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徐標
【內容摘要】素質教育改革以來,教師滿堂灌的現象有所好轉,教師慢慢的開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但是,在現實的狀態下,我們還是看到很多留于表象的“偽關注”,這種現象不僅制約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制約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再提升。為此,如何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教學模式,真正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首位,成為當下教育的重點課題之一。
【關鍵詞】教學 優化 學習能力 初中化學
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將學生的參與度、思維度放在課堂評價的首要位置,真正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促進學生本位的真正體現。化學課堂教學的再變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
一、活動融入教學,增強課堂參與
在進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設置一些適合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活動,以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如在教學《氧氣》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教師針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把學生帶到實驗室,組織了一堂活潑、生動的教學活動課。首先在課前準備好幾瓶新制成的氧氣以備課上使用。教師拿出一根細鐵絲問學生:你看到過鐵絲燃燒嗎,它能燃燒嗎?學生不假思索的說:從沒見過,鐵絲是不能燃燒的。教師追問:你確定鐵絲不能燃燒嗎?教師的口氣,讓有些學生開始動搖剛剛的說法,教師看到了學生的懷疑,趁勢對學生進行實驗引導:把鐵絲在酒精燈上進行加熱,觀察鐵絲是否會燃燒。學生已經被教師的提問,激起了學習的熱情,當教師要求學生操作實驗時,學生自然會很仔細地進行,鐵絲在酒精燈上加熱了很長時間,學生觀察到鐵絲也只是紅紅的,正如自己回答的不能燃燒,因此,學生認為自己通過實驗,驗證了鐵絲不能燃燒。教師并沒有急著否定學生的說法,而是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裝有氧氣的集氣瓶,在鐵絲下端系一根火柴放到酒精燈上點燃,然后把火柴快燒盡的鐵絲放入氧氣中,學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鐵絲在集氣瓶中迅速地燃燒了起來,出現了火星四濺的劇烈場面。到這時學生總算清楚了鐵絲是與氧氣發生了反應,才會出現這么劇烈的現象,從而學生對于氧氣的化學性質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微課助力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在初中化學課本中有一部分是介紹微觀物質的內容,教師在進行這部分內容講解時,由于學生沒有微觀物質的概念,并且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健全,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微觀物質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生動畫面,讓學生直觀感受微觀世界的美妙。
如在教學《水的凈化》一課時,對水的凈化過程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就引用了微課的教學手段:首先播放了一段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災現場,在一口很大的鍋里,用渾濁水在煮方便面,辛苦了一天的救援人員,吃著用渾濁水煮的方便面,也沒感覺到任何異樣。而且在這段視頻資料中,教師特意把渾濁水給了一個特寫,這時就利用旁白音頻引出了對于水源是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消毒、漂白處理的,這時在屏幕上顯示了一家自來水廠凈水的一整個過程,并把這個過程制成了動畫,把原本污濁的水凈化的過程進行了動畫模擬,使學生在觀看中清楚了如何使不溶性雜質沉淀、如何進行過濾尤其過濾器的安裝問題、進行蒸餾的凈化水的整個過程,在生動的動畫中學生對于水的凈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純凈水得來的不易,從而使學生有了節約每一滴水的學科素養。
教師通過微課對微觀結構進行細節展示,使學生直觀、形象地見到了微觀世界的粒子,讓學生在大腦中產生了清晰而又立體的印象,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很好的幫助學生突破了教學難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實踐助力教學,推進學習效能
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問題,教師要留給學生自由空間,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對生活的廢棄物進行合理利用。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親手實踐制作中,更好地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能增加學生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有效參與課堂,更培養了學生有面對失敗的勇氣。
如在教學《空氣》一課時,教師為學生在課上演示了探究空氣中的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學生這時對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測量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師為了增添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能力,使化學與學生周圍的生活建立有機的聯系,教師就布置學生根據課上演示的實驗,利用家里的一些物件來探究自己家中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學生回家根據教師所演示的實驗,進行實驗構思、實際操作、重新分析操作,經過幾次反復的實驗,學生得到了令自己滿意的實驗結果,最后學生把自己的實驗成果帶到化學課堂進行交流,并分析了自己失敗、實驗中的誤差等原因,學生表示出了極高的熱情,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最終得到了一個“民間”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方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受益匪淺。
教師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實驗探究,增加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品嘗了失敗,學生經過不斷的嘗試,最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總之,在進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積極加入到課堂教學中,依托化學新奇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究,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從而真正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endprint