要求,即《汽車和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3730.1-2001)第2.1.1.1款至2.1.1.10規定,出租車和私家車符合乘用車標準,因此取這兩類車計算,由各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可知出租車與私家車百里耗能及年均運行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幾年數據可知我國私人汽車與出租汽車的比例約為136.5:1,根據數量比例和分別的年平均運行量加權平均()得到乘用車年平均運行量2.1萬km。
2019-2020年,乘用車耗能呈明顯減少趨勢,耗能從4.42659219976 (kgce)下降到3.40775097988×1011(kgce)
四.結論
因此,通過本文可知,若市場嚴格執行“雙積分”政策的要求,整個市場雙積分達標。會對我國的汽車產業的產業結構產生重大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占比會明顯提高,后期會超過傳統能源汽車在汽車市場的占比,成為汽車市場的主流,車企可以根據這一趨勢,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在“雙積分”政策的影響之下,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中的占比呈顯著上升的趨勢,汽車對傳統能源的需求量會大大減少,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油企可以考慮在未來幾年,由于汽車產業對油耗需求的減少,企業該如何應對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雪;, 李飛.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量及新能源積分評價方法解讀[J]. 汽車實用技術, 2017, 3(4): 2-2
[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2018-03-12) .http:// www.miit.gov.cn/n1146290/n4388791/c6080976/content.html
[3] 王敬敏,康俊杰.基于解釋結構模型的能源需求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電力,2017,50(09):31-36.
[4] 顧文娟. 我國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對石油需求的影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
[5] 戴學臻,王妍,彭志鵬,成洪博.基于雙重Logistic曲線模型汽車保有量預測方法[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6
[6] 許伶俐. 我國汽車保有量的預測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