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我國尾礦庫的數量比較龐大,做好選礦廠運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然需要加強詳細關注,尤其是對于較為惡劣的一些常見災害問題,更是需要加強詳細把關控制,確保其能夠體現出較強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效果。在以往尾礦庫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因為地質災害問題的出現而帶來的損失是比較多的,甚至會對于周圍群眾帶來較大的不良威脅和侵害,如此也就需要切實圍繞著尾礦庫的安全進行重點關注,做好相應預防控制工作,盡量減少地質災害問題的出現。
結合我國以往尾礦庫應用管理中遇到的各類災害問題,其危害比較大,類型相對也較多,對于尾礦庫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較為突出的表現有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這些災害問題的主要特征如下:
(1)滑坡災害特征。對于尾礦庫遇到的滑坡災害問題,其主要就是指斜坡土體或者是巖石在水流沖擊下形成明顯向下滑動現象,如此也就必然會對于尾礦庫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產生較為明顯的威脅。結合這種滑坡災害問題的發生,其類型同樣較多,比如對基層滑坡、黏性土滑坡、填土滑坡等不同滑坡物質的差別,推移式滑坡以及牽引式滑坡等不同力學性質表現,活滑坡以及死滑坡等不同活動性表現,都需要進行詳細分析,明確滑坡災害類型,進而才能夠體現出較強的防控針對性。一般而言,滑坡災害對于地質情況的依賴性比較強,因為斜坡地質性能出現改變,穩定性失衡,進而也就容易發生滑坡威脅。對于滑坡災害的發生,其影響因素和形成機制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地震和降雨就是最為常見的誘因,而坡體前存在足夠的滑動空間也是必要條件。
(2)崩塌災害特性。尾礦庫在實際應用中遇到崩塌災害的幾率同樣也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在一些周圍斜坡角度較大的區域,其更是容易因為巖土性能的問題導致崩塌災害的出現,巖體自身重力較大,進而也就很可能脫離母體降落。結合這一崩塌災害問題的出現,其表現也是多種多樣,比如從出現崩塌問題的地層物質上看,其涉及到了黃土崩塌、巖體崩塌以及薪性土崩塌等;從具體崩塌災害的形成機理上來看,其又可以細分為滑移式崩塌、拉裂式崩塌、傾倒式崩塌以及錯斷式崩塌等。不同崩塌災害問題的表現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影響也存在明顯差別,如此也就需要針對不同崩塌災害隱患進行詳細分析探索。
(3)泥石流災害特性。尾礦庫遭遇泥石流災害問題的現象同樣也比較常見,其主要就是因為尾礦庫周圍的險峻地形出現較為明顯的不穩定威脅,進而也就容易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出現較為明顯的山體滑坡加劇問題,一般會攜帶大量的泥沙以及石塊,進而導致其威脅加大。
結合泥石流災害問題的形成,其威脅同樣也是多方面的,類型眾多,比如陸地泥石流以及水下泥石流就是比較常見的兩個基本類型,應該結合不同地質狀況進行詳細分析。結合泥石流發生區域的不同流域地貌,其又可以分為溝谷泥石流和坡面泥石流兩個基本類型,應該針對尾礦庫所處區域進行有效勘探。
對于尾礦庫在運營中遇到的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各類災害問題,為了更好提升其最終規避防治效果,需要結合不同災害的成因進行具體防控,其具體措施和手段如下:
(1)滑坡災害防治對策。針對尾礦庫可能遭遇的滑坡災害,其需要重點把握好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將滑坡災害控制到未發生前,如此也就能夠最大程度上規避可能存在的明顯損失威脅。滑坡災害的防治還需要促使其表現出較強的針對性,能夠具體到斜坡上進行有效控制和處理,盡量規避可能存在的明顯災害隱患威脅,保障斜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加強,在一些嚴重程度較高的滑坡災害防治中,應該采用分期治理的方式進行逐一控制,盡量規避可能形成的潛在問題威脅。針對已經發生的滑坡災害,其最為主要的防治措施就是清除滑坡體,確保相應滑坡體不會對于尾礦庫產生不良干擾,清除過程中可供采取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是多方面的,比如排水措施、地表水的治理以及修建截水溝等,都需要在實際操作中進行合理設置,加強對于滑坡體的疏導,做好尾礦庫的保護工作。
(2)崩塌災害防治對策。針對尾礦庫可能遭遇的崩塌災害問題,其防治對策也需要從多角度入手進行處理,盡量降低崩塌帶來的明顯災害威脅,比如在尾礦庫相關建筑物上修建明洞,如此也就能夠較好實現對于崩塌災害的有效防控,降低威脅程度;對于尾礦庫的相關區域進行落石平臺、攔石網以及擋石墻的修建,同樣也能夠形成理想的災害防護效果。另外一方面,還可以從斜坡巖體結構入手進行有效預防控制,采取必要的支撐加固以及勾縫處理措施,提升巖體結構的穩定性,如此也就能夠更好規避可能出現的變形威脅,降低后續發生崩塌災害的幾率,這也是較為有效的預防手段。
(3)泥石流災害防治對策。對于尾礦庫可能存在的泥石流災害問題,因為該類災害的影響較為惡劣,并且相對而言規模也較為突出,如此也就需要重點圍繞著相應泥石流災害問題進行重點防治,確保其能夠體現出較強的災害規避和弱化效果。針對泥石流災害進行防治主要以疏導為主,需要詳細分析尾礦庫所處區域的地形特點以及泥石流發生規律,如此也就能夠構建較為合理的泥石流路線改變方案,促使泥石流即使發生,也不會對于尾礦庫產生較大威脅和侵蝕影響。此外,為了更好杜絕泥石流災害的發生,還需要綜合借助于生物工程手段進行預防,加強植物種植力度,防止水土流失,如此也就能夠有效實現泥石流發生幾率的控制,弱化泥石流強度。
綜上所述,對于尾礦庫長期應用中可能遭遇的各類災害問題,其需要詳細分析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災害的成因以及具體表現,進而才能夠采取較為合理的方式進行防治和控制,減少各類災害對于尾礦庫形成的威脅和侵蝕影響。
[1]明.尾礦庫地質災害主要特征及防治對策[J].世界有色金屬,2017(19):200-201.
[2]湯尚穎.漢江河谷地帶尾礦治理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35(10):96-99.
[3]陳凱,張宣,張曉樸,郭利杰.尾礦庫災害應急指揮平臺研究[J].中國礦業,2015,24(S1):426-429.
[4]周科平,劉福萍,胡建華,高峰.尾礦庫潰壩災害鏈及斷鏈減災控制技術研究[J].災害學,2013,28(03):24-29.
[5]袁利偉,金龍哲,陳玉明.基于災害風險的尾礦庫監管層次劃分體系研究[J].金屬礦山,2013(07):1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